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文化教育 > 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中国家长批判 > 正文

素质教育就是精神美容

http://www.sina.com.cn 2001/12/20 17:11  新浪教育

  ·围绕升学转,哪谈得上素质教育?

  ·在中国,无论是家长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总是忽视。

  ·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平常心。在平素进行的教育和在人身上平素体现出来的文明教养、文化知识修养、文化水平与智慧质量。

  ·父母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影响给孩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受访人:秦文仪(北京市翠珊安利营销公司化妆品部高级职员)

  采访人:陈舰平

  时间:2001年4月10日下午

  地址:北京首都体育馆旁一酒吧。

  采访手记秦文仪是白领女性,今年37岁,成都人,198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大英文系,曾在美国某大学留学一年,现为北京某外企职员。笔者采访她是缘于她曾在《文化时报》上发表了一篇谈自己留学生活的文章,她在文章最后就中国的教育现状谈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她是一个就中国家长教育问题可以进行交流的白领阶层。2001年4月10日下午笔者终于在首体旁的一个酒吧约见到秦文仪。陈:我曾在《文化时报》上看到你的一篇谈你留学生活的文章,这篇文章虽然主要是谈你的留学生活,但是我也看到你在文章中对中国教育现状有所不满。你认为中国教育理念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秦:中国目前的教育说起来的确不容乐观,虽说现在提倡素质教育,但根本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突出的问题就是升学率的问题,每个学校其实还是在拼命追求这个目标。围绕升学转,哪谈得上素质教育?

  陈:在中国,人口这么多,高等教育还不普及,能给一个人的机会的确不多,作为老师、家长和孩子,升学对他们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谈别的似乎都奢侈了。这是中国的经济现状决定的,似乎又是无可厚非的。

  秦:要真正谈及教育的本质问题,我觉得首先必须搞清楚,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人自己还是为了社会。很多人就会说为了社会,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我们说惯了的“为祖国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从大道理上讲,这句话不错。但是如果我们真正从教育和人本的意义上说,教育的目的还是为了人自己。道理很简单,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而人组成社会是为了人自身的生存。

  陈:人和社会有时就是一对矛盾,人要改造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说到底还是为了人自己。

  秦:人是通过社会为人服务,如果我们把孩子作为教育的主体的话,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这应该才是教育所有出发点的归宿。而现在的教育说到底还是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时代的阴影,只把孩子作为知识的容器,国家或社会的工具并没有把孩子教育为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这就使得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都带有极功利的色彩。这也正是中国教育的危机。而家长们对这一危机是看不到的。

  陈:功利性的教育使得孩子的创造性大打折扣。我曾听到一种说法,说中国的中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但中国高校却没有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杰出人才,这是中华民族人才教育上的一个“百慕大三角区”。

  秦:的确是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说中国的教育不行,那为什么中国留美的人员的孩子们在美国的学校里成绩总是令老师吃惊?为什么中国获得奥林匹克竞赛的各种奖的那么多?如果说中国的教育很出色,为什么没有欧美学生到中国学习现代科学,而是中国的学生轰轰烈烈、拚死拚活远涉重洋到欧美去?当然这似乎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但有一点我是体会到的,就是在中国,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总是忽视。

  陈:这是中国的传统教育观念形成的。其实技能是可以教的,而创造性是无法教的。

  秦:我就在想,既然创造性不能教,那么启发创造性总是可以的吧。我在美国接触到一位已在美国工作六年的中国人,她说她的孩子刚到美国学校时,很是不习惯。比如说,学校教绘画,她的孩子画好画后总是问老师和家长画得像不像,而美国学生却从来不这样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像不像实际上是一个技能问题,中国的教师和家长就习惯于把技能看成创造,认为创造性是可以教的。

  陈: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家庭还是在学校总缺乏突破性的思维,这其实也是受到中国传统观点的影响。

  秦:是的。没有突破性的思维,就不可能带来创造。我举一个例子,中国有很多左撇子,即用左手拿筷子吃饭,用左手拿刀切菜等等,但是你在中国看不到一个人是用左手写字的。左撇子干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拿笔写字。为什么?因为这是中国人的传统,祖祖辈辈从来都是用右手写字的,如果某个孩子用左手握笔,家长马上就要纠正它,因为这是不对的。这有什么对不对,只要字写得好,也可以用左手写么。美国人用左手写字是非常正常的,克林顿就是左撇子。我们受到传统的思维模式影响很大,使得我们的想像力受到制约。龟兔赛跑是一则寓言故事,中国家长是教给孩子讲一种哲学道理,骄傲自满、停滞不前就会落后,只要不断前进,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而在美国,孩子们更关注兔子跑得快的技能性问题,兔子肯定比乌龟跑得快,分析他跑得快的原因是什么?这是教育模式导致的思维差异。

  陈:根据你的接触和了解,外国家长在孩子成长观点上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的父母借鉴和学习的?

  秦:美国与中国在对孩子成长观念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的家长总努力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希望孩子早日走向社会、走向摆脱父母的成年,18岁,好多家长就不给孩子生活费了,让他们自食其力去;这并非美国家长自私自利,缺乏亲情,而是有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中国的家长对孩子的独立能力也很注重,但骨子里总是不愿放开手让孩子真正独立开来,如果孩子长大了一旦摆脱父母,他们反而有一种失落感,心理极为不平衡。另外一点,中国家长在孩子面前过于装,什么叫装?就是在孩子面前装得很家长,你看见过做父母的在小孩子面前流露出他们真正的内心世界吗?美国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以从幼年就开始了,他们总是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和孩子之间一种和谐的交流关系。家长把孩子当成朋友一般交流,不仅融洽了两代人的关系,也使孩子更成熟。我接触过我们单位的一些外国同事的孩子,我与他们交流时,发现他们比中国同龄的儿童成熟许多,他们对父母的情况十分熟悉,甚至一个三岁的孩子能懂得他父亲工作上的烦恼。什么是素质教育?就是精神美容,就像我们搞化装品的,目的是让人们变得美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变得美丽。当然有的人天生丽质不需要美容品,但却很少,大多数女性都是需要化装的,这也成了都市女性的平常生活内容了。因此,素质教育就是在平素进行的教育和在人身上平素体现出来的美的文明教养、文化知识修养、文化水平与智慧质量。我在与外国同事相处中,深深感觉到这点。如他们对人的尊重、有礼貌,守规章制度,包括遵守交通规则与公德方面,都比我们自觉。这与他平素所受的教育有关。现在市面上出的书《素质教育在美国》和《家庭教育在美国》都有探讨,家长们可以参考。

  陈:您了解现在的孩子最喜欢什么样的家长?

  秦:我的女儿才6岁,在孩子出生前,我就设想我要做一个孩子喜欢的母亲,我当时的理解是,爱孩子的家长就是孩子最喜欢的家长。

  陈:但这句话本身就带着很多的问号。怎么样对孩子才是爱?怎样的爱是孩子能接受的?用你的那种方式爱孩子,孩子就一定喜欢你吗?

  秦:你说得对,孩子在两岁前几乎不存在很严重的教育问题,孩子弱小,智力表现还很不明显,作为母亲只要对她进行动物性的照顾就可以了,不让她饿着,冻着。但两岁后,孩子的教育问题才变得突出。

  陈:孩子两岁时是不是成长的一个转折点?

  秦:我认为是这样的,两岁到三岁,孩子的个性已经明显表现出来了,我记得孩子3岁半时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到很吃惊。孩子说:妈妈,你可不可以做倩倩的妈妈,让倩倩的妈妈来做我的妈妈?老实说,我怎么也想不到孩子会跟我说这么一句话。我想,我那么爱我的小宝贝,怎么就不如邻居倩倩的妈妈呢?我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倩倩的妈妈来做你的妈妈呢?孩子说:倩倩的妈妈可以让倩倩做很多很多的事,而你总是不肯,整天管着我。

  陈:孩子虽小,已经学会了比较,而妈妈总觉得孩子再怎么比较,也不会拿自己的妈妈去跟别人的妈妈比较。孩子要炒你鱿鱼了,你可得反省反省。

  秦:其实倩倩的妈妈也不是放心让孩子做任何事,但相比较而言,我对孩子还是管得太多了,不许孩子这样,不许孩子那样。在这一点上我的确没有倩倩的妈妈开明。

  陈:孩子这样说,其实是暗示你的教育有问题,并不是说她就一定不喜欢你了。

  秦:我知道了孩子和我在一起有了压力感,不自在,不能按照她的天性发展。这大概是由于我从小受父母的教育有关。

  陈:你的父母一定对你很严厉。按照那代人的标准,女孩子特别要受到制约。

  秦:我的父亲很和蔼,母亲却十分严厉。我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两个弟弟。母亲对弟弟比较宽松,对我就不行了,谁叫我是女孩子呀!我还记得母亲常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一个女孩子家的……”只要我的言行稍有不慎,她就会拿这句话来说我。我母亲的思想比较传统和保守,还拿着过去的一套来教育我,她希望把我打造成一个娴静、温存和矜持的女孩子。事实上我就是按照母亲的标准成长的。后来我考上大学和研究生,妈妈总认为这是由于按照她的模式教育出来的结果。这里面自然有母亲教育模式的功劳,但由此我也失去了一些本色的东西,比如我不善于与别人交际,胆小、害怕失败,不能冒险,可以说由于性格的原因也让我在事业上失去了很多机会,不然我也许早自己开公司了,不致于从美国回来还在找工,尽管当高级打工。

  陈: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但是我们看到家长们在关注孩子一方面时总是忽视另外一方面。

  秦:孩子跟我说了那句话后,我经过反思,认为只有卸掉包袱,才能使孩子变成一个快乐的人,也就是说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她自由发挥。管得太紧,与孩子沟通就成了问题。你要问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家长,我的体会是,孩子喜欢一个真正了解她的家长。

  陈:你认为你的家长是合格的吗?

  秦:我想,用那个年代的目标是合格的。我的父亲是工程师,对子女比较宽容,不嗔骂孩子。他的理论是,只要孩子活蹦乱跳的,没有恶习,就是好孩子。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把家里的一只老古董花瓶打碎了。母亲气得在我的屁股上揍了好几下,还说:一个女孩子家的,坐没个坐相,疯疯癫癫的,实在不像话。我委屈得大哭起来。

  陈:你一哭,父亲肯定心疼了。

  秦:父亲的反应与母亲完全相反,父亲对母亲发火了,说:骂能使花瓶重新站起来?难道一只花瓶比孩子更重要?父亲一发火,母亲也不说话了。后来母亲告诉我说,这只花瓶在当时就值好几千元呢。

  陈:在学习方面你父亲也很宽容?

  秦:在学习上,父亲跟母亲抓得一样紧,但他的手段比较高明,他采用激励的方法,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我想要是父亲母亲的教育方法能揉和在一起就好了,那样的教育可能是最经典的。人有时就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这就是我讲的平常心与素质教育。这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点:父母如何提高自己的素养,非常重要。有时,父母的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影响给孩子,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陈:作为外企白领和一个女孩的母亲,你认为自己的职业对孩子的教育有哪些利弊?

  秦:利当然比较多。比如让孩子在一个较为国际化环境从小接触到外国的孩子,学习这些孩子身上独立的意识和活泼开朗的性格,了解外国孩子的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也能学外语,让孩子从小开阔眼界。弊吧?暂时想不出来。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发表评论】 【读书沙龙】 【短信和E-Mail推荐】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合格的人(2001/12/20/ 16:53)
用爱心引导孩子快乐成长(2001/12/20/ 16:47)
塑造好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2001/12/20/ 16:41)
“培养孩子花钱”的教子经(2001/12/20/ 16:20)
一个文盲的文化向往(2001/12/14/ 17:04)
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 中国家长批判 专题

新 闻 查 询

订实用短信,获赠超大VIP邮箱、个人主页、网上相册!


分 类 信 息
投真实一票 送精彩大奖!
:北外培训寒假特训
   清华工商管理培训
   Adobe设计师认证
   人大在职研究生MBA
   首医大-反射培训
   注会职称考前辅导
:具竞争找东方瑞利
   春秋旅游网更精彩
   唯有服务永恒不变
   BMW摩托驶进上海
:颐和园=谊和缘
   新网络服务器平让
:最新飞行器广告
   超级星期天招商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马场友谊婚介联网
:电脑印刷打印纸
   手机电池的伴侣
:星车的感觉真好
   江西特产超市招商
:西安交大出版社聘
   C&C寰球英语培训
:好大夫美牙器
   超乎所值的性价比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本网站由北京信息港提供网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