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的宿舍藏不住童真。郑启文/摄
本报今年6月19日曾报道天河区依法取缔了该区的棠下红旗小学、天宏小学等几间无证办学机构。这几所学校的家长向本报反映,孩子就读的学校被取缔了,孩子又要转学,谁能保证下一个学校一定就比这个好呢?
新学年开学已近一个月了,记者再次走访了广州市的几所民办学校,发现广州外来子弟就读的学校存在种种令人不安的现状。
令人担忧的办学条件
记者了解到,在五仙桥、棠下等城市边缘地带开设的民办学校中就读的孩子,大多是外来打工族的子女。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孩子不能与广州的孩子同处一间明亮的教室,而是进入了办学条件参差不齐的民办学校。这些民办学校规模不一,小的十几人,大的上千人。
在天河区取缔无证学校的执法行动中,记者看到,一些被取缔的“民办学校”根本不具备办学条件:有些学校是用租来的仓库或民宅粗糙装修而成的;有些学校连最基本的消防安全合格验收证、校舍房屋安全鉴定证都没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别说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
从湖南来广州做生意的张先生向记者反映,他孩子所在的学校竟然设在一排商铺的上面,环境十分嘈杂。学校根本没有课余活动场所,孩子下了课就满街跑。他忧心地说:“那根本就不像个学校,学习环境不好不说,如果遇到火灾、地震什么的,孩子可能都跑不出来。”
师资力量相当薄弱
说起民办学校的管理,陈女士满肚子的苦水:“我们也只有一个孩子,当然希望孩子能读一个好学校,能遇到好老师,学点真东西。但现在好多民办学校教学环境太差,老师又不负责,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据很多家长反映,一些民办学校的教师不仅教学水平差,而且没什么责任心。陈女士说,她的孩子就读的民办小学,每年除了收学费时,从不与家长联系。孩子还说,上课时同学大声说话,老师也不闻不问。学生打架斗殴、结伙逃课在民办学校里更如家常便饭。
据了解,在这些打工子弟学校里,基本上是民办教师、公办教师、无教师经历者三分天下。一些学校的教师更是高中或中专刚毕业的学生。某民办学校的校长也承认:“学校的经费紧张,教师工资一般也比较低,这样自然很难吸引到高水平的教师”。
广州民办中小学103间
尽管一些民办学校存在诸多不规范之处,但是自1996年广州第一所打工子弟学校———海珠区金雁学校开办以来,同类学校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呈迅猛发展的态势。至今,经广州市审批注册的民办中小学已达到103间,在校学生3.1万人。
有些学校的学生人数在短短几年中更是连翻几番,比如白云区的启明学校,1997年建校时只有300多名学生,1998年学生人数达到800多名,现在则近1300多名。
造成这种惊人发展速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粗略估计,目前广州300多万流动人口中有4万多名适龄儿童,这样庞大的群体扩大了学校的生源。另一个原因则是收费问题。据调查,流动儿童进入公立学校,不仅需要支付学杂费,还有额外的借读费和赞助费,每学年几项费用共计2000-6000元,而民办学校学杂费则每年不会超过1200元。
不断增大的社会需求使得办学校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造成了一些人怀着不同的目的创办了打工子弟学校,有些人更是为了在短期内赚点钱,使学校一直低水平运转。
民办学校呼吁去芜存菁
鉴于这些情况,广州市各区教育局依据1998年由原国家教委、国家公安部联合发出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相继采取了一些有力措施以规范打工子弟学校的办学行为,使这些学校走向正规化。
近两年来,海珠区通过稳定民办学校教师队伍,让民办学校教师在户口、评定职称、办理调动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享受同等待遇等措施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天河区是广州民办学校最多的一个区,目前有37家民办学校。据天河区教育局李副局长介绍说,天河区已颁发的《天河区民办中小学管理条例》里,明确规定了有关严格审批、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的管理细则。同时,该区还通过对民办学校实行逐层管理,使这些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天河区成龙中学的负责人陈先生表示,凡是想好好办学的民办学校都希望能够得到严格规范的管理。作为民办学校,他希望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方面,考虑怎么样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后勤力量,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条件。他同时呼吁有关管理部门对达不到要求的民办学校坚决撤牌,以净化民办学校的环境。
打工子弟素质关系国家未来
读小学5年级的小茵告诉记者,她已经转过四次学了。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像这样频频转学的很多,除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不好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的流动性很高。据统计,民办学校的学生流动率普遍在15%-30%,学生家长因工作原因需要迁移住所,导致子女也相应转学。
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成员徐鲁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现在城市人抱怨外地人犯罪多、违法多,可是在一些大城市中,适龄流动儿童却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失学率很高,致使他们过早地走向社会。这些孩子由于缺乏正规的纪律观念、法制观念,容易误入歧途。
第二代移民的教育问题在广州等一些大城市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正如徐鲁平所说:“我们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担忧,实际上是我们对这些学校教育的担忧,是对这些孩子的未来担忧。不管他们来自哪个省,来自哪个地区,他们都是中国人。他们如果不能获得很好的、正规的教育,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我们整个人口的素质,所以他们的素质的好坏,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未来。”
给漂泊中的这些孩子一张稳定的课桌,是我们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新快报实习生马凌 记者由珊珊)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