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批量生产,生多师少形成“放羊”局面
-一些导师重在“用”研究生,而非花心思培养研究生
-导师“有时间的没水平,有水平的没时间”
———半年才能见上老师一面,有什么指导可言?我们班有位同学更神,“研一”下学期他导师就出国了,直到毕业前3个月才回来,那时候,他论文都做完了,整个儿一自学成材。
———我认得导师,导师可能不认识我,起码名字和人对不上号。他带了一堆学生,跟流水线似的,自己又是大忙人,顾得上管谁啊!
———我们工科学生叫导师老板。做课题就是帮老板干活儿,我们这些研究生就是导师的廉价劳动力。
———导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最后论文答辩的时候,给你圈定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确保你的论文顺利通过。
———研究生期间导师给的指导和帮助真的不多。做的都是一些横向课题,对科研能力的提高没什么帮助,更别提创新。
以上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搜集到的不同学科研究生对导师作用的评价。近20位采访对象,几乎没有人认为研究生期间导师能在学术和科研上给予自己切实的指导。
仅凭这些当然不能否定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我们也相信,大多数研究生导师确实很好地起到了点拨、指路、启迪、升华的作用,但研究生对导师的这些评价,至少可以说明,研究生导师队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瑞龙教授在分析研究生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时,认为师资力量是一个重要方面。
师资问题一是数量,二是水平。
20年来,我国研究生队伍迅速壮大,尤其这两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每年都以30%的速度增加。规模的扩张无疑会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学生多了,可导师的数量和质量却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导师与研究生比例失调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单波介绍:“现在的研究生是批量生产,一个教师往往要带十几个学生。”
在社会科学,尤其是比较热门的学科专业,师生比的问题更加突出,研究生人数往往是导师人数的几倍甚至十几倍。一名牌大学的法学院,这几年法学硕士、法律硕士都在扩招,再加上在职研究生,一个导师平均要带20多个学生,基本就是“放羊”局面。
北京大学研招办副主任生玉海说,生多师少,不仅使课堂讨论无法展开,更要命的是对论文阶段的压力。每篇硕士论文要4万字左右,博士论文10万字左右,老师能走马观花都看一遍就不错了,不可能给学生有意义的具体指导。
本报刊载的《真不好意思,我是研究生》一文被某网站转载后,有网友跟帖:“想知道我的导师怎么指导我的毕业论文吗?就在教学楼下的人工湖边,拿着我的草稿匆匆翻阅,时间共计15分钟……”
据了解,国外一些高校对每位导师可以指导的研究生数都做了限额。例如,德国就规定每位正教授每年只可招生1至3名;日本虽规定每位硕士生导师最多可同时指导人文社科类学生20人,自然科学类学生15人,但实际上多年来招生定额从未满过,而且还有减少的趋势。
“其实导师队伍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数量,而是导师本身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及责任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师在谈到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时说。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皓明教授也表示,我国博士生的数量与美国相差无几,但是水平差异较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导师缺乏研究指导方面的能力,很多导师重在“用”研究生,而很少花心思思考如何“培养”研究生。
杨瑞龙教授认为,导师队伍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是,部分导师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知识结构老化。现在,很多工科研究生在毕业设计中大量运用计算机知识,或是编制程序,而相当多导师的计算机水平远远赶不上学生,何谈指导。某大学就曾经有一位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被发现用某游戏程序冒充验证实验结论的一段程序,论文自然没有通过。该生的投机取巧之所以迟迟未被发现,主要是因为其导师本人对计算机编程知之甚少。
而那些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知识结构新的导师往往又是本学科的骨干力量、知名人士,科研、教学任务重,社会活动多,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指导研究生上面。有位已经毕业的硕士将本学院的导师分为两类:有时间的没水平,有水平的没时间。
更令人担忧的是,高校的师资力量有陷入恶性循环的趋势,尤其是一些热门学科。高校师资的主要来源是研究生,但热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愿意留校任教的寥寥无几。
也有一些导师指出,研究生的培养是导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过程,相当一部分研究生选择导师以及学习的目的非常功利,只希望混个文凭,或是找一个好工作,精力没有放在学习和科研上。而且,在选择研究生的过程中,导师基本上没有自主权,学校招上来的学生未必是导师欣赏的,这也影响了导师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北京大学研招办副主任生玉海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研究生培养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导师对学生培养不需要承担责任,没有后顾之忧,招生、培养经费、学生出口等一系列环节都由国家承担。
对此,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林金桐教授建议,首先给导师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同时,明确导师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责任,是一个“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岗位,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起责任。在实行导师制之外,应该注重发挥团队作用。可以由一位资深教授携带5名中青年教师(这些老师可能并没有带研究生的资格,但已具备了此种能力),形成梯队,共同指导研究生,这样既可以形成一种讨论式学习的氛围,又可以弥补研究生扩招之后带来的师资缺乏的窘境。本报记者李丽萍、实习生李纬娜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