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教育在线特邀两会代表与网友谈教育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3/02 21:06 新浪教育 | ||||||||||
图为四位代表委员在回答网友提问(从左到右分别为黄晓浪、朱永新、周洪宇、赵丽宏)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全国两会即将在京召开,为了加强代表委员与网友的沟通,新浪网联合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教育在线网站(eduol.com.cn),特邀政协委员朱永新、黄晓浪、赵丽宏、人大代表周洪宇 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 全国两会即将在京召开,为了加强代表委员与网友的沟通,新浪网联合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教育在线网站(eduol.com.cn),特邀政协委员朱永新、黄晓浪、赵丽宏、人大代表周洪宇今晚作客新浪嘉宾聊天室,与广大网友畅谈教育热点话题,倾听民意、反映民生。 下面先把今天到场的四位嘉宾向网友们做一简单的介绍: 朱永新,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教授; 黄晓浪,全国政协委员,私立南昌创世纪综合学校校长; 赵丽宏,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 周洪宇,全国人大代表,教育学家,武汉市教委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首先请四位代表和网友们打个招呼。 赵丽宏:大家好。 周洪宇:大家好,我是周洪宇,有机会参加新浪网的活动,感到非常高兴,很愿意跟你们一起探讨。 朱永新:我是朱永新,很高兴来到新浪网,谢谢各位。 黄晓浪:这是一个绝妙的机会跟大家面对面交流。 主持人:我们的聊天正式开始,欢迎广大网友就教育方面的热点问题与嘉宾一起讨论。在先前的网友们的留言里大家都看到了,朱老师建立了一个名为“教育在线”的网站,第一个问题就与这个网站有关。 网友:请问朱教授,您认为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发展契机在哪里?“教育在线”能否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网站?
主持人:您刚才说网络会改变我们的教育,您觉得现在网络对教育的推动作用有多大?这个作用可能会覆盖很多层面的,可以说是网络教育带给我们的变化,或者是网络给年轻教师、给任何一个教师平等的话语权。还有人说,新生代的教师已经开始在网上成长,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 朱永新:新生代的教师在网络上成长,评说的就是“教育在线”的现象。一大批过去在教育领域默默无闻的教师,通过“教育在线”展露头角,为全国的教育媒体重视,当然这还是不够的,网络对于培训教师来说有它的功能,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大量的信息,大量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引进网络,大量的学生应该成为网络教育和网络学习的主体。我们的教育软件,比如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很多内容由国家免费发到网上去,包括课堂实录,包括很多的练习,很多农村的学校、山区的学校,只要有计算机,有电话线,就会受到最好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目前师资队伍的素质在困难地区还不够高甚至还比较紧张的状况,学生自主地学习,将是网络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孩子们可以自己通过网络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这次看不懂,下次可以再看一遍,课堂可以不断地重现,网络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学习,学习能力好的可以很快完成他某一个阶段的学习,学习差一点的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希望有一天,家长会对孩子说,你到网吧里学习吧,这样我们的教育就会发展到比较理想的状态。 网友:因为现代化这种高科技手段的完善与发展,使得传统书目及传统阅读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请问赵老师,您是怎样看待二者的关系的? 赵丽宏:刚才朱永新谈了网络的重要性和网络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我觉得非常对。但是我觉得,网络其实只是一种手段,中国的教育根本的问题还是教育体制的问题,还有是要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事业,网络可以作为一种补充。中国现行的校阅体制不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从事教师工作,这是非常可悲的,可能情况正在逐渐改善,因为这个问题在80年代初期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最好的人,最有水平的,智商最高的人不能成为教师,这些年一直呼吁提高教师的地位,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非常重要的就是经济地位,如果这三个地位都提高了,就能够把最优秀的人吸引到教师队伍中来,中国现在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师范学校、小学教师,包括大学的师范院校,并不能吸引最优秀的学生进入,这是非常可悲的。比如说法国,高等师范学校就可以吸引最优秀的学生,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将来有希望的话,应该让最优秀的人才进入进来。 朱永新讲的网络对传播知识,提高阅读是非常有作用的。曾经有人段言,网络文学将会代替传统文学,我是不太同意这种说法,这有点危言耸听,传统的阅读跟网络上的阅读还是不一样的,读一本世界名著,我拿着纸质媒体和网络上读是不一样的,两者还不能互相取代,但是网络上的文学确实很好,使原来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通过网络读一些文学,然后再读传统的文学,我是这样看的。 网友:一方面是学生在争着上大学,但是大学生毕业之后又存在着难找工作的现象,请问代表们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是不是要扩招?有没有具体的指标?本科生找工作这么难,国家有没有新的举措? 朱永新:从扩招来说,很大的程度上不仅仅是拉动了消费,同时也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了一批人才,我觉得扩招的积极面应该充分的肯定。但是我们过去大学生就业的观念有很大的问题,大家都以为,如果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由我们的组织人事部门安排一个岗位,那当然是不错了,但是我觉得,应该冲破这样的观念,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第一是确立创业的概念。我们不能培养所有的学生都占领一个一个的就业岗位,更重要的是他们创造就业岗位,比尔·盖茨大学还没有毕业,就创造了数以几十万计的就业岗位,我们新浪的姜丰年,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怎么样创造就业岗位是必须面临的问题,大学里怎样开创业的课程,怎么样激发学生创业的激情。 第二个概念,大学生做什么?不可能都做公务员,也不可能都做白领。因此,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除了自己创业以外,社会三百六十行,每一行都有用武之地。一方面是人才紧缺,另一方面又是人才过剩,实际上我们国家面临着人才紧缺和人才过剩的矛盾,这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 我们苏州每年都需要几十万的就业岗位,我们很多人才都要跨地区、跨省份甚至于跨国界去招聘,如果我们的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上能够加强外语的学习,有一口流利的外语,加强计算机的能力,加强某一门技能和技术的训练,比如在苏州,我们现在要一个模具工,工资远远超过一个博士生,我们能不能发现社会急需的领域?大学生能不能了解社会的动态,修炼自己、磨炼自己,去适应社会,这是一个多方面的问题。看这个问题应该辩证地来看,总体上来说,如果说接受高等教育,跟印度相比,我们的比例比印度还差一些,我觉得还是有发展的空间,包括研究生的扩招,也还是没有问题的,从人才的结构来说,我觉得也没有问题,这么一个快速成长的社会。 同时更重要的是,现在大家都集中在大城市,真正的边远地区有多少大学生?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国家怎么样加大对边远地区的投入,比如说教师,据我所知,贫困地区,教师不达标,或者说缺教师的情况非常严重,但是又留不住教师,如果国家财政能保证,大学生就会往那些地方流,也会带动那些地方的经济发展,关键是我们不能简单被这些数据所困惑,我们应该分析结构性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周洪宇:我很同意朱永新的观点,不过我觉得,除了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以外,家长和用人的单位也要转变用人的观念。家长来说,长期以来,认为读书读得越多,就业的机会可能就越大,但实际上没有考虑到我们的社会是分层面的,特别是产业,有不同的产业,需要的人是不一样的。另外是就业单位,从总体上来说是需要的,可能就某一个单位来说不需要。还要考虑到他需要什么样的人,我在武汉市教育局最近在搞高校资源的重组,走了几家合资企业,长飞、武汉安凯,他们老总跟我说,去年他们录了400个大学生,本科的,干了一年,分别走了100多,他们很希望进合资企业,但是给他们提供的职位就是普通工人的职位,按照他们受的教育的学历来说,必须给他们高工资,所以都流失了,现在十分需要发展的是培养高技术人才。除了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以外,高等学校内部的结构和层次进行改革,不是简单的高等教育要扩招,而是里面的某一些结构,某些方面需要发展,特别是高等技术方面,从发达国家发展情况看,德国、日本到现在还是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给国家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黄晓浪:在德国的情况,他们在市场上受欢迎的人不是所谓大学本科出来的,而是那种专科大学,这种大学的特征是什么呢?就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学的是每个企业,每个机构急需的人才。我们中国高校的培养方向受到中国传统的影响,往高精尖走,理论化,和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有极大的脱节,要通过改进引导学生和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业、学科的选择。 另一方面,从学生本人家长的角度,有时候孩子找不到合适的岗位,是由于他在选择大学学什么专业的时候就已经走错了路,带着一种不是很切实际的愿望,一种理想,选择了某一个专业,等他进入到社会的时候,发现情况不是那样,于是一个好端端的经过几十年培养的人才成了失业者,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想想办法。 为什么现在选择专业和职业容易出偏差?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对社会太缺乏了解,进入大学之前,或者大学毕业之后,都没有在工厂呆过,没有在机构干过,没有在社会上闯过,他不知道社会上有多少行业,有多少种类的职业,哪些东西是符合我的个性,符合我的理想,哪些东西可以把我的理想和现实嫁接起来,没有这样的概念。凭着毫无根据的想法和幼稚的想法来选择就业,肯定是要出问题的。 作为政协委员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在高中毕业之后,上大学之前,进行半年的或者一年的兵役或者民役,让他了解即将投入的社会是什么样的面貌,对他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有好处,也可能有助于这些人定位。 朱永新:我们还没有从大学本身找原因,大学教育我觉得也是有问题的,特别是它的机制,我们绝大部分的大学都是政府办的,都是公立大学,没有很大的压力,没有主动或者说没有强烈的主动去迎接市场,主动地去改革的机制,所以这次我提出一个提案,已经正式提出了,关于部分大学转制的提案,我提出我们国家要拿出相当部分的大学转制,变成民营的,变成股份制的,然后推向市场。 这有两大好处,第一大学的机制更加灵活,第二可以腾出相当的经费给义务教育,给中小学,全国办大学教育的基础上,我们国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江苏六十几所大学,转制转三十所,没有问题,就有三十个亿了,三十个亿投入中小学,中小学的发展会有更崭新的面貌。国家也是这样,教育部那么多的大学,能不能进行转制?转制以后我们才能培养出北大、清华的对手,才能在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上出现真正有活力的大学,我认为,一个民营的大学,他就会考虑怎么样帮助学生。无论是翻译学院也好,外事学院也好,他们的学生受欢迎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我们很多公办的大学,它有灵活的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最好的服务,这样才能招到学生,所以就业问题的背后,实际上有大学培养机制问题在里面。 网友:高考为什么要给农村独生子女加分呢?对我们非农村独生子女太不公平了。 朱永新:没听说有这样的政策,少数民族、海外侨胞有加分,农村独生子女好象还没有,那可能是地方的土法规。 周洪宇:我们现在注重了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但是对于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支边的子女没有加分,希望教育部门认真考虑。 网友:赵老师您好,我是聋校的教师,刚教了你写的课文《为你打开一扇门》。我的学生曾经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师范学校的大门不向他们敞开。你怎么看这样的现象? 朱永新:我们网站有一个特教论坛,我们把聋哑人单独组成一个学校,没有回归主流社会,国际的潮流他是跟正常人一起学习,生活的群体是孤立的,回到主流社会之后就很难适应,而他学习和生活的本来就是现实的场景,这对他有很大的好处,为什么很多大学没有办法收?因为他没有老师啊,普通的中学和大学没有这方面的师资,没有这样的教材,都集中在聋哑人特殊的学校里去。这次我也带来一个提案,为特殊教育呼吁的提案,希望加强对聋人教育的研究,加强对聋人教育的服务。比如说社会上的字幕工程,很多聋哑人看电视享受不到正常人看电视的乐趣,如果字幕工程普遍了,他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看电视。我们很少让正常人学手语,但是在法德国家,正常人学手语非常普遍,他们也可以从事很多领域,比如说我们今天的速记员,都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完全没有问题,这就涉及到一个教育体制的问题,我觉得对他们是不公的。 我们有一个网友唐无欢,同济大学的一个博士,他是聋哑人,他觉得自己完全跟正常人一样,他也准备带博士、带硕士,他是一个江西人,他们的潜能,他们学习的能力,远远没有被我们所重视,我们只不过是用我们正常人的标准区看待他们,因此他们很多的才华就被掩盖了。 周洪宇:这个地方应该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对于一些信心比较强的,可以让他进入正常班学习,目前有一些地方也是这样做的,当然国外把这些聋人放到正常班里面,混在一起,叫做全纳教育,全部纳入正常班的学习,这就需要资源,像刚才朱老师说的,教师、设备、教材,目前我们在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当然,体制上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需要我们今后在这些方面做一些努力。
周洪宇:对于整个残疾人的生存空间都应该给予更大的重视,我们国家现在有12.84亿人,有6000多万残疾人,占整个人口的5%,涉及到两到三亿的家庭,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是我们社会的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我们不仅要从教育方面,而且要从生存环境方面提供条件,比如说要给盲人修盲道,过街的音响设施,低位的公用电话,专用的厕所和专用的标志,这是在发达国家里面是较普遍的。我早些年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学校里给残疾人的设施非常齐全,很完善,当年这个学校,朱教授知道,哥伦比亚大学是国际上很有名气的教育重址,过去是一个台阶,现在旁边又修了一个坡道,这方面都给了残疾人很好的条件,希望政府和社会各界还要再做一些努力。 网友:非常谢谢代表和委员们为特殊教育和弱势群体的呼吁!非常感谢! 网友:现在大学不履行承诺,甚至规定违法的规章建筑,增加学生的义务,而学生在校期间又是根本没有能力和学校对抗的,你们觉得以后这种问题的解决方向是什么? 周洪宇:学生可以集体聘请律师打官司,保护自己的权利。 网友:请问代表们,你们觉得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现状如何解决? 黄晓浪:首先是需要科学决策的问题,我们现在还是用行政的手法解决教育科学的问题,做一个决定,下达一个什么通知,然后就这么做了,究竟这个东西的设置是否科学,符不符合这个社会,符不符合将来的发展,没有进行很好的市场调查和认证,首先要把这种行政决策用科学的论证来取代它。 朱永新:这跟机制也有关系,因为是政府拨款,开什么专业他无所谓,学校之间的竞争也不是很激烈。 赵丽宏:这也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加强,这是解决就业非常好的渠道。 周洪宇:一方面要扩招,另一方面,国家要对教育的结构进行调整,同时教育部门,包括学校内部也要对学校的办学机制,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方法进行改革,要面向社会,面向实际,而不是面对政府主管的部门,更多的是从学生的发展未来的前途考虑。 网友:感觉现在高校录取在地域方面的限制比较严重,可以说是有一些歧视的感觉在里面,请问代表们,以后这方面是不是得到一些改观? 朱永新:我相信肯定会改观,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表现。但是中国这么大的地方,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做一些照顾也是应该的,有助于这些地方人才的培养,但是对于发达的城市降分是不太公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以后这个城市自己办的大学,用这个城市纳税人的钱办的大学可以对这个城市的人降分,如果是国家经费办的,就不允许,首都师范大学招北京人,就可以降分,江苏大学办的大学,可以给江苏人降分,谁投资谁可以降分。 周洪宇:麻省在波士顿市,不是对市民的子女进行照顾,他要进行世界一流的大学,必须保持高水准的录取率,波士顿的大学,可以对本市的子女进行照顾。北大和青华,如果想办成世界一流的大学,就不能只面对北京地区的学生,招的比例就不能过大,这是他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起码的一个条件。 网友:请黄老师谈一下在个别国立大学面临招生困难的情况下,私立学校应该怎么样改变现状和生存发展?朱老师,国家现在对私立学校有哪些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私立学校办学? 黄晓浪:国立大学出现招生困难,这是一件好事,这就意味着市场正在选择学校,不是由学校决定这个市场,也意味着这些没有充足生源的学校偏离了社会的需求,找不到顾客了,这个潮流应该来得更猛烈,通过这样潮流的形成,迫使我们的高教在办学的方向上进行比较大的力度的改革。 民办教育正好在这么一种国办学校和社会脱节的情况下找到了生存的空间,这个空间应该由他们填补。同时,他们填补进来以后,还带进了一种新的机制,这种机制刚才几位专家都提到,它能够带动公办学校、国办学校的改革,这时候,如果是民办学校发展起来,一方面能够补充,第二个,能够改观我们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的结构,所以这方面,社会应该欢迎,应该扶植民办教育的发展。 朱永新:刚才讲的私立学校或者是民办教育的发展问题,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以后,创造了比较好的法律环境,但是还没有进入具体化,还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贯彻这个法律的条例或者是规定。民办教育目前的发展遇到两个最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假民办,因为现在很多公办民助、民办公助,还有大学办的二级学院,打着民办学校的旗号,用比民办学校相对低廉一点的价格,用公办的资源和民办教育竞争,所以有一些省民办大学招不到学生,都跑到一些大学的二级学院去了,很多省市,名校办民校的比较多,很多中小学都办了自己的民办学校,因此他们都应该解决他们的身份问题,应该彻底脱钩,要么是民办,要么是公办,不可能既公办又民办,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民办教育发展的春天是不会来临的,这是民办学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民办学校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很多民办学校,从法人的地位上,办学的主体上,文件是不下达的,考评是不参与的,教师评职称是没有办法进行的,应该学校法人化,以后所有的学校法人同样的地位,所有的文件发到所有的学校,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民办学校的主要矛盾就可以解决了。 网友:教师的数量似乎不能与高校的扩招相结合,怎么解决?有一些教师本身是不适合做一线教师的,但是由于缺少授课教师,也只能让其授课,这样办学的质量是很难保证的。 周洪宇:高校的扩招确实对教师的质量提出了很严峻的挑战,教师的总量只有那么多,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在增加,这里面就有矛盾。把过去比作一杯浓茶的话,现在加了很多水,稀释了,一方面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提高他现有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就是尽快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教师。 黄晓浪:大学的教师,跟中小学教师还不一样,我们中国的大学教师里面,来源太纯粹了。大学里面,一个青少年受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基础知识的积累,这时候他学会思考,学会研究,学会创造,如果新的这一代人必须学会这些的话,我们的老师就应该具备这种素质,这种素质不是说你学了某一个学科就能到的,社会上还存在着另外一些群体,这些人不是科班出来的,但是他们具有非常杰出的智慧,丰富的经验,很强的创造性,这种人才,比如说企业里面,有那么一些企业家,这些人能不能引进到高等教育里面来,让他们成为教授,如果能把他们引进来,那我们中国高等学校的老师第一是队伍扩大了,结构在发生变化,本身的知识结构在发生变化,他们对学生的引导也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是一石多鸟。 朱永新:国外有现成的做法,日本大学就非常情实师,请社会上一些贤能到大学里,就他们自己擅长的领域讲课。而且整个大学教师的素质也是良莠不齐,我们“教育在线”上,我们优秀的网友的水准很多都超过了大学老师,我们大学老师学过的课程根本没有在中小学做过老师,让他们研究教育,可能还不如在中小学一线有丰富经验的人,因此过去很多大学的老师,中小学和大学的老师是不能互动的,我觉得很多非常好的中小学老师完全可以到大学里做教授,很多大学老师也应该到中小学做讲座,这样既可以提升中小学,又可以提升大学。 周洪宇:师范院校的老师,除了要更多地聘用在一线的优秀教师以外,高校教师还可以大量地反聘一些虽然到了退休年龄、身体还好,教育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把这批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对我们办好高等教育也是很有帮助的。 网友:请问到场的嘉宾,目前教育官员选拔、任命以及罢免的情况,以及这次会议对保证德才兼备的教师运用到教育官员的位置上是否有新的提议?尤其是基础教育部分。 周洪宇:这个好象没有。 黄晓浪:但是教师可以去考,考上公务员就可以。 朱永新:一般教师不允许考公务员。 黄晓浪:三年之内要完成教师制度的改革,这个如果实现的话,可能就整个火起来了。 周洪宇:现在是教师的待遇提高很多了,他不愿意考公务员,如果有一些学校愿意聘请他做教师的话,他愿意在教育战线上工作,这跟过去是有很大的区别了。 网友:关于基础教育的问题,想听听委员们的建议。 朱永新:我这次提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建议,另一个是义务教育发展的建议。最重要的保障,第一是基础教育必须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房屋、设备、设施;第二是基本的教师素质,不能出现美丽的大脚里面那样的教师,尽管有强烈的事业心,但是教育水平太低。应该建立一个国家教育基准,所有的学校,要么不建,要建就必须达到什么标准,有多少房屋,有多少平方,有什么基本的设施,很多国家都有这样的标准。城里跟乡下都是一样的,现在我们城里豪华的到几个亿,农村里面,简陋到几千块钱几万块钱就建一个很差的房子,国家应该建立这样的标准。 教师也是这样,你在基础教育做教师,必须达到什么水平,师范就是师范,不到师范的就不得进教师队伍,如果没有,就在全国范围内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国家来保障。 现在我们是地域中心的保障,县级财政为主,但是很多贫困县不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甚至于再上一个层次,县上的市也无法解决,因此就必须省统筹,省统筹解决不了,就必须国家解决,中央政府怎么样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现在的转移支付是有,但是是财政的转移支付,没有教育专项的转移支付,我建议用教育专项的转移支付,所有的教师工资,所有的房屋全部解决,包括学生的学费,学生的课本,国家的财政全部保障,这样中国的基础教育问题可以基本解决。在办教育的前提下,一个是国家大学转制,民间资本,银行的存款有将近700亿,民间资本释放量很大,让他们投资教育,而且我们高等教育的收费已经差不多跟市场接轨了,如果这样做了以后,尽快抽出经费,解决中国基础教育的问题,本届政府应该下最大的力气推进我们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赵丽宏:如果中国还有教师发不出工资,我觉得这是政府的职责,再穷的地方,政府还得运转,说不定还有人用国家的钱在喝酒吃饭,花很多的钱,我想,如果那个地方教师发不出工资,当地的政府是有责任的,管教育的官员就不称职,这是政府的耻辱。 周洪宇:最重要的是费改税后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要改变的问题,从费改税的初衷来说,是减轻农民的负担,从实施的情况,农民的负担是减负了,但是直接冲击的是农村的基础教育。过去的农村基础教育里面,除了政府的财政拨款以外,农民还可以收教育的附加费,现在取消了,农村的义务教育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前几天陪着我们省里的副省长到湖北农村的几个中小学调查,发现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条件非常差。因此我们现在要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长期以来我们教育的投入是有问题的,第一个就是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总量过少,从我们基础教育的情况来看,基础教育的学生将近两亿,义务教育这一块是将近两个亿,学生占各级学生的78%,但是我们各种投入只占50%左右,从来没有超过60%,一个78%的学生投入只给50%多,所以这个投入是有问题的。 第二是分摊的结构也不合理,所以我想,从中央、省、市、地、县以上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只占整个农村教育的22%,78%都是县以下,就是乡、村这一级,包括农民的集资,各种各样的收费。我刚才说了,费改税以后,这一块少了,实行的是一费制,国家是有标准的,但是现在下面不能收费,上面的钱又没有到位,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真空,所以现在我们急需加大中央、省、市对这一块明确的比例,就是刚才朱教授说的,要掌握他究竟需要多少,明确给他的比例。 还有一个不平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全国学校的危房85%以上的都是农村的,城市里面很少,但是这一块的投入呢?危房改造的经费呢?城市的比较多,农村的比较少,所以我觉得现在必须改变这三个不平衡、不合理的现象。 赵丽宏:要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 网友:请问嘉宾,督导机构是否会真正成为行政机构?教育督导机构究竟应该如何定性?是否可以管住目前的教育机构? 朱永新:尽管挂在政府的名下,往往依靠的还是教育行政部门,真正要管到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应该鼓励民间的教育督导机构的产生,教育评估机构的产生,第二是让教育督导部门能够真正的不再归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让它有相对的独立性,至少跟教育行政部门是并行的教育机构,不再由教育部门去实际上管理它,当然它就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网友:有没有可能发行教育彩票支持教育经费不足的可能性? 周洪宇:这个问题多年前就有人提倡了,发行教育彩票,成立教育银行,但是一直没有实现,我现在想呼吁的是,我们的有关部门要对这些议案,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提案议案,很早就提倡的东西给予回答,给予解释。 黄晓浪:这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了,哪个行业都很快,很快决策,马上实施,唯独涉及到教育,就慎而又慎,慢而有慢,很多想法没有及时地转变成决策,所以相比之下是比较滞后的。 朱永新:不必直接发行教育彩票,从现在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里面提取一些钱分给教育就可以了,老百姓的钱就这么多,没有那么多的钱买这个彩票,那个彩票,可以增加体育彩票的内容、项目,然后在体育和福利彩票里面提取一定的比例,定向用于基础教育,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网友:请问嘉宾,怎么看待学校里开设快慢班的现象? 黄晓浪:这个由几个层面上看这个问题,一个是从教育的公平性,平等权利的角度来看,搞快慢班是不好的,但是从教育的实效性,培养人才的意义,分快慢班是符合教学,叫分成教学。小学没有这么做,孩子们还没有定性,就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很差的学生,知识能力上的差距都是比较有限的,仍然可以让他们同在一个班培养下去,同在一个班有好处。一旦进入到了要进行选拔性考试,比如说中考、高考,于是这个问题就出现了,首先是社会、家长、孩子对这方面的需求,第二,我们也确确实实既要搞大众教育,也要培养精英,这是一个现实,我们不能纯粹用一种理念,一种理想取代这个现实。西方很多国家分流更早,比如说德国,在小学四年级就基本分流,到了小学六年级就彻底分流,把孩子分成三档,就存在着一直有争议的问题,公平的问题,但是德国的教育制度就正因为这样的分流,取得非常高的教育效益,往高层次的研究人才培养的时候,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培养了,是非常经济的,高效的教育方式。 朱永新:分流是一回事,但是分流的同时要建立交,这个地方可以分流了,到下一个节点还可以回来,现在就是缺少回来的问题,封闭型的分流是有害的,如果是开放性的分流和立交式的分流是有好处的。 赵丽宏:对孩子的成长会有一些影响,在低班里面,可能觉得自己智商不是很高,其实不是这样的,有一些学习不好的孩子,其实智商非常高,所以不能让孩子的人格受到影响。 网友:请问嘉宾,怎么样可以有效地监督高校的资金运用?对高校的腐败现象有什么看法? 周洪宇:我虽然在市教育局工作,也在高校里工作,高校在资金方面确实有一定的问题,第一要建立监督机制,学校内部的监督机制要完善,第二是国家拨款的部门,要加强监管,比如说各种各样的专项资助,各种各样科研经费的使用。另外,要大力培育社会上的、民间的中介组织,通过中介组织加强监管。当然,这个监管还分党的问题,法律的问题,方方面面的监管,只有各方面都加大监管,从内部到外部形成一个监管的、完整的体系,高校资金的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比较好的解决。 朱永新:前几年西方提出来用企业精神改造政府,用企业精神改造学校同样是一个课题,在学校内部,怎么样引进一些市场的机制,竞争的观念,特别是严格的管理,这一点非常重要,变校长一个人说了算为民主决策,这都会对你刚才讲的问题有所改观。 网友:在国外好的大学里面,校长都是拉赞助的,而不做其他的事情,这样就能解决经费问题,我国是不是也可以考虑这样实行呢? 周洪宇:我们国家对大学校长的要求,是首先是一个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个教育家,可能再其次才是一个经营者。而西方,他首先是一个经营者,经营者的观念非常强,他的任务第一个就是拉赞助,第二个就是挖教师,互相是有关联的。比如说哥伦比亚大学,它的校长每年对自己提出的任务,我每年要拉到多少钱的经费,就要到企业去拉,特别是到校友那里去拉,他有目标管理的,如果拉不到,他就要辞职。他拉到之后怎么办呢?他每天都要去看,去了解,哪些学校有好的教授,他在拉教授的时候可以说是不择手段的,他每天花很多时间就是在飞机上面、咖啡馆里面和那些名教授谈天,有一些事例说明,正是因为校长会拉教师,往往改变了一个学校的地位。美国有一所学校,匹斯堡大学,科学方面有一个教授水平很高,但是一个而已,耶鲁大学,有一批很好的教师,但是在全美排第三,匹斯堡大学的教授水平高,排名第一。耶鲁大学就要挖匹斯堡大学的教授,我给你很好的待遇,工资比匹斯堡大学高一倍,匹斯堡大学知道之后,就返过来写信给耶鲁大学的教授,我刚才请示我们的校长了,说建议你们干脆到我们匹斯堡大学来,结果确实如此,匹斯堡大学的校长把耶鲁大学的教授和几个有前途的青年教授都挖过去了,杂志也挖过去了,第二年,在这个领域的排名,耶鲁大学由前三名,最后掉到前五十名以外,说明校长在挖教授方面,找经费方面,功不可没。 网友:现在高校的收费很高,让很多家庭都已经承受不了了,不知道嘉宾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朱永新:世界各个国家,高校收费总体上来说,还是偏高的,但是我们关键是怎么样建立起一个让贫困的生活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制,第一是政府的奖代学金的机制,凡是到苏州来读书的孩子,我们保证他能上得起学,我们跟银行建立一个担保金,所有的收费都可以贷款,贷款以后你来还,如果这个学生万一有什么特殊的情况还不了,我们的政府、银行和学校三家共同帮学生还,这样就不存在收费高还是低一点的问题,因为他工作几年以后,可以逐步地还掉这个贷款,对于特别贫困的家庭,学费的20%都用于做这方面的工作,所以这个问题可以解决的。 周洪宇:对于高等教育,我们有奖学金、助学金等等,现在有一个空档,高中阶段的教育,也是非义务教育,可是对于这贫困的学生怎么办?国家应该尽快建立一个贫困生资助的体系,我也带来这方面的建议。 朱永新:既然是非义务教育,也是可以效仿高校,但是地方政府的作用更重一些。 主持人:时间过得很快,今天的聊天已经接近尾声了。最后请四位嘉宾做一个总结性的发言。 赵丽宏:对于中国的教育,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但是需要时间,而且通向美好和辉煌的目标的过程是非常曲折和艰难的,我是这样看的。 周洪宇:希望我们中国的教育一切为了中国的学生,为了中国学生的一切。 朱永新:我觉得我们一个中华民族的竞争力,中华民族未来的明天,就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所以为了明天,我们必须全党全社会大家一起来重视教育。 黄晓浪:中国现在处于国际大竞争的氛围之中,中国必须抓住这个时机,快速发展,这里面就意味着中国的教育要快速发展。但这些年,我们教育发展的速度偏慢,在这里再提这么一句,如果中国教育的速度仍然是这些年的速度发展的话,很可能因为教育的滞后影响我们整个国家的发展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主持人:再次感谢四位老师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和广大网友就教育热点话题畅谈,我们也非常感谢今天积极参与问答的各位网友,聊天活动到此结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