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从气象大师竺可桢
陈学溶1916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一个较为贫困的城市平民家庭,1923年插班进入仓巷公立第二小学三年级,初小毕业后升入府西街的江宁县第一高等小学。
幸得益于首都中区实验学校(1933年改组为南京市立第一中学)李清悚和江菊人先生的帮助,才顺利念完初中和高中。
上世纪20年代,竺可桢在领导创建一批测候所和大力协助有关单位筹建测候所时,深感气象专业人员缺乏。
于是,先后举办了四届气象练习班,1934年,在第三届气象练习班招考中,中学时成绩就一直十分优秀的陈学溶名列榜首,被顺利录取。
当时国文常识的作文题是“气候与人生”,而他的气象人生路,也从此开启。
竺可桢为第三届练习班亲自编写讲义,并亲自授课。竺可桢先生认真、负责、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人格风范从此深深印在陈学溶的脑海中,影响了他的一生。
毕业后,陈学溶被分配到泰山测候所工作。泰山上生活艰苦、寂寞,工作重复、繁琐,要求却十分严格,没有多少人愿意去那里工作。但陈学溶一呆就是两年,心无旁骛地进行气象观测、统计,做好每份报表,从没休息过,更没请过假。空闲时间他就如饥似渴地阅读测候所订阅的书报。
此后,无论是随南京气象研究所迁往汉口、重庆工作,还是奉调西安建立西安头等测候所,抑或是在中国航空公司从事民航气象工作、在江苏省气象局从事天气业务管理以及农业气候区划工作,陈学溶总是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工作时做观测、作预报,工作之余还是借书、读书,潜心钻研。
百岁老人为研究生改论文
1972年,陈学溶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工作。凭着多年老预报员的经验,他带着学生们在校内实习、到基层气象台站实习,手把手地教他们填图、分析和做天气预报。1983年,陈学溶成为学校首批硕士生导师并先后指导了5名研究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的研究生张璇正在做一项关于民国时期中国气象学会的研究,2015年2月,经过多位老师辗转介绍,她找到陈学溶先生请教。百岁高龄的陈老就这样为这位20出头的年轻后生一字一句地修改起论文。而近两年,陈老以近百岁的高龄又发表了8篇气象史论文。
1988年陈老退休,用他的话来说,学校是他工作时间最长的单位。“但是我非常惭愧,我几乎没为学校做什么事情,学校对我的关心照顾却是超过一般的。”采访中,陈老一直这样谦虚地说。
认真、细致,几乎每个与陈学溶共事过的人对他都有这样的评价。也正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和细致,让陈学溶为我国气象事业做出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
他开创了我国中小尺度天气分析的先河。原中央气象局副局长兼总工程纯枢院士认为,陈学溶关于1953年梅雨季节六月江淮地区和长江南岸的暴雨的研究,是我国暴雨成因研究的开端,指出暴雨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密切相关。
他制定了我国民航气象服务规范,由于这份规范内容比较详尽,切合实际,中国民用航空局多年来仍在执行其中的有关条文。他还执笔撰写了《江苏省农业气候区划》。
而陈学溶总是认为,自己做的只是一些小事。
被赞“99岁的老义工”
致力于中国近现代气象史研究,是陈老晚年最主要的工作之一。2001年,《竺可桢全集》编纂工作正式启动。2002年,87岁高龄的陈学溶被《竺可桢全集》编委会聘为特邀校审。
《竺可桢全集》可是名副其实的煌煌巨著,共24卷,约2000万字。陈学溶不顾年事已高,一心只想着为恩师再做些事,为气象事业再做些事。但这一干,就是13年。他对“人、事、时、地、物”的考证非常精准,除亲历亲见外,考证务必求真求实。为了查找资料,他自己动手,为一个数据、一个典故、一个疑问,东翻西找,不查到确定,绝不罢休。他一天最多的时间是坐在桌前台灯下,举着放大镜校对,被编委会赞为“99岁的老义工”。
其实,1998年之后,陈老每隔两三年都要与病魔博斗一番。2005年,他又被查出结肠癌。知道自己的病情后,他坚决要求尽快动手术,“哪怕手术台上下不来,我自己负责!我只要两年时间,再给我两年时间,手上的事能做完,我就满足了!”抱着强烈的意念,陈学溶积极配合治疗,身体刚一康复,他就又投入到《竺可桢全集》的审校工作中。
《竺可桢全集》主编樊洪业被陈老的精神深深打动:“可以说,《全集》就是他的命,编纂期间,他几次病危,又都转危为安。只要《全集》有事情找他,不管是审校还是作研究,他都全力帮忙。”
2014年,《竺可桢全集》24卷终于全部出齐,陈学溶有说不出的高兴:“能为以后研究历史的人提供一部真实的史料,我心足矣!”
1984年,中国气象学会向陈学溶颁发了“从事气象工作五十年的前辈专家”表彰;2004年,陈老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气象科技贡献奖”,同时受到表彰的有叶笃正、陶诗言等26位老先生。2013年,他又被选为国家“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的采集对象,到目前为止,气象界有5人入选。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