研究所的处世经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和生活,我对联合培养有自己的一些感触。
首先,要学会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作为一个联合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尽快驾驭一个陌生实验室里的各种机器设备,试剂仪器,操作方法,必须首先与各位实验室同仁打好交道,交际乃为人处世之道也,这可是一门不得不学的必修课!其实,也不需要刻意去学习如何交际,只要你虚心好学,积极上进,吃苦耐劳,踏实肯干,那么,我想实验室的同志们都会对你很好,也会很乐意给你提供帮助。但在实验操作方面,除了该注意的事项必须要小心外,其余的该放手大胆去做的,一定不要畏畏缩缩。放开手大胆的去设计你的实验,大胆的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你的老板,对你的结论进行假设猜想。很多诺贝尔奖项获得者的good idea,无一不是在一个又一个假设、猜想中得出的。
其次,不计报酬,专心实验。科研院所的规章制度不像高校,时间大多数由你自己支配,科研院所的管理制度完全是把你当作所里的职工来看待,这就是所谓的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自然补助会比一般的高校高出很多。一般来说,所里发给硕士的补助是800元/月,再加上老板额外发放的补贴,这个数目加起来会远远超出普通高校的好几倍。当然这个补助是针对所里正式学生而言的,对于联合培养的学生,也就只能享受导师发放的一点点补贴了,数目的多少就因导师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是抱着这边补助多的思想来做联合培养,那我就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在科研院所做实验,你必须是抱着“这是一个十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心理,不管有没有补助,我都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实验做好。对于有志在科研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能在科研院所做联合培养,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能在最好的实验环境享受到实验的乐趣,还有一个强大的科研队伍给你做坚实的知识储备。在这样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你的实验想不成功都难,但是前提是你要能吃苦耐劳。
第三,实验设计是基础,多思,多想,多讨论,切勿埋头盲目实验。做研究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埋头苦干,这完全可以用劳民伤财来形容。在做实验之前,实验设计是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实验设计,我想,你只会踏向一条曲折的研究路:即花费了大量时间和金钱,又得不到理想的结果。尤其是对联合培养的学生,最耗不起的就是时间。因为第一年为了修够学分是必须要在所读院校完成的,只有在修满学分的基础上才能有条件到联合培养的单位完成实验。也就是说,如果硕士是三年制的话,在对方单位做实验和写论文的时间一共就只有两年。不过,一般来说,在如此技术、设备成熟的实验室,想要在硕士毕业之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那还是绰绰有余的。在科研院所做联合培养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科研经费充足。一般地,在正常范围内,导师会允许你去购买一切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剂,这是在一般普通高校所享受不到的。因为经费问题,在普通高校你只能购买那些价格比较便宜,档次比较低,效率不高的试剂,从而大大影响到了实验进度,耗费了大量时间。而在科研院所,你可以向导师提出买最适合你实验的试剂,只要理由充分,一般导师都会答应,因为他们也希望在短期内获得预期结果,但节约是前提。
第四,良师益友,开拓眼界。由于我们的实验室是一个综合实验室。在这里,你可以结识很多良师益友,通过与不同研究方向的师兄师姐交流,你会得到很多的知识输送,你的视界也会越来越开阔,而不仅限于你自己的学科,这对研究的交叉渗透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结识这些朋友,对你日后的考博,人生规划都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人脉”吧!
“联合培养”,让我有机会结识更多的朋友,聆听一场场学术金精英的精彩讲座;让我有机会在国家一流的实验室尽情挥洒我的汗水,享受与众不同的研究生生活,体味了不一样的多彩人生。
相关链接
跨考辅导老师认为联合培养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简单的讲,就是双方或者多方一起培养的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你接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知识面也是更加宽泛的,是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要求的全新教育模式。如果你是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通过联合培养,你将有机会进入国内其他名牌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甚至有机会去国外大学进行一年或两年的学习。
1.高校–高校联合培养模式
为了更好的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使研究生具有创新思维和多元化视角,很多高校开始与国内高校及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以此来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
(1)中外联合培养
对于中外联合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中方导师、外国导师与研究生一起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双方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实验及部分课题研究在国内实验室进行,对课题中的难点和国内无法测试的数据则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完成。研究生进入课题组后,着重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融会到实践中去,研究生针对所制定的课题对国际上相关前沿研究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查阅、分析、综述,明确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趋势和科学意义,确定研究课题的科研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课题组内定期的学术交流,不同课题阶段进展交流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由于学生在中方课题组掌握了较好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方法,在国外学习期间能很快便能融入国外实验室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秩序中,同时在国外导师的指导下,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并借助国外先进的科研条件,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研究。
(2)国内高校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也是国内高校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方式。国内高校的联合培养解决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使高校之间的师资、学生、教学设备和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利用。有了这样的后盾,高校可以共同承担一些大型的、有难度的课题,学生也就有机会参与到课题中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增强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多参与课题、多实践,自身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师资、资讯等)、硬(实验室、生活设施等)环境,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接纳企业选送的人员,为企业培养研究生。二是学校统招的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到科研院所完成学位论文,再回学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两种联合培养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培养计划主要由学校单方面制定。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成立该学科的培养联合体,统一命题,统一招生,统一培养,联合教学,共同指导;科研院所相对独立地行使录取权,录取的研究生取得高等学校的学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阶段原则上在联合申报学位点的高等学校上课。根据培养方案的需要,经双方同意,高等学校可聘请联合申报单位的研究生导师或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开设某些课程,以保证联合点招收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如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异地联合,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并经高等学校同意,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可以在科研院所所处地区的高等学校进行部分课程的学习,高等学校承认这部分课程成绩,并按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予以记载。研究生培养方式可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也可以采用以一方导师为主,双方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双方指导教师均可成立相对独立的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并聘请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及证书发放、课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高等学校的有关文件办理。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导师所在单位进行,应聘请双方有关导师和专家参加。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科研院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对独立地行使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权利。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高等学校颁发和注册。
3.高校–企业联合培养
这种模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模式有些相似。具体操作方法是: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科点和企业商讨安排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