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碰到过这类问题。但是当时处理得不够成功,我的升职被推迟了半年。”面对考官的提问,程达并不忌讳自己曾经的失败,坦坦荡荡地说起自己当年的经历。
考官没有表现出失望与不耐烦。他非常真诚地回应程达:“我们也经常碰到类似的问题。”
结果,一场面试变成业务研讨会。程达也顺利地得到这家大型公司部门主管的职位。
和许多求职者一样,程达也想在面试过程中展现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可事实在于,无论是考官,还是求职者,没人能达到绝对完美的地步。过度的完美反而造成一种虚假表象,让人看不到真诚的一面。
原本生活在安逸象牙塔内的程达,曾经享受种种优越条件。十几年前,他还不知自己的未来会驶向何方,就毅然跳进商海。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走进人才市场,来到一家外企面试,主考官很自然地问:“你为什么离开学校?”
程达没有把握得到这个职位。他可以有多种冠冕堂皇的理由,让自己看起来很高大。可他选择了一个最现实的答案:为了家庭,夫妻双方收入差距太大。
有着相似经历的主考官立刻表示理解。尽管没有相关从业经验,可大学教师的良好素质和真诚打动了考官,程达顺利地迈出第一步。
以后10年间,程达陆续有过几次跳槽经历。他知道,真诚是自己遵循的原则,可真诚并不代表能力。程达把课堂中的经验搬到工作中来。他爱自己的工作,努力了解所从事行业的进展。更重要的是,他学会积累:每过一段时间总结自己的得失,尤其是失败之处。在他看来,每个人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
如今,程达供职于一家大公司。他从求职者变成考官,更能体会到考官的心态。
公司的面试中有一道考验求职者的压轴题:两个学生办企业,是去合资企业还是自己创业。题中给出许多相关数据。
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它的精髓在于测试应试者计算失误时的态度。让程达失望的是,追求完美的人太多,不掩饰自己错误的人太少。
“其实承认自己错了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可许多人没有这个勇气,也就失去这次机会。”他说。(原春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