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和帝国之后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3/25 14:09 新浪教育 | |
作者:何伟枫 有句话说: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读点历史大概都知道英国这个“第一个工业国家”是怎样成功的。缓慢而且从容。而现在,英国的所谓相对衰弱同样继承了这种气质“缓慢而且从容”。在时代的风口浪尖,有句话是不进则退,甚至缓慢的进步在对手的反差下,仍然是一种衰退。让位对于失败者来说当然是不愉快的。不过人们的痛苦往往会由于有 眼前的英国是繁华的盛世。 这种繁华不再是昔日“世界工场”的烟囱林立,电线交织;也不再是英国皇家海空军在世界各地的耀武扬威。人们渐渐习惯忘记这些。 我的导师说:“经济的使命是让人们幸福,而不是创造统计业绩。”他曾经问我们“香烟或坦克的生产必定比护士或小提琴手的供应更有用吗?”在这组故意挑选的对比下,答案只能是“否”,但我们也许可以更换对比的对象,情况显然会有所不同。那么是否某些活动比别的活动更有效?用李嘉图的话来回答,就是价值一英镑的波尔图葡萄酒等于价值一英镑的机纺棉布。在逻辑和本能之间,我们难以说不。 那么英国真的是没有衰弱了。英国人说为什么要那么重视棉纺、钢铁、化工之类的老产业呢?这些产业生产的是中间产品。我们重视消费工业。抛开那串宏观经济的统计数字,他们相信真实的生活。在我的心里一直想去反驳,在世界舞台,英国现今的力量主要来自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而非他的经济力量。当英镑还是英镑,而法郎、马克都成为欧元时,英国就是在向世界宣告她的不自信。当布莱尔与布什决定发兵伊拉克时,两者底气实有天与地的差别。这个世界对英国的印象是:这个国家在苦撑作为英国的形象,因为这是她最后一笔财富,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当其他国家开始发展高新产业的时候,英国的机遇并不亚于别国,或者比别国更好。但英国更多关注的是纯科学,而不是科学的应用。英国的教育并不着眼于兴办科技院校,而是让这种教育如野草一般自身自长,他们重视基础的东西,并非急功近利。这些优点在世俗的世界里便成为发展的绊脚石。还有英国高福利的保障,使许多英国人消磨了意志,领取救济金,甚至沦为乞丐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方式。帝国和帝国之后的反差,是英国所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在英国人心里,这种反差并不比我们这些外人强烈。在面对不平衡的境遇之下,英国人的传统让他们找到安身立命的位置感。那些诗人、作家和知识分子——那些为价值规定调子和吹吹唱唱的人——养成了人们对车间和写字楼的蔑视。其要害是超脱于物质之上的。所以英国的大学生拼命打工,攒钱只是为了出去旅游,除了这个似乎没有更高的追求。他们的生活目标很简单:适度地工作赚点钱然后享受。这样的心态实在让人很难与工业革命时期富有进取心的英国人联系起来。此一时,彼一时,让人有无限的感叹。 探讨国富国穷是一个太庞大的话题,却也是我辈心中念念不忘之事。“帝国和帝国之后”是中国人和英国人共同面对的境遇,“暮气横秋”这个形容词曾被用在晚清,而帝国之后的英国却找不到一个恰当的形容词,他们建立在太高的物质与文化基础之上,没有生死存亡的挑战,他们还会躺在前世的成就上,不会应战。 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在继续挣扎。 在欧洲大陆和美利坚之间,英伦三岛在找寻自己的位置。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帝国和帝国之后,永远让人关注。 未经作者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