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值高签约率低 北京生源毕业生别挑花眼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4/01 13:28 北京人才市场报 | ||
4月,正是毕业生求职签约的高峰期,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也有些学生并不急着找工作,他们既非名校毕业,也非热门专业,而是北京生源毕业生。 在最近的一次招聘会现场,记者发现一群正在说笑的学生,他们漫不经心的神态与整个会场的紧张不甚协调,经询问才知这是一拨北京学生。“你们找到工作了吗?”记者问道。“没有。”他们边笑边答。“着急吗?”“急也没有用。”其实从他们的表情也能看出他 一位北京学生对记者说,宿舍里3个没签约的,都是北京的。“大家没事儿也来招聘会转转。有合适的就签呗。不过这事儿还得靠我爸,他说帮我找。” 在毕业生群体中,北京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缺少经济压力是他们不急于找工作的首要原因。不少学生找不到工作就先“漂着”,由父母养着,这在他们及他们的父母看来都是理所当然。 “表面看来他们挺洒脱,其实是缺乏责任感。”一位外地学生一针见血地说。 北京学生签约率低的另一原因是,期望值降不下来。他们对收入待遇的看重大大超出外地学生。 招聘会上一对男女学生手拉手地转悠。打扮入时的女生,是某校文秘专业的大专生,她向记者说:“怎么也不能低于2000吧。我的同学没考上大学的现在都挣3、4千,拿1000多跌面子。”虚荣心、攀比心理使他们宁可不工作也不能掉价。 不少单位反映北京学生缺乏吃苦精神。择业时,他们更多考虑的不是如何锻炼自己,发展自己,而是怎么过得舒服。离家远近、加不加班,经常成为他们择业时的决定性因素。记者在高职毕业生双选会上看到一名北京学生在一家单位前犹豫再三,念叨着:“4点到10点上班,怎么上呀。”然后转身离去。 一家明确招聘非北京生源的单位经理说:“北京学生不踏实,也不能吃苦,这点外地学生要强得多。” 的确,许多北京学生在择业时非常小心地避免吃苦的职业。一位高校教师说,这些北京孩子从小就没吃过苦,其实吃苦也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本报记者徐建雪)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