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是
A.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B.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C.坚持可知论反对不可知论 D.坚持经验论反对唯理论
2.“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支配着整个自然界的,而所谓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不过是自然界中到处盛行的对立中的运动的反映而已”,是说
A.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B.主观辩证法就是客观辩证法
C.主观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是根本对立的 D.主观辩证法决定客观辩证法
3.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5.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
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C.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D.资本周转速度明显加快
6.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生产价格 B.成本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
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经济调节的实质是
A.为本国私人垄断资本对外经济扩张服务
B.为了缓解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经济矛盾
C.为了克服经济危机 D.赚取更多的高额垄断利润
8.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9.在我党的领导人中,比较早地明确使用“群众路线”这个科学概念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10.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B.进行一化三改
C.采取统购包销政策 D.没收官僚资本
11.“一个中国”原则的依据是
A.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B.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C.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合法政府
D.中国的主权是完整不可分割的
12.邓小平关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论述的核心是
A.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 B.社会主义根本任务问题
C.社会主义发展战略问题 D.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
13.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D.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14.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中,核心的一条是
A.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 B.完成祖国的统一
C.加强党的建设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15.2002年4月,委内瑞拉军事政变的目的是
A.解决国内经济问题 B.提高军警的待遇
C.要求重新进行选举 D.破坏民主宪政制度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必然的东西是偶然的,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D.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E.是诡辩论的观点
1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依据是
A.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B.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
C.实践是理论发展的动力
D.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体现其价值
E.辩证唯物论关于内因与外因的原因
18.在简单商品经济中存在的矛盾有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C.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E.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
19.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
A.它能转移自身的价值 B.它能创造商品使用价值
C.它能吸纳生产资料的价值 D.它能形成价值
E.它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20.产业资本连续顺利循环的条件是
A.产业资本必须依次经历三个阶段,顺序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B.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性
C.必须保持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性
D.三种职能资本的每一种都必须执行生产或实现剩余价值的职能
E.产业资本运动所经历的三个阶段都必须创造剩余价值
21.资本主义股份公司是
A.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本而联合经营的企业
B.大资本控制和支配中小资本的一种形式
C.私人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范围内的扬弃
D.改变了企业的资本主义性质
E.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是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22.中国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相同点是
A.革命对象相同 B.革命动力相同
C.革命领导权相同 D.革命指导思想相同
E.革命前途相同
23.1959至1960年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分为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E.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
24.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
A.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B.第一次提出了党的思想路线
C.把“三个有利于”标准明确为党的思想路线的组成部分
D.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E.进一步发展党的政治路线
25.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出现下列新的社会阶层
A.经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
B.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C.个体户、私营企业主 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自由职业人员
26.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进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
A.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B.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E.全面接受西方先进的思想道德观念
2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就是要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持我们党始终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C.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党
E.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28.2002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共青团成立80周年大会上要求全国青年做到
A.树立远大理想 B.坚持发奋学习
C.注重锤炼品德 D.始终艰苦奋斗
E.不断开拓视野,勇于创新
29.2002年2月布什总统访华,中美双方达成的共识是
A.双方同意加强高层战略对话以及各级别、各部门之间的接触,以利增进了解和互信
B.双方决定积极开展经贸、能源、科技、环保,艾滋病防治,执法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就地区经济金融问题进行战略对话。
C.双方商定于年内举行经济、商贸和科技三个联委会会议
D.双方讨论了国际反恐斗争的形势,同意在双向、互利基础上加强磋商与合作,充实两国中长期反恐交流与合作机制
E.双方还就一系列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决定加强沟通与协调
30.2002年7月,第38届非洲统一组织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A.非盟的正式成立 B.非洲建立了全洲性的经济实体
C.非洲完成了从“非统”向“非盟”的过渡
D.非洲吹响了新泛非主义的号角
E.非洲迈入了一个加强团结合作,共图繁荣富强的新时代
三、辨析题(共4题,共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1.“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5分)
32.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只要可变资本的绝对量不变,资本家无论怎样加快资本的周转,都不能增加剩余价值量。(5分)
33.“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达到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而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4分)
34.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所以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4分)
四、分析题(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5.朱NFDA1基在2002年3月,九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强调指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长期战略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社会主义建设实际说明,这一战略方针的依据。
36.下面是一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材料:
材料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只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材料2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1949年3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4
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它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
摘自毛泽东:《在全国统战会议工商组讨论会的一份发言记录稿上的批语》(1950年4月)
我们当前总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为了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这件事虽然现在有困难,但是我们总要想各种办法来解决。…………
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我们的政策就是这样,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
摘自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
在打倒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故不应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国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952年6月6日)
材料5
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但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因素。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2)根据材料2和3,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特征是什么?
(3)根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4)根据材料1~5,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37.江泽民2001年“七一”讲话要求我们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住时代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试述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五、选做题。考生从下列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考生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选做题Ⅰ:分析题(1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以下是日本对外关系的材料
材料1
近两三年,在日本经常讨论日美中俄关系。这表明人们强烈希望日本成为与三国对等的国际政治主体。过去,日本在美中俄的权力之争中屡屡被耍弄。对像日本这样具有经济实力的国家来说,提出这种要求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使日本外交成熟起来的必经阶段。
美中俄作为左右国际政治秩序的“极”已被世界所承认,而日本没有得到这种认可。日本战后在安全保障上始终坚持彻底的防御状态,不足之处一直依赖日美同盟弥补。
日本对美国的发言权向来受到很大限制,因此世界各国不认为日本在政治上完全自立。有人认为,日本在重大的政治问题上不得不考虑美国的意见,很少单独采取行动。
因此,美中俄也一直把日本视为远远落后的政治对手。日本应该正视这一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使日本取得与美中俄对等的地位。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2
当日本国会召开第147届会议时,既没有升国旗,也没有唱国歌。只是在去年,日本这个自1 945年以来一直害怕显示民族主义的国家才正式接受这两个爱国主义的象征。
但是,国会在昨天迈出了重要下一步,表明它在重申其民族主义情绪方面取得了扎实的进展。它已经任命了一个国会委员会,由它来调查国会是否应该采取一个有争议的步骤,修改战后“和平宪法”。
而这一行动正是在这种形势下采取的:年轻人中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日本是否能够充分依赖美国来保护自己不受攻击的疑惑与日俱增,同时产生了一种它应该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情绪。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00年1月21日文章《日本的军主义倾向》
材料3
围绕着日美安保体制应有的状态,日本国内出现了新的潮流。认为迄今为止的日美关系是“追随美国”的关系的批评越来越多,在少数年轻官僚中也出现了日本政府应该更具有独立性的看法。
日本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田中信明这样认为:“在冷战时期,日美的国家利益是一致的。冷战结束后,日美安全保障的意义却随着情况的不同而相对发生变化。日本必须确定自身的国家利益,描绘自己的形象。而过去这一工作一直是由美国来承担的。”
大藏省国际局亚洲室室长岸本周平说:“过去,在美国的保护伞下,日本得到了很多好处,但是却丧失了国家战略和国家利益观念。如果将来冲绳的美军基地永远存在下去,那么这对日本来说是可悲的。”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文章《日美安保条约签署40周年》
现在日本应该谋求的是这样的勇气:坦率地说出向美国应该说出的话。而且,需要有柔和而坚韧不拔的谈判能力。
过分地关照会扭曲日本国民的对美情感,结果可能会损害日美关系。只有不怕发生摩擦,向美国提出自己的主张,才能加深两国真正的伙伴关系。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1月19日社论《需要坚韧不拔的谈判力》
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决不意味着日本的懈怠和软弱无力。日本立足于兼顾本国以及地区和世界利益的立场,不选择军事自立的道路。然而,如果因为日本不想在军事上自立而继续受到低于美中俄的政治待遇,那么虽不情愿,但或许日本将来也不得不考虑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摘自日本《日本经济新闻》2000年3月17日文章《远东形势与日本》
材料4
在华盛顿,人们普遍的看法是,日本是能够担当“领导角色”的。美国倾向于给日本的“领导角色”所下的定义应该是,东京按照华盛顿的希望去做,而不需要华盛顿事先告诉东京应该做什么。对于这种“领导”的前景可能将是非常不错的。
摘自《日本时报》2000年8月8日文章《承认日本在亚洲的重要作用》
日本在军事方面的态度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几年来,它一直在减轻对美国的依赖程度,放宽长期以来限制它行使军事力量的政治和宪法约束。这些变化在华盛顿引发了一场悄悄进行的辩论。美国防务和情报官员难免要扪心自问:一个比较自信的日本对美国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美国与言听计从的日本之间那种原有的冷战式安全关系终于行将结束了。日本的所作所为开始再次像一个“正常大国那样。对美国和亚洲的未来而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是“正常”?
摘自美国《洛杉矶时报》2000年2月23日文章《在亚洲,另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诞生了》
材料5
(按:今年以来,日本国内关于“靖国神社国家护持化”,即靖国神社国家化的辩论再起高潮。如下材料是此次辩论中的一种观点。)
活着的人们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坚守不重蹈覆辙这一誓言,并对此进行谢罪和反省。而那些民族主义者的主张却不是这样,他们希望国家把死者作为“英灵”而加以赞美,然而再重蹈覆辙继续“制造”这样的“英灵”。可以说,对这个问题,即使反对靖国神社运动的一方也没有进行充分的讨论。因此,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
摘自日本《世界》月刊2000年9月号文章《“靖国神社问题”的结论何在?》
材料6
在自民党外交委员会等机构的会议上,与会者纷纷提出对中国的尖锐意见并不稀奇。在最近中国舰船在日本近海航行问题上,自民党内先后有人提出暂停对中国提供特别日元贷款。过去持这种观点的人主要是反对日本与台湾断交、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亲台派”议员。然而,在日中实现邦交正常化将近30年的今天,和“亲华”派一样,“亲台”派也正在退出舞台。取而代之,年轻议员已经成为批评中国的主流。他们虽然承认发展中日关系的必要性,但对在政治和经济上崛起的中国保持警惕,对中国不断打“历史认识牌”公开表示不满。
这种情况表明,以冷战和55年体制的背景的“中国问题论战”已经结束,日本开始议论在经济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采取重视“国家利益”的对华政策。另一方面,民族主义导致“厌华情绪”高涨起来。一些人在感情上抨击对日本政府的经济援助“中国没有表示感谢”,并且认为中国要求取消运输相访华一事与参拜靖国神社有直接关系,也反映了这一侧面。
摘自日本《朝日新闻》2000年8月20日文章《日中关系的构图发生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4,分析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推行一种什么战略?其对外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并分析日本近年来推行这种战略的原因。(3分)
(2)对比材料3和材料4,分析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的“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能够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有何异同?(5分)
(3)根据材料5的观点,要解决靖国神社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什么问题?(1分)并根据材料5指出优先解决这一问题的理由。(1分)
(4)根据材料6,分析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对中日关系会事来何种影响?(1分)
选做题Ⅱ:分析题(1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下面是有关反恐斗争的若干材料
材料1
“9·11”恐怖袭击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谴责。这一事件的发生再次表明,恐怖主义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开展合作,共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
摘自江泽民在德国外交政策协会的演讲:《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2“9·11”事件以后,美国布什总统公开向全世界宣称,在这场反恐战争中,世界各国要么站在美国一边,成为国际反恐盟的一员;要么站在恐怖分子一边,成为国际恐怖主义一分子,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在反恐高压下,美国取得了反恐斗争的主导权,它不仅得以放手在阿富汗大打出手,而且还使得世界第一次在‘美国拍了桌子之后,全都鸦雀无声’;第一次出现了无分敌国友国,也无分东西南北,不是帮美国打恐,就是噤如寒蝉不吭声,一切都是美国说了算,它说谁是恐怖主义,谁就是恐怖主义;它说谁不是恐怖主义,谁就不是。……
在基本收拾了阿富汗塔利班和本·拉登的基地组织后,美国又将伊拉克、伊朗和朝鲜圈进‘邪恶轴心’,并威胁要对这三国动手。但美国至今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这三国与恐怖主义有瓜葛。
摘自《世界知识》2002年第9期文章
材料3
美国的反恐斗争,包括在格鲁吉亚境内的反恐斗争,只是一种投机手段。反恐斗争仅是让美国人进入欧亚大陆的一种借口。这也正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实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少将马汉就提出了所谓“蟒蛇套”理论。在阿富汗以“蟒蛇行动”作代号不是偶然的。西方地缘政治家提出的世界霸权的公式是:谁拥有核心地带(意指原苏联地区),谁就拥有欧亚大陆;而拥有欧亚大陆,就掌握了世界命运。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都推崇过这一公式,美国现政府在自己的对外政策中实施的也正是这一公式。至于今天在俄罗斯周围部置美国军事基地图,换言之“蟒蛇套”,恰恰是美国地缘政治理论的体现。
美国在阿富汗、高加索和中亚的军事存在不仅对俄罗斯,而且对中国、伊朗和印度都是危险的。只要仔细读一下美国当局的纲领性文件,它的国家安全战略,就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21世纪的行为准则。这就是控制关键的资源丰富地区、压制不同意见和操纵世界的全球变化。换言之,就是企图使世界按美国—北约的标准发展,形成以美国为首的世界秩序。
摘自俄罗斯《议会报》2002年4月5日文章“在俄罗斯周围下‘蟒蛇套’”
材料4
自“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布什的白宫通过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和范围更广的反恐怖运动展示它组建国际联盟以达到其全球目标的决心。几位专家指出,令欧洲国家感到不安的是:上述联盟没有自动将欧洲国家包括在内。
……
欧美关系紧张的原因在于美国拒绝考虑德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重视的一系列问题,其中包括有关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和生物化学武器条约等问题。此外,欧美还在应该援助哪些发展中国家、美国对伊拉克的政策以及华盛顿对巴以冲突立场等问题上分歧重大。在如何鉴别恐怖主义及其资助者问题上,美国与欧洲盟国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摘自美国《华尔街日报》200年5月21日文章:“布什与欧洲的分歧日渐扩大”
请回答:
(1)阅读材料1,为什么恐怖主义成为国际一大公害,它产生的主要背景是什么?
(2)美国反对恐怖主义行动的真实战略目的是什么?
(3)中国在反恐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与政策是什么?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1分,共15分) 1.A 2.A 3.C 4.C 5.B 6.A 7.A 8.D 9.B 10.D 11.D 12.A 13.C 14.A 15.D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AC 17.ABCD 18.ABCD 19.BDE 20.BC 21.ABCE 22.AB 23.BD24.AD 25.ABCDE 26.ABCD 27.ABC 28.ABCDE 29.ABCDE 30.ACDE
三、辨析题(共4题,总18分)。要求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观点正确,言之成理。
31.(5分)[答案要点]
(1)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级的人生价值观。唯物史观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都是目的又是手段,彼此之间都是互相服务的,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2)马克思提出,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3)如果片面谈论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人生价值观。
32.(5分)[答案要点]在可变资本绝对量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家只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就可以增加剩余价值量,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因为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越大,资本家实际剥削的劳动量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所以,加速资本的周转,对资本家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3.(4分)[答案要点]
(1)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
(2)中国革命必须“两步走”:第一步是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因此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充分体现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
(3)但是,最高纲领、最低纲领与“两步走”是有区别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从总体上规定了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和当前至一定时期的任务(近期目标);而“两步走”是党在一定时期(民主革命至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不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
34.(4分)[答案要点]
所有制结构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非公有制经济能够适应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这是相对的、动态的过程。任何一种经济形式,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潜力发挥出来之前,是不会自行消失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整体过程中,非公有制经济有其长期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它同公有制经济是共同发展的关系。两者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是辩证统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广大从业人员,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他们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那种认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才需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一旦社会生产力发展了,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了,就可以不要非公有制经济,搞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这是一种误解。
四、分析题(共3题,每题9分,共27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仅简单复述材料者酌情扣分。
35.[答案要点]
(1)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原理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是内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经济主要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我们在坚持扩大对外开放、利用国外市场的同时,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虽然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大,但国内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2)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原理还告诉我们,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当前,世界经济和贸易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果我们立足本国,扩大内需,能使我国充分利用外部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可以使我国经济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减少对外部经济的依赖,增强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3)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原理还告诉我们,在解决矛盾时要抓住主要矛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与“九五”初期比一个明显的不同是,商品短缺的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供给不足变为有效需求不足。扩大内需正是我国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重要措施。(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总资本运动原理说明,当前我国刺激消费对扩大内需具有重要作用。
①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总资本运动,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只有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价值都得到补偿,才能重新购买再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社会资本再生产运动要正常进行,最起码的条件就是前一生产过程中所有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能够得到补偿或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就会发生中断或萎缩。
②社会总资本运动关于生产与消费的原理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生产与消费是社会两个重要环节。如果生产的产品得不到充分消费,前一生产过程中所耗掉的生活资料和消费资料就难以补偿或替换,社会再生产也就难以进行。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消费不旺的现象,如果不予注意将影响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在这样情况下,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对国民经济将起积极推动作用。
36.[答案要点]
(1)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必须经过新民主主义社会才能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是走历史必由之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的中介和桥梁。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征是实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制度。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3)建国后头三年,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是国内的主要的矛盾。到1952年,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和非社会主义因素彼此斗争着。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有利的国际形势,这就决定着它将不断增长并取得最后胜利。因此,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37.[答案要点]
(1)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要求我们立足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深化对“三个代表”的学习,就必须深化对这三个规律的研究。
(2)“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这是党的文件第一次提出的重大命题。确认这一命题,就是确认执政是有规律的,共产党执政也是有规律的。我们党代表人民掌握国家权力,就必须认真研究执政的规律,按照规律的要求治国理政,去除任何主观随意的行为。深化对这方面规律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执政中遇到的课题,改进党的执政方式,使党的执政水平有新的更大的提高。
(3)“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探索的课题。新世纪,改革开放需要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还要继续进行探索。只有伴随着实践的脚步,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才能提高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水平,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的成绩。
(4)“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这是在更深层次、在更大时空范围中起作用的规律。它决定着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也决定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面向未来,人类社会有大量的、各个不同层次的规律有待于研究和发掘。我们要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地进步,就要加强对这方面规律的认识和研究。
(5)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认识规律,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在规律的基础上解决好理论和实践的各种课题。认识规律的过程,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尊重规律、崇尚真理,就要把对规律的探索不懈地坚持下去,用对于规律的认识指导我们的行动,让规律发挥威力,让真理永放光芒。
五、选做题。
选做题Ⅰ:分析题(1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答案要点]
(1)冷战结束后,日本在对外关系中加紧推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其战略目标是使日本成为公认的、能起领导作用的世界大国,同美中俄等一样,成为当今世界的一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和秩序发生巨大变化,在日本看来冷战时期束缚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有所作为的因素已经消失。在世界面临新秩序和新格局的塑造过程中,日本应该抓住这一世界权力重新分配和世界大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角色重新定位的机会,使日本迅速摆脱战败国地位,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增强,为日本谋求政治大国提供了坚实基础。冷战结束后,日本国内民族主义势力抬头,日本国民的大国意识膨胀也是推动日本推行谋求政治大国战略的重要因素。
(2)日本年轻官僚们希望日本能够在国际关系中扮演一种不依赖于美国的、独立发挥领导作用的角色。日本的领导地位应该同美国一样,是平起平坐的,没有主次之分。而美国希望日本扮演的只是一个在美国领导下,按照美国的愿望和要求,分担部分责任和享受部分领导权力的“补充”美国领导作用的角色。这种关系依然体现着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和领导。日本年轻官僚们所谋求的日本“领导角色”和美国希望日本所担当的“领导角色”的内涵也有共同点,即过去的那种美日关系已经结束了,日本在冷战结束后的世界中应该发挥更独立的作用。
(3)材料5的观点认为,要解决靖国神社的问题,日本必须先解决对过去侵略战略历史的正确认识和反省问题。材料认为,如果日本不先解决这一问题,日本民族主义者就可能利用靖国神社宣扬军国主义思想,从而导致日本重蹈过去侵略战争的覆辙,制造更多军国主义侵略战争的牺牲品。
(4)日本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将给日中关系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日本对华政策将更加强硬和我行我素。民族主义势力抬头后,日本因为过去侵略中国的战争而产生的内疚感将逐渐淡忘,日本年轻官僚们在制订和执行日本对外政策时,将更加强调日本的利益,而较少顾虑他的亚洲邻国人民的感情。
选做题Ⅱ:分析题(10分)。结合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
[答案要点]
(1)恐怖活动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滥杀无辜,破坏起码的人类道德界限,而且也损害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9·11”事件后,恐怖主义的国际化、网络化和大型化,使它成为国际公害。但恐怖主义产生是对国际政治中的强势作风和世界经济中贫富差距扩大的反弹。
(2)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战略目的在于对新世纪世界政治重新洗牌,把世界纳入美国主导的政治秩序之中,这才是美国反恐斗争的真实所在。
(3)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但打击恐怖主义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和安理会的作用,应有利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长远利益;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和宗教混为一谈,不能打击恐怖主义有双重标准;不能借反恐主义推行影响世界和地区和平发展的别的政治意图。恐怖主义无论在何时、针对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都应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选自林代昭主编的《2003年考研政治理论考题预测》,版权所有,严禁复制!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