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归仅仅是种背景时 你还“镀金”吗? | |||
---|---|---|---|
http://www.sina.com.cn 2002/11/13 13:36 21世纪人才报 | |||
“这里不要我,我最多花点钱出国镀镀金!”这是一个员工不经意的一句话。 “一年就能拿某国某大学的MBA……”这是随处可见的广告。 两句话,不同的出处,不同的思路,但是无不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留学已经丢掉了锦上添花的目的,变成了寻找新发展的救命稻草。 据了解,目前稍有名气的英国大学都有300—500名中国留学生,就连位置偏僻的山区大学,也有20—30人。英国教育收入,100元中就有10元是海外学生的学费。 在这些留学生中不乏在国内考不上大学的中学生,怀揣着家长的几十万元人民币,到那里‘镀金’,留学生队伍也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 自然,留学生整体质量大打折扣也不足为奇。 当然,追究留学狂潮的原因,国家和企业对“海归”的信任是分不开的。的确,凭借西方的先进技术、西方的风险投资、西方先进的商战理念、丰富的中西沟通经验和人际关系资源的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在开放的中国,特别是WTO大环境下的中国创造了神话。 资料显示,改革开放后,中国派出的留学生近40万人之多,其中有14万多人已经学成归国。近50万“海归”,在国内大大小小60多个留学生创业园区4000家企业里,每年创造100多亿的社会财富。“海归”队伍中大部分人员目前承担着国家级、部省级、市级的科研、攻关项目,不少“海归”已经成为科研、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中坚力量。 全国各地也纷纷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建立留学归国人员高科技园区、软件园区,简化行政审批手续,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回国创业。 …… 事过境迁。“海归派”正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对而言,也许我们更愿意选择国内的高级人才。因为他们在薪酬上不会像海归那样动辄上万的要价。” “面对几个月就能拿到国外MBA的招生广告,我们不得不在海归中慎重选择。” “他们熟悉中国市场、政策和法律吗?他们的文化和行为习惯还能有效地和国内人才和客户沟通吗?” …… 这是一个注重绩效的年代,“打肿脸充胖子”,在人前人后都在吹嘘我的公司有多少个“海归”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当一个海归仅仅是一个人的背景时,企业也开始衡量“海归”的价值了。(胡孝敏)
绝对大奖!订非常笑话短信,送数码摄像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