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足迹印在拉脱维亚的雪地上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7/01 17:09 新浪教育 |
—— AIESEC2004年会随笔 郑子勤 厚厚的积雪使我想起中国的北方,高大的西洋建筑使我想起英国的街景,而两者的叠印是什么? ——那就是拉脱维亚首都里加的二月风光。 二次大战后的一天,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大街上,站着来自比利时、芬兰等国的七个学生,年轻的眼睛看着尚未愈合的战争创伤,问自己,如果我们更能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战争是否不容易爆发?如果我们让全世界的人都成为朋友,战争是否可以避免?他们构想着世界和平、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远景。 于是,AIESEC诞生了——一个独立的、非政治性的国际学生组织。它以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世界和平为宗旨,通过跨国学生交换项目,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今年二月,三个小时的空中旅程,我从伦敦来到波罗的海畔的大城市里加,参加AIESEC在拉托维亚举行的年会。 里加湾的冰海 时值二月,拉脱维亚还是冰封大地,我最厚的羽绒大衣在英国一直休眠,这时派上用场,走出户外,我用围巾、帽子、手套将自己裹了个严实。这是我从未见过的风光,宾馆外面就是高大的冷杉,二三十米高的树干直入云霄,漫天飘雪中,枝头常青叶在空中抹着绿意。 拉脱维亚的室友告诉我,圣诞树最早就起源于拉脱维亚的冷杉,五百年前,一个当地人马丁在里加的森林里散步,月光下的冷杉美丽异常,为了给孩子们再现这一景致,便把一棵小树带回家,并用蜡烛装饰它,第一棵圣诞树就这样诞生了。 “去看海,冰海!” 我兴奋地跟着朋友往海边跑,南中国长大的我,对海并不陌生,但没有机会与雪亲密接触,吸引我的是冰海。 我用了好一会儿工夫,才学会雪地行走。树木和房屋越来越少,终于,朋友说,我们已经站在大海上了。我这才发现脚下的雪不再松软,而是硬邦邦的,凸凹不平。一眼看去,大海是雪白的,雪天交接处,是一种冰蓝色。稍稍侧身,便能看到海边墨色的丛林,那不落叶的杉林竟不显得高大,乖乖地偎依在天的脚下,像群黛色的孩子。 爬上一个横在眼前的大雪坡,终于看到流动的海洋。我能感到水波的涌动,也许天太冷,海也有些瑟缩,起伏不大。在南中国的海滩上,柔软的沙子会随着每一次潮涨潮落从你脚丫子下溜走,而现在,我的脚下却是硬实不动的坚冰。在凛冽寒风的吹袭中,别有一番坚强与独立的味道。 AIESEC的味道 第一次面对这么多不同国家的年轻人,我睁大好奇的眼睛,渴望了解一切。会议丰富的内容让我品尝到AIESEC的多种味道。 有次会议讨论面对当今世界,我们如何行动的问题。之后幻灯片放映—— 非洲饥荒; 能源危急; 恐怖主义; 局部战争; 爱滋病泛滥; 经济危机; 贫富悬殊…… 这个表面繁荣的世界竟掩藏着如此多重危机。当二百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学生齐聚AIESEC大会,紧盯屏幕上跳动的画面时,那些曾经熟知的事实,在此刻,第一次强烈地撞击我心。这么多双眼睛同时聚焦,这么多颗心同被牵动,齐将目光投向世界上贫穷灾难的国家和那里的人民,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升起。 AIESEC的味道是甘苦并存的。 除了开会,活动也是相互沟通了解的渠道。 Role call是很有趣的,就是在正式学习前,各国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特色节目,怎么表演都行。爱莎尼亚(Estonia) 的出场最逗,所有人站成一排,先一起摸臀部,说ASS! 再碰着脚指头,喊TOE!接着扶着膝盖说,说KNEE!指着眼睛,叫,EYE!最后合在一块齐声念:ASTONIA!!! 巧妙利用谐音博得了满场掌声。 休息时也有各种游戏,一次是各国派一名代表上台,分别用自己国家的话说“干杯”和“我爱你”。冰岛女郎上台,大吼一声“干杯”,然后高举酒瓶仰头就喝,足足灌了半分钟,慌得主持人上去硬把酒瓶子抢下来。几位男士更猛,竟然一派梁山好汉的风采。而拉脱维亚和俄罗斯的代表又很绅士,用动听悦耳的祝酒歌代替“干杯”的吼叫。 比利时用三种语言进行爱情宣言,谁叫他们国家有法、德、荷三种语言呢?爱尔兰男士彬彬有礼地上前说,在我们的语言里,没有“我爱你”,只说“你在我心中”。然后十分动情地说了一遍,全场欢呼。奥地利女孩竟然跪在地上表白爱情,千娇百媚,台下一片怪叫。虽然我听不懂其中的语言,但年轻人的快乐、勇敢甚至胡闹,却是相通的,情感的传递、心灵的相知已胜过千言万语。 刚到英国的时候,我曾经把感受的差异无限放大,在异域文化的海洋中,茫然失措,不知道自己这艘单薄的小船驶向何方。而在拉脱维亚,我看到却是各种文化的交流、相融和共鸣。我现在懂得了,差异的背后正是相同,有了相同,就有了握手的纽带,有了站立的平台,有了从陌生走向熟识的通道。 我们并不陌生 西方人一向认为中文最难,我看过这样的笑话,说老师教“已、己、巳”,美国学生怎么也看不到区别,德国学生情急之下,拿个尺子上去量,法国学生竟然当场晕倒。 不过,在AIESEC会议上,我却看到这样的事,在讨论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投资时,一个比利时的男生忽然说:“有这样一句话,送给一个人鱼不如教他如何钓鱼。”没等我反应过来,另一个挪威人说:“噢,这是一句中国谚语。”天啊,老祖宗“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竟然有这么多人知道,真让我高兴了好一阵子。 又一天,在大屏幕的幻灯放映中,我见到其中一张赫然写着“The Journey of a Thousand Miles Begins With On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下面还注明“Lao Tzu,China” (老子,中国) Sugar cube这个活动,就是给这几天里认识的朋友们写些祝福美言,然后把小纸条放进对方的袋子里。我看到一张署名克里斯汀的纸条,说如果有中国小说翻译成丹麦文,一定要告诉他。这是个有意思的丹麦人,一天吃午饭,聊起占据我整个童年梦想世界的美丽童话时,他说自己也读过一部中国名著,形容了半天,竟然是《红楼梦》。 “你喜欢书中的什么呢?” “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和文化。” 我明白他读《红楼梦》的原因了。 是啊,我们都渴望互相了解,我们远赴异国他乡求学,不就想了解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文化吗?同样,别人也在打量中国,阅读中国。 在这几天的相处中,我渐渐懂得“人类共同文化财富”的意思。我从未想到,世界各地的人们,隔着万水千山,竟能了解对方的文化,尽管星星点点,浮光掠影,但延续下去,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悄然影响我们的人生。这次的相聚与交谈,更使我们对彼此的文化有了形象的感受,因为我们自己就是活生生的文化代言人。 Party文化 最热闹的是party,晚上十点开始,凌晨两点结束,每晚如此。 拉脱维亚的酒店里一杯伏特加酒(Vodka)卖一拉币,相当于一英镑。用塑料小杯盛着,半掺着饮料,可乐、橙汁什么的。只有这种时刻,我才看到西方年轻人的疯狂,在酒精的作用下他们彻底忘形,同去的英国同学告诉我,他一晚喝了六杯Vodka,“喝得急了点,不知道怎么回的房间。” Party上可以放浪形骸,可以忘掉一切。当然在正式晚宴上你便是绅士淑女,端庄优雅。 也许派对与酒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在严肃的小组会上它也能成主角。 一次讨论一个假想工作,一个土耳其学生来参加培训,怎样接待?给了一张表,要填写从第一天,第一周到八周她离开时的整个安排。 比利时的迈乔儿说:“我们在第一天要举行一个party。” 不错,算是接风party。第一周呢? “我们还要举行一个party,让她认识我们团队里的所有成员。”瑞典的维希卡说。 一致赞同,是相识party。那么第二周呢? “再举行一个party吧,因为到那时她差不多熟悉环境,开始工作了,party可以让她放松和快乐一点。”挪威的安吉丽说。哦,轻松party。 …… 那么最后一周呢? “当然是party!”几个声音同时说,“举行一个告别party,送她一些小礼物啊。” 把表填完后,每一栏都在醒目的位置清楚地写着“PARTY”。 我忍不住笑了,迈乔儿非常满意地说:“你看这多好,我们每周都有Party,她一定会喜欢的。” 当然,如果是我,或者我的中国朋友,也许不会这么安排。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差异巨大的世界,但在差异的背后,又存在着共性,比如渴望友谊,追求爱情,希望交流,寻求美好的未来等等,这些源自人类的天性。我们要做的不是排斥或攻击与自己不同的文化,而是耐心地发掘,求同存异,建立一个AIESEC追求的宽容、文明与和平的世界。 从太空你看不到国界 在拉脱维亚,一周的学习,一周的相聚,一周的友谊,一周的激情,一周的幻想,澎湃的激情把二十多个国家的青年紧紧联系在一起,激烈的小组会,摩擦出智慧的火花;热情的大会发言,聆听对方的心声;共同的歌唱舞蹈,释放着青春的活力和快乐。 最后,礼堂里响起《欢乐颂》的旋律,歌词却是陌生的,多种语言自然地加进去,调子愈显厚重, “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我们心中充满热情,来到你的圣殿里,你的力量能使人们消除一切分歧。在你光辉照耀下面,人们团结成兄弟。谁能做个忠实朋友,献出高贵友谊……欢乐,欢乐女神,灿烂光芒照大地!”我的心里充满欢乐和激动。 拉脱维亚的雪地,印有我的足迹; 拉脱维亚的会议,留有我的声音; 拉脱维亚的国际朋友们心中,存有我的身影…… 从太空你看不到国界,在拉脱维亚我们淡化了彼此的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