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材料水分越来越多
“2000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2001年获校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01年通过英语六级……”当2003届毕业生就业难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时,毕业生求职材料的内容也越来越虚假。12月7日至8日在武汉市举行的毕业生招聘会上,浙江一用人单位告诉记者,他们收到的简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称自己是三好学生或者优秀学生干部,近一半的学生称获有计算机或其 他等级证书,而有80%以上的人称有工作(实习)经验。武汉市人才市场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夸大在校成绩、伪造各类证书、编造工作经验等,以前虽然也存在,但现在有愈演愈烈之势。
学校和用人单位都有错
“学校有关人士的认识、态度与管理措施等,是毕业生造假行为得以抑制或泛滥的关键。”一些用人单位认为,学生进行虚假包装一般都是学校默许的。据了解,一些高校为了方便学生就业,在毕业生推荐材料上毫无原则地使用“优秀学生干部”、“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等溢美之词。不少高校还在校内开展一些名目繁多的、适应就业需要的活动,让参与的学生通过经济手段即可轻而易举地获得各种各样的头衔、美称,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毕业生推荐表也全由学生自己填写,教师只负责盖章。高校的这种做法无疑是“纵容”毕业生做假。而很多人却认为,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盲目攀比,学历要求高,动辄只招硕士生、博士生;头顶上的光环要“亮”,非“三好生”、“优秀毕业生”不要。这些都是促使毕业生造假的客观动因。
改观:验证加诚信教育
如何尽可能减少毕业生在求职材料中的水分呢?武汉人才市场一负责人称,目前的人才交流会大都缺少一个检验证件真伪的过程。这给一些人提供了造假的可乘之机。据了解,广州的个别人才市场推出了“求职者需检验证件”的制度,在入口处,摆着一排验证机和网络查询系统,任何一个求职者,证书都必须经过检验。
而一些就业指导老师则认为,质量和信誉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真正竞争力,在高校方面,务必要引导和教育毕业生注意诚信问题,把诚信当作和学生素质同样重要的事情来对待。在就业指导中,加强管理,严格把关,把毕业生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地介绍给用人单位,真正体现出“优生优推”的原则。(张弛)
中国万家企业免费试用企业邮箱。进行中!
踊跃投票“双十”企业精英评选,中华企业管理英雄向你亲授商机!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