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当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筑起的一道道“工作经验”的门槛制约了他们的择业选择时,用人单位也在为大学生求职简历上那眼花缭乱的实践经验所迷茫。但不知有多少人思考过,对工作经验的过高要求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工作经验”在招聘市场越来越走俏
北京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负责劳动力市场统计工作的张苏平告诉记者,他们从1997年开始开展这项统计工作,当时还把“工作经验”列为统计的项目。但仅仅过了一年这一项就不在统计之列了,因为差不多有90%的企业都提出这项要求,连招聘推销员、业务员都要求工作经验,再统计也就没什么意义了。
用张苏平的话说:“除了专门要应届毕业生的单位,几乎所有的单位都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一般的职位都要求有三年的工作经验,最普通的业务员都要求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中高级人才则至少要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张苏平指出,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现在招聘市场是买方市场,谁都希望使用现成的人才。于是缺少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在市场上求职成功的可能性就减少了。而为了弥补这一短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便日益多了起来。
-工作经验要求多了一定是好事吗
几位应届毕业生告诉记者,他们感觉这两年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学习成绩和实践经验比起来更看重后者,比如一位大学生由于在读研究生期间自己办了一家做销售的小公司,结果在招聘中他这一点受到了某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的赏识,被招了去。他指出,由于现在用人单位盲目看重工作经验也造成了一些误区。如大学生盲目地去实习,并形成一定的套路,似乎新生进校的第一年都要进入学校的各种社团,大二开始都要去做家教或推销的工作,很多学生最后在求职时都会夸大自己的实践经验,有的甚至对自己的简历进行一些“创作”。像某校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一个学生由于经常旷课已被学校开除,但到了毕业分配时他也创作了一份社会实践经验非常丰富的简历,面试时他还参加了,没想到他的精彩“表演”居然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最终决定录用他。直到最后要与学校签订三方协议时这家用人单位才真正地了解到这名学生的过去。
这些学生指出,为迎合社会的这种需求,很多学生只好牺牲更多学习的时间去参加社会实践或去打工,以积累用人单位看重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些人则想尽办法去夸大自己的实践经历,甚至编造自己的实践经历,以期给用人单位留下好印象。而现在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些人难以辨出真伪,也助长了这种风气。
张苏平指出,用人单位确实看重工作经验,但现在大学毕业生的简历上都写上了自己参加了哪些实践活动,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看多了这一点反而显得没什么特点了。而且由于大学生这种自发的实习缺乏组织,实习起来也不那么正规,时间短,又不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来的,因此一些企业对这种社会实践并不是特别看中。
另几位人大学生指出,现在用人单位好像不太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他们也不会特别认真地带这些学生,这些因素都影响到了学生实践的真正价值。他们更希望社会实践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一部分。(文/鲍云帆)
特别说明:由于高考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消息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闪烁短信--时尚至爱 动感短信--最佳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