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才”--“自主招生”院校向你招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4/14 17:22 《高校招生》 | ||
策划、执行/本刊记者 马毅 背景: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是在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为高校选拔人才,把素质教育推向深入的重要工程。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建立以全国统考录取为主,与多元化考试评价和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考招生模式。自主招生这种新机制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 名词解释:自主招生是指经教育部批准试点的高校,可以不受1:1.2调档比例限制,自主确定在同批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上的调档比例和要求,择优录取经过申请、推荐、公示、测试、审批等环节的具有特殊才能的考生。招生人数控制在试点高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以内,并作为“预留计划”的一部分在招生来源计划之外由试点高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同时,由试点高校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试点高校须按照“严格程序、加强管理、接受监督”的原则,以及标准刚性化、程序规范化、招生办法规范化、录取结果公示化等要求,制订详细的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向社会公布。 2001年,经教育部批准,江苏省在高校自愿申报的基础上,选择了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尝试,社会反响强烈。一石激起千层浪,2002年,在上述三所高校实行自主招生的基础上,江苏省的南京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也加入了此行列。 今年,“大一统”的高校招生模式有望取得重大突破。1月底,“2003年部分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月下旬,教育部正式批准确定了22所自主招生录取的高校,这22所高校中,除了上述的6所高校外,还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重庆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尽管实行自主招生只有3个年头,但是,广大考生、家长及整个社会都极为关注:“实行自主招生目的何在?具体如何实施?通过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情况如何?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社会又是怎样看待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程采访了江苏省招办及该省开展自主招生的6所高校的招办负责人、老师和学生。关于自主招生,他们似乎有说不尽的话题…… 一、为何实行“自主招生”? 江苏省招办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其目的在于:一是为了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逐步扩大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使高校真正成为独立办学的法人实体,充分行使自主办学权力,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多样化选拔人才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权;二是以招生录取为导向,推动中学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工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三是为了逐步克服以一次高考成绩定取舍的弊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江苏省的6所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从招生主管部门来看,加快了职能转换,使招生部门进一步确立了为院校服务、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同时建立和完善了自我监督机制。 从高校来说,拓宽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渠道,体现了“不以一次高考成绩论英雄”原则,对择优录取原则进行了新的诠释。南京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赵清说:“传统观念上,‘择优’只是择高分,谁的高考分数高谁就优秀,实质上,优秀应是全方位的,包括德智体全面发展。‘择优’应是在一定分数范围内,选拔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 “因此,高校实行自主招生,其意义不仅使高校扩大了招生自主权,有利于高校的人才选拔,而且它对高等教育改革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有着两年自主招生经历的东南大学的学生处副处长李和渝颇有感触地说。 对于中学来说,可促使中学端正办学思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哪些学生可以成为“自主招生”的幸运儿? 已进行过自主招生试点的6所高校依照自身特色,分别制订了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录取方案,但有较多的共同点。 首先,强调坚持按照德智体全面考核,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 其次,对平时学习成绩一贯优秀的考生,即使高考中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正常发挥,只要高考分数达到同批次省控分数线,由中学推荐,高校考核确认,也可择优破格录取。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自主招生方案中规定:江苏省具有保送资格的省重点中学考生,在高中阶段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经所在中学集体推荐;具有推荐资格的5%以上的重点中学的前40名,其他重点中学的前20名(由中学考前提供排名表),可列入自主招生对象,并加20分安排专业。 第三,强调考生个人的素质和才能。如经各校专家委员会认可的省级以上有关科技发明、文艺、体育及素质教育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考生,南京理工大学可加10分安排专业。南京大学把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有特长且获得省级以上证书,并经该校认可的考生作为自主招生对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高考单科成绩特别突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有一科不低于140分,或者综合分不低于280分,满足其相应专业志愿。此外,南大、东大、南理工、南航均明确要求,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奥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三等奖以上或获全国联赛(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省级赛区一等奖或者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竞赛一等奖的考生,可分别给予不同的加分优惠,如南京理工大学加30分安排专业或满足所获奖项的同类专业,而南航也可加15分安排专业。 另外,这些高校还有一些特别规定。如为减少因志愿问题而造成高分落榜的现象,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还承诺招收第一志愿未被录取而第二志愿填报该校的高分考生(高于校控线50-80分),使高分考生有了更多的被录取机会。南京大学对思想品行优秀,且具有见义勇为等行为的考生,可加5-10分选择专业。 在自主招生录取过程中,各校为严格录取程序,严肃招生纪律,均成立了招生领导小组以及由相关学科专家和纪检人员组成的专家委员会。 主要采取以下步骤:1.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确定自主招生录取方案,并纳入招生章程,通过新闻媒介、学校网站,或派招生宣传人员深入学校向社会广泛宣传。2.对申请自主招生的考生,要求第一志愿必须填报所申请的高校。先由本人亲自填写《自主招生推荐表》,由考生所在中学核对后交到高校,高校再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核和相应的文化考核。3.由高校的专家委员会确定符合自主录取条件的考生名单,并将这些考生名单通过新闻媒体或网络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如经举报不符合规定的,将取消入学资格。4.录取时,江苏省招办将省控线上考生档案全部投给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这些高校分别划定一条录取最低分数线,录取线上的考生严格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同时享有自主招生政策的加分安排专业。 三、高校:广纳贤才能者为先 两年来,各校制订的自主招生政策受到了社会、中学、考生及其家长的欢迎,对提高高校的办学层次和生源质量也起到了明显的成效。 2001年东南大学公布自主录取计划100人,经中学推荐332人,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107人,举报查实取消资格1人,实际录取106人,其中高考成绩达到东南大学录取线81人,达省本科第一批重点线24人;南京理工大学共招收224人,在江苏省录取平均分从2000年的594分提高到604分(2001年江苏省重点线540分,该校调档线576分)。 2002年这6所高校在院校录取分数线下、省控线上共完成自主录取计划896人,具体是:南京大学150名,东南大学135名,南京理工大学307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70名,河海大学100名,中国药科大学34名。 其中南航接受考生自主招生申请近400人,经过专家委员会认定,有264人符合该校自主招生条件,享受不同的待遇。在此264名考生中,第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被录取的人数有170名,有93人考分达到或超过该校录取线(587分),这些考生被正常录取;77人考分低于586分但超过省控线(552分),按照考生认定享受的政策而被录取;凡被录取的考生,均根据他们各自被认定享受的待遇加分选择专业。另有96名经过认定的考生,因第一志愿没有报考该校,或者低于省控线,还有的尽管享受加分待遇也没有达到该校录取分数线,而不被该校录取。河海大学实际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82人,其中学科竞赛获奖者14人,体育特长生30人。东南大学靠中学推荐430人,专家委员会审查通过164人,高考成绩达到该校录取线97人,达省本科第一批重点线38人,淘汰7人(文艺、体育特长生),举报查实取消资格1人。南京理工大学录取380名,使该校录取平均分提高11分。 据记者了解,去年南航自主招收的第二志愿填报该校的37名北大、清华落榜生,学得都很轻松,很多人在大学物理、数学等竞赛中获奖;文体特长生们也成为学校文化舞台的主力,提升了校园文化活动的档次。 四、存在瑕疵:认识未澄清制度尚待完善 在开展自主招生工作的过程中,各高校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部分考生对自主招生存在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认为这是高校想录取谁就录取谁,是自由招生,甚至以为这是走后门、拉关系的捷径。 自主招生制度需进一步完善。南航招办主任杜传锋告诉记者,由于自主招生无论政策内容还是操作办法,没有统一的要求,各高校各自为政,皆是依照自己的档次和生源等实际情况制订实施政策。各高校对于即便是同一奖项、同一名次的考生,所给予的政策待遇也不尽相同。有的考生在甲学校可以享受某种待遇,但在乙学校就不能享受同等待遇,这就带来不平衡和引出一些矛盾,让很多中学和学生难以理解,甚至引发高校与中学的尖锐冲突。 认定工作难度大。自主招生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对各类申请者的资格认定,既要做到让符合条件的考生享受待遇,更要防止有弄虚作假的考生蒙混过关,特别是对“名列前茅”类考生的认定,各校缺少权威的和一致性的评价标准。如南航把考生几次模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习成绩的标准,而南理工则把选定的中学近三年考生考试和每次模拟考试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认定标准。 弄虚作假现象偶有发生。很多中学受社会上诸多方面的压力和影响,伪造那些本未达到“平时成绩一贯优秀”的考生的纸质档案。南理工2002年就接到2起举报,该校随即派出调查组进行调查,经查举报情况完全属实,遂取消了被举报的7名考生的自主招生资格。据了解,这7名考生主要是学校出具虚假证明,将考生平时成绩提高,名次前移。另据了解,东南大学也有1名考生被举报,已被东大查实后取消其资格。 给高考带来较大冲击。尽管这些高校制订了许多有利于选拔人才的好举措,但南京一位中学校长分析说,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中小学很难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毕竟升学率对学校声誉的影响比其他方面都更为重要。在不久前举行的南京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一位家长道出了矛盾的心情:一方面心疼孩子,希望学校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另一方面,又担心孩子在高考中吃亏,希望学校抓紧应试教育。校长和家长的共识是,只要高考最终以分数决定录取的原则不变,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家长,都很难横下心来与应试教育彻底道别。 另外,因为实施“自主招生”的高校都是一些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高校,它们到中学对考生考试、测评,中学都会按照高校要求组织考生施行,一所高校的到来对中学的教学秩序没多大妨碍,但高校来得多了,中学的教学秩序势必会打乱。南京市一中学校长说:“倘若一所高校到学校来选人,我们欢迎,我们会尽力推荐好的学生。但多所高校都到学校来测试、考评,学校很难应付。况且,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模式、尺度又不尽相同,让我们有一种疲于应付之感。不用说学校的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干扰,给高考也带来了负面效应。” 随着2003年高考时间的提前,很多地方是考后填报志愿,对自主招生政策的执行有一定影响。有些平时成绩优异的考生,担心考场上发挥不好而勉强申请了某自主招生高校,到估分填报志愿时,也许发挥正常考得较为理想,可能不会选择原来申请“自主招生”的高校,转而投向自己理想中的高校了。“这将使实行自主招生的高校不能很好完成计划招生数,而高校为完成招生计划,不得不降分录取,导致自主招生的考生录取分数低于校控线的比例增大。”东南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李和渝有些担心。 此外,对于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那些超过校控线50-80分,第一志愿未填报而第二志愿填报了这些高校且已被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到大学后总有不同程度的“屈才感”,思想压力比较大,少数学生一度出现厌学情绪。 五、前景预示:风光映目春满园 从2000年江苏省3所高校的最初试点扩展到2003年的8个省、自治区的22所高校,是否预示着自主招生政策将大规模地施行? 江苏省高校招生办公室主任丁金陵说:“实行自主招生录取,实际上是把充分的选择权还给了学校,也给了学有所长、身有特长、高考失常的考生更多的入学机会。也打破了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使录取的标准和手段更加多元化。这几年,高校录取自主权扩大,很多人担心会引起高校内的不正之风,甚至会波及整个招生事业,但我们用严格而有效的管理确保了自主录取的进行。首先高校变成权责合一的录取主体后,他们认识到录取过程跟录取结果的公平公正性都成为社会评判学校办学质量、办学信誉进而影响学校生源状况的重要标尺,考生与招生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弱化了,考生与学校成了利益双方。所以高校在自主录取过程中更加谨慎、更加严格、更加规范、更加细致,把学校的诚信放在首位。他们不仅成立了相应的招生委员会全盘领导、集体决策录取工作,而且将录取过程及结果完全向社会公开,让社会监督。近两年来,每年都有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媒体公示后被揭发而取消资格的。其次我们向社会广为宣传,监督参加自主录取的高校是否严格按照向社会公布的自主方案组织录取。在招生录取上,调动社会各方面进行监督的管理模式比招办实行单一的行政管理的模式要有效得多。”可见,教育界很多有识之士对自主招生这种高校创新式的录取方式是绝对认可并极力赞成全面推行的,针对在“自主招生”录取中出现的问题,有着自主招生经验的高校招办负责人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谈了一些解决办法和完善措施。 南京大学学生处副处长赵清说:“对自主招生政策还要作适当的调整,要逐渐弥补过去的漏洞,使这项政策更加规范并有较强的可行性。以前把自主招生对象定位于特高、特优、特长,而那些平时学习成绩不太拔尖又没能在各种竞赛中获奖但综合素质较高的所谓的‘另类’学生,以及那些热衷于‘冷门’专业但高考时未必能达到省控线的特殊人才,如喜爱天文和考古的学生,可以让这些群体享受自主招生政策。也就是把自主招生的对象适当扩大,以便能录取更多更优秀的学生。” 河海大学招办负责人也谈了一些想法:加强宣传力度,要让全社会特别是中学、考生、家长理解、支持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它并不等于高校可以随意招生,而是一种相对的、有条件的自主;中学、考生要讲求诚信,中学应实事求是地提供“自主招生”对象的纸质档案。 “现阶段的自主招生实际上是自主录取,整个录取程序和原则是按照学校自身特点来制订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招生应该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来确定自主对象。”南京理工大学招办宗文干主任这样诠释“自主招生”。他认为几所高校联合,以自主招生名义对某省或某个地区采取同一种评价或考核体系,可以打破高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建立和完善考评体系和自主招生程序并严格把关,既可保障生源质量,也可杜绝制假、造假等现象,增加自主招生的透明度;对招收进来的学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跟踪调查,有目的性地加以教育和培养,使他们更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那么,自主招生的直接受益人——学生及其老师、家长们又是怎样看待这项政策的呢? 从南京金陵中学毕业现在东南大学学习的王路,在谈到对这项政策的理解时发表了一通颇为“实在”的见解:“申请自主招生时,很多同学主要考虑到东大有分数照顾,可以加分到理想的专业。我的高考成绩可以上清华,但不一定能读到自己理想的专业。在力求稳妥的前提下,我选择了这条‘取巧’的路,读了一个自己喜爱的专业。” 受益于自主招生的南大2002级化学专业的刘伟,对他享受的优惠政策津津乐道。他说,如果以他高考的成绩,根本上不了南大,但依照与南大签定的协议,他有20分的加分“优惠”,于是成了该校的一名学子。“真是幸运!老师和同学都替我高兴。是自主招生让我圆了南大梦。”说到这里,刘伟已是喜形于色。据统计,像刘伟这样没上校控线而受自主招生眷顾的不乏其人,2002年南航有77人、东大有38人……南京一中一位正读高三的同学对“自主招生”侃侃而谈:“在高二时就听说了南大、东大、南航等高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凡是被认定平时学习成绩优秀、学有所长、有特殊才能、见义勇为的学生,只要高考成绩上了江苏省重点线,就有机会上这些高校。现在感觉高考压力不像原来那样大了,老师、同学都很轻松面对接下来的高考。”看着记者一脸迷惘,他笑着说:“我们班好些同学都可以申请自主招生,不必上校控线就可以读这些名校,还可以选专业,没想到我们有这样的好机会!” 儿子就读于武汉某中学高三的王女士说,因为自主招生可以让学校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的特长培养,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这与未来的人才需求接轨。我们当家长的自然是极力拥护。 成都七中的刘老师认为,自主招生政策的推行,可以使中学教学压力得到缓解,让老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同时,对于一些体育、文艺和组织能力强但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这项政策也许是他们能上名校的最好途径了。当年文学大师钱钟书考北大时,数学成绩很差,但他可以凭文学特长进北大。自主招生就创造了这样的机会,让特长生有名校可上。“其实自主招生对注重中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大有裨益,它增加了考生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应在全国推广,而不只是在一省一市独立运作。”刘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看来,随着高考改革制度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对中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已是迫在眉睫。自主招生这个横空出世的新鲜事物,应该成为实施中学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虽然眼下人们对自主招生不免有着种种困惑,然而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却说:“只要真正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政策法规,自主招生定会有广阔的前景,这是大势所趋!” 是啊,新生事物的出现总会有前进中的曲折。我们不妨大胆预言:自主招生必定是今后高校招生改革的方向,是一条越走越宽的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