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公关业市场的统计表明:近年来女性从事公关的比例逐年上涨,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女性从事公关的人数已开始超过男性,高等院校公关专业的学生也显然以女性为多数。国内惟一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公关本科专业——中山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学系公关专业,已连续几年招收女学生达全专业学生的三分之二,由此可见未来公关业中女性的重要份量。
女性与公关是否有某种天然的联系?女性从事公关是否有某些特殊的优势?中外公关实践证明,优秀的公关人员需要具备观察力细腻、对周围事物敏感、善与人沟通亲和、考虑问题周到细致、工作认真注意细节等特点,而这恰恰都是大部分女性的天生特质。国外已有学者专门研究女性与公关这一课题,甚至提出即使是男性从事公关也应很好地融合女性的这些特质。
但是国外的调查也反映了大量女性进入公关行业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即行业平均工资水平开始下降。在一个以男性为主的当今社会中,女性进入高层管理的机会相对较少,其工资比照男性低,大量女性在公关业中从事的是传播技术工作,而非咨询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国外学者指出,这可能会影响公关职业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应该引起人们相当的重视。
中国有“男女都一样”、“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说法,中国公关从一开始其从业人员就以女性居多,这实际上与中国改革开放后公关发展的历程有密切联系。与国外公关发展不同,中国公关是从宾馆酒店业开始起步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海外的企业家涌入中国,他们首选的投资领域,就是具备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等特点的宾馆酒店业,而宾馆酒店业作为以接待服务为主的行业,其工作性质决定了这一行业的工作是一种青春职业、展现形象的工作。自然在这一行业里从事公关工作的人员也多为年轻女性,且形象较佳。
但是,中国公关业的这种起点,也自然带来了这一行业在中国发展的某种不足,即社会上有不少人误以为公关就是年轻女性的职业,公关人员就是公关小姐,公关小姐的工作就是公关工作的全部内容。曾几何时,一部《公关小姐》的电视片,风靡神州大地,引无数年轻女性向往这一新兴的职业。这也就导致了国内公关研究者所指出的,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初中国公关曾一度步入所谓“公关小姐”的误区。实际上国外并无公关小姐这种称呼,这种称呼是从港台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进入中国大陆的。由于中国最先开放的地区是临香港的一些沿海特区,最先进入内地的投资也是通过香港这块跳板,自然我们引进的公共关系在初始期也经过了香港特殊文化的过滤。若仔细观察,公关小姐在这些地区和国家,并不都是一个正面的称呼,真正从事公关职业的女性还都不愿意自己被人称为公关小姐,以免陷入某种不必要的、令人尴尬的、是是非非的境地,更怕跌了自己作为咨询管理人员的身份。
很多年轻女性以为公关是一种亮丽、时髦的职业,岂不知公关实际是一种既劳心又劳力的工作。大量的公关工作是幕后辛苦的工作,是衬托客户和企业形象的工作,需要的是“缩小自己、放大别人”,公关人员不在台前,而在台后。每一个有志于从事公关工作的女性都应该对这种高体力强度、高智力运作的职业有一个清醒和正确的认识。今年5月出版的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已明确将公共关系列为一门职业,公关人员的正式职业名称已定为“公关员”,其从事的工作为“组织机构公众信息传播、关系协调与形象管理事务的调查、咨询、策划和实施”。相信这一大典的出台,会有助于推动中国公关职业的正规化、健康化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更多的女性走上公关舞台,从事这一职业。(郭惠民)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