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知多少
有统计称,上海现有民工子弟学校519所,在校学生12万余名,教职工约5000人。但是,无论政府部门还是学校自己,都肯定地说“绝对不止”。
无法统计的原因,在于很多所谓的“学校”根本就不是学校。据知情人透露,目前还 有数量不少、招生不多、尚未被发觉的处于“地下”状态的办学点。
最早的一所民工子弟学校大约创办于1993年。在1998年国家对民工子弟学校政策放宽后,达到办学高潮。
500余所民工子弟学校中,只有极少部分既经流出地有关部门同意,又在上海教育部门备案,但没有一所在流入地取得过办学证书。流出地出具的资质证明也五花八门,有的是“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有的甚至是“营业执照”,有的则盖了外地政府驻沪办的印章。
都办在哪儿
除黄浦、静安和卢湾三区外,民工子弟学校几乎遍及上海,且大都分布在城郊结合部。一位办校者承认:交界处“是管理的真空地带”,一个村里有十几所学校不足为奇。
规模有大有小。据估计,在校学生1000人以上的,有近20所;500—1000人的,占20%;200—500人的,占50%;100人以下的,约占10%。规模在500人以上的学校,目前的运转情况还行。
校舍普遍较差。最大的隐患,是安全问题。由于生源不足,许多学校有校车接送,但超载现象非常严重。
谁是主办者
清一色私人办学,没有合法手续,大多数为家族化管理,丈夫当校长,妻子管财务,亲戚朋友当老师。一家几口多处办学的,也大有人在。创办人中,80%以上来自安徽省六安地区。因此有人戏称:办学成了六安人闯荡上海滩的主导产业。
校长多为中等学历,但也有像黄先珍这样的大专学历,还有文盲和半文盲。一部分人有过教师经历,相当数量的是从包工头、菜农、小贩、厨师、清洁工、保姆等“转岗”的。不少校长现在仍然兼顾多业。
教师多为外地有学历的人,以高中、大专为多,但多数没有教学经验。近年来,一些上海本地的退休教师也加盟其间。教师流动性很大,劳资矛盾突出。
收入支出如何
学费一般在每学期350—500元左右,可月付,可拖欠,可“讨价还价”。除上课外,其他花钱的活动(如春游、参观、计划免疫)基本没有。相应的公立学校,学杂费差不多,但赞助费、借读费在1000—2500元之间,另行收费的(包括统一校服)每学期约几百元不等。
大笔支出主要花在校舍租借、教师工资,以及为争夺生源、购置大中巴车接送远区孩子的费用上。一般来说,生源能保证的话,当年办学,好的当年就可赚回投资,差的一两年。
政策是什么
1998年8月,上海市教委与市公安局颁布了《上海市外来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管理,妥善解决和处理他们的就学问题,并加强对民工子弟学校的管理。
之后,各区县也各自制订了相应政策。总的说,由于政策只具指导性,没有强制要求的标准,操作起来很困难。各区情况不一,态度也不同。
公认对外来流动人口办学管理比较开放和科学的浦东新区,日前成立了“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管理领导小组”,对民工子弟学校的办校条件、申办手续等,制订了操作性较强的详细规定。现正等待区政府下发。同时,他们将在区内60个办学点采取“关停并转留”措施。设想是:留下20—30所,原则上每镇保留1—2所。委托教育中介评估机构,对有关学校的办学条件、教师资质、教学质量等进行监管。对其中优秀的2—3所,拟在今明两年颁发“通行证”,纳入新区民办学校管理范畴。换句话说,上海第一所合法的民工子弟学校,有可能很快诞生。对条件不太好、一时又关不掉的,实行整改措施,以观后效。对设在民房、猪棚等的办学点,坚决关掉。(本报记者 吴焰)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