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哀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09/08 17:24 新浪教育 | |
作者:亦方(新浪网友) 先生去世已经多年了。 先生的离去成了我心中永远的痛。这不仅仅是因为我最后没能为老人家送行。 “先生”实际是一位女士;更确切地说,是一个老太太。因为她接我们的时候就已近花甲之年了。 “先生”是我们班上几个“文痞”死党私下里对她的称呼。因为我们景仰她,爱戴她。那时我们觉得她就是我们心目中的宋庆龄、何香凝。 先生出身资本之家。解放前是律师;解放后才转行到母校任教。 先生的执教生涯可谓历尽坎坷。 先是“反右”。在那个连“右派”都有指标的年代,先生自然以她一向的敢想敢讲而无可争议地占据了其中之一。做过律师的先生根本无法为自己辩护。她被下放到农村。教鞭换成了牧羊鞭。 而后是“文革”。这对本来成份就高又戴着“帽子”的先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期间先生只教过两个学生。她的两个没受过一天正规教育的儿子在恢复高考后的1977年双双考上了大学。后来一个是博士,一个是硕士。这也算是“有其母才有其子”吧。) 等到拨乱反正后重新走上讲台,先生已经年过半百了。 讲台和孩子们让先生焕发了青春。 先生的博大精深、机智幽默更加上她的律师口才,使得她的语文课成了最受同学欢迎的课时。课堂上总是欢声笑语不断。 在那些备受书本、试卷压迫的日子里,先生的语文课简直就是我们心灵的体育课! 记得当时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极端“阴盛阳衰”。排在前十名的是清一色的女生,以至其他老师一提到我们班就好象我们班压根儿没有男生。 但先生不这样看:“我倒觉得我们班的男生更优秀,其中有几个将来应该有出息。” 先生的依据大概就是她作文讲评的范文无一不是出自这几个“文痞”之手。 或许是“恰同学少年”的缘故吧,我们那个时候特别喜欢“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时也难免偏激;但先生说了,在高三这个非常时期还心存忧国忧民之念实属难能可贵。如果没过杠,先生肯定又要当堂推介;如果过了,先生也会在作文本上写一些“悄悄话”,阐明她的观点并指出正义或真理所在。 那时我们就想,先生真应该做回她的律师;而现在想来,在讲台上的先生又何尝不是律师!她代表着正义;她呵护着一代人的正义感。 最令我难忘的还是高考。 预考的作文是写一篇议论文。我针对当时社会上的某种弊端大做了一篇文章。 “我一看那风格就知道是你的。”先生事后告诉我,“虽然中间有争议,但阅卷的老师们最后还是给了你最高分。” “到了高考你可要注意。那是决定你命运的时候,你千万要谨慎。或许老师们打心眼里同意你的看法,但很难给你高分。”先生最后这样告诫我。 但这次我没有听先生的话。当年高考的作文是一个关于“树”的命题。我根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古训又把主题扯到了人才的培养与人才的使用这个问题上。一样的针砭时弊,一样的文风犀利。 万幸的是,我的语文再次得了高分,而且是全校第一! 但万万不幸的是,我落榜了,虽然手里还握着这么个“单项冠军”。 那段时间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我怕见人,甚至怕见光。老师、同学、亲朋好友都来安慰我。 先生的话恐怕是字数最少的:“我相信你一定会有出息。” 或许就是凭着先生这句话,后来我上了大学,又读了硕士,还混进了科研单位中的“国家队”。 人难免有不自信的时候;但一想起先生的那句话,我想不自信都不行。 这一年正值母校七十年校庆。考虑到资历和名望,校方决定由先生担任校庆活动的总策划。这对已过古稀之年的先生来说,既是荣誉,更是安慰。 先生太兴奋了。她觉得自己年轻了五十岁。她开始象二十岁的人一样工作。 然而不仅是她自己,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很多人都未曾想到,先生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却没有一颗年轻的心脏。 先生的生命之钟偏偏在她的生命之花将要最后绽放的那一刻骤然停摆! 此时我正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施工现场。 我甚至未在第一时间得知噩耗。 …… 虽然没能为先生送上一个花圈,但挽联总算写在了心底: “纵有黑夜,您是烛光!” 文章版权归新浪网与文章作者共同拥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