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考研政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练习

2015年04月20日11:34  新浪教育 微博    收藏本文     

  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意义是(    )

  A. 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 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 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 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C。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

  4.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这里称之为“超前反映”的意思主要是指(    )

  A。意识活动的对象性                            

  B。意识活动的选择性

  C。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D。意识活动的自控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辩证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外在物质世界的反映。具体来说,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和意识之间存在质的区别: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2)物质和意识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与物质具有同一性,意识能够达到对物质的正确反映;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富口袋”指创造物质财富;“富脑袋”指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技术和党的方针政策等。“富脑袋”对创造物质财富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要富口袋,先富脑袋”体现了精神对物质能动的反作用,说明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所以,选项B正确。选项AD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背道而驰,属于唯心主义观点。选项C混淆了物质和精神的本质区别,也夸大了精神的作用,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区别。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是,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社会规律的特点

  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在社会规律中,既存在客观制约主观的关系,又存在着主观制约客观的关系。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社会规律则是历史的,在不同的社会、国家、民族以及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使认识社会规律比认识自然规律困难得多。社会矛盾的成熟程度以及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阶级的局限性也影响着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人们对社会规律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往往要经过反复实践、反复探索,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

  社会规律的特点在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的,这是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最大区别,所以本题选项B正确。社会规律是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实现。规律没有阶级性。所以选项ACD都不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创造性、对象性和自控性。

  意识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意识不仅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的客体,而且能预见、预测未知客体存在的结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在观念中建立一种理想的或幻想的客体。人们往往把这种反映称之为“超前反映”。在科学认识中,意识的“超前反映”更为突出。它使科学获得了相对独立于实践发展的能力。意识不仅创造性地反映世界,形成主观观念,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人依据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确定付诸实际行动的目标及其实施步骤、方法,并且凭借使意识物化的物质手段,去改造世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人有意识地指导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在世界上打下人类意志的印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003年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严重的非典疫情,经过科研人员连续攻关,最终掌握了非典病毒的发病机制,并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住了非典,战胜了非典。这一事实充分体现的哲学原理有(    )

  A。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

  B。规律都是可以认识、把握与改造的

  C。人的意识不仅可以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可以创造客观世界

  D。世界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

  2.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科学的想象(    )

  A。要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             

  B。要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

  C。是意识能动性的一种具体表现           

  D。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活动中,人通过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进而改造客观世界,使自身的需求得到满足。客观世界存在着自身运动的规律,人们可以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解决实践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最终战胜困难。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们不能藐视它,更不能违背它,只有遵循规律,利用合乎规律性的认识指导人们的活动,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人们在实践中可以认识或发现规律,并利用这种合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改造世界、为人类谋利的目的。人们还可以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使事物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因此,既要反对藐视规律的主观随意性和经验主义,又要反对在规律面前无所作为的思想。

  唯物主义者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运动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任何物质的运动都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这些规律可以被人认知和把握,并进一步用来指导我们改造现实世界,使原始自然向人化自然转化。但是规律只能认识和把握,而不能被创造。故选项B错误。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CD。

  2. 【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意识的能动性

  在人的知、情、意这三大类意识要素中,“知”属于人的理性因素。“情”和“意”被称为“非理性” 的因素。非理性因素具体地可分为两类,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如情感、意志、冲动、欲望、本能等;另一类是虽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如想象、幻想、猜测、顿悟、知觉等等。想象作为意识的“非理性”因素,是指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在人的头脑中改造已有的表象以创造人们在现实中未曾直接知觉过的表象和思想情境的过程。人类的想象是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人们只有在从事劳动之前,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劳动的结果以及达到这一结果的手段、方法的表象,才能自觉地改造世界,创造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新的物化对象。发挥想象的过程就是调动意识的能动性的一个过程。

  想象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消极想象和积极想象。想象是创造性思维和科学预见的基本要素。合理的科学的想象,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作为意识要素的想象自然也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BCD 。

  来源:万学海文  王瑞岭

    更多信息请访问:新浪考研频道 新浪考研官方微博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文章关键词: 考研政治认识论马克思基本主义原理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高考院校库

(共有2484所高校高招分数线信息) 高校联系方式 录取规则 热门排行
院校搜索:
高校分数线:
批次控制线:
估分择校:
专业分数线: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