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个体的崛起》 > 正文

发现和发明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3 19:01  新浪教育

  普通人面对心理分析师的反应都是胆怯和怀疑,还有一种出于本能的自卫,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看透了,被分析了。所以,他们之间的合作、整合经常代之以纠纷和解构。“我了解你”意味着“我已经把你分析透彻了”、“我知道了很多关于你的事情”。如果把背景换成公司,那么情景就是这样的:员工遇到了某些问题,或者出现了某些症状,那么他就应该去找心理分析师,接受治疗—参加一些个人发展的心理课程,重拾工作热情。

  这样一来,公司就再不必担心有任何不信任方面的困扰了。事实上,这些心理分析师帮助公司掩盖了真相,加重了病症。这正如1692年,德国自然法学家克里斯蒂安·托马修斯(Christian Thomasius)在给布兰登堡选帝侯(选帝侯就是拥有选举德意志帝国皇帝的权利的侯爵—编者注)库菲尔斯特·弗里德里希三世(Kurfurst Friedrich III)的信中写道:“有些事情,是永远也不能公开的。”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心理分析师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到所谓的真相。为了自我防御,员工们经常用假象来掩盖事实的真相。员工们也知道,现在的行为和兴趣能从过去的经历中分析出来。所以,如果心理分析师问:“你到底在想什么?”员工们会回答:“什么都没有。”于是,心理分析师们就只好自己捏造事实。由此可见,心理分析的结果是不可能客观的,因为它所依赖的是员工的过去,而这些已经被主观修改了,他们所提供的其实是“今天我需要的过去”。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神圣”的心理疗法其实没有丝毫作用。它所提供的结果通常都是心理分析师和员工一起创造出来的。受访者掩盖自己的压抑、动机,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设计自己的过去。人们过于迷信心理分析师,给了他们太多的权利,所以他们才能如鱼得水,随便捏造事实。

  这就是那些用心理学来进行管理的经理们所从事的“创造性”工作了。他们号称是该领域的“大师”,可惜他们的事实从来都不是“发现”的,而是“创造”的。他们的结论所阐述的不是事实,而是自己的兴趣。人们不再反躬自省,只把分析和谈论别人当成一种娱乐。

  每个人就是自己微观社会的全部。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小灵通 儿童用品 香水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