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民工“留守”娃娃:爸爸 我想和你在一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8 13:04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 |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消息 大学生调查金堂“打工第一镇”外出民工的留守子女,发现大多数孩子有严重的“亲情饥渴” 明明(化名)8岁,在金堂县竹篙镇五才村小学读书,成绩很差。父母都在外打工,他和刚满1岁的妹妹现住在爷爷奶奶家。当问他有什么话最想给爸爸说时,他低着头,挤出一句话:“爸爸,我想和你在一起,我也要打工。” 被称为“全国打工第一镇”的金堂县竹篙镇,5.1万人口中有1.1万人在外打工,以劳动村为例,全部300余户共有380余人在外,也就是平均每户有1.3个打工人员。大量学龄娃娃变成留守子女。 调查背景 西南财经大学学生李响、彭艳、赖通伟等10余名同学,利用暑假,先后深入该镇竹篙村、常乐村、新华村、劳动村等6个自然村落以及当地一些中小学,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取得了298份留守子女及153名监护人的基本数据。昨(17)日,大学生返回成都,委托本报发布一份留守民工子女的生存报告。 调查一·情感 小小少年好孤独 关键词 亲情饥渴 数据:由于经济原因,民工回家次数很少,其中仅在春节回来的占43.2%,还有21.1%的两到3年回来一次。在访谈中甚至还发现有七八年也不回家一次的例子。 54.5%的留守孩子希望“爸爸妈妈都在家”,22.5%的则选择“跟着爸爸妈妈去城里读书”,希望“一个出去一个在家”占16.9%。另有35.6%的留守子女却表示与在外打工的父母相处时感到生疏冷漠、交流困难。 在了解留守子女心理感受时,回答“看到别的小孩和父母在一起感到难受”的比例最高,占到41.3%,“孤单无助感到被遗弃”占到27.7%。甚至还有6.6%的子女表示有过“离家出走”等念头或行为。而留守子女宣泄烦恼的途径,“憋在心里不说,写日记”的占51.2%,“和同学或朋友说”的占23.5%。 解读:孩子普遍处于严重的“亲情饥渴”状态,由于孤独,留守子女多爱“拉帮结伙”。竹篙镇教师认为,留守子女的性格易走极端,要么孤僻内向、胆小怕事,要么缺少约束,自觉性差,管教困难,有些喜欢打架、抽烟喝酒,甚至偷盗,道德滑坡现象比较严重。 调查二·学习 留守子女差生多 关键词 自律性较差 数据:88.7%的留守子女表示喜欢读书,27.6%的监护人表示义务教育后会让孩子继续读书,55.3%的监护人说将“根据孩子的意思和情况而定”。然而,竹篙镇小及竹篙中学留守子女成绩优良的不足10%;另有20.3%的留守子女承认有过迟到或者逃学行为。 解读:留守子女和监护人对待读书和教育的认识大都比较积极,但留守子女实际学习情况不容乐观。80%的教师认为留守子女自律性较差,以及79%的留守子女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一事实充分反映:监护人本身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的家庭监督作用,影响了子女自控力的形成。 调查三·监护 隔代监护只管生活 关键词 沟通 数据:留守家庭中84.6%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85.8%的亲戚表示“不乐意但没办法”或“无所谓只要父母给钱”。 解读:反映了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对待孩子的态度相当冷漠,大多碍于情面而照顾。 数据:64.4%的监护人直接表示“从不与孩子谈心”。只有11.3%的留守子女表示“有烦恼的时候才和照顾我的人说”,同时54.3%的孩子还承认受过监护人罚跪、罚站等惩罚。在教育态度方面,58.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不管”。 解读:可见双方在沟通态度及方式上都存在着很大问题。孩子缺乏良好的家教氛围。 调查四·监护人 八成不谈生理知识 关键词 安全法律生理 在劳动村、新华村等随机抽查的100名9至16岁留守子女中,86.7%的子女严重匮乏安全、法律和生理、饮食等方面的知识,另外87.5%的监护人认为生理方面的知识难以启齿。 早报记者 蔡宇 实习生 姜君 相关专题:爱心助飞梦想 圆贫困生一个求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