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打工:找准方向 实习与工作界限渐模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19 10:01 东方网-文汇报 | |
如果说本科生的实习还带有一种新奇和体验式的感觉的话,研究生的实习就没有这种轻松和惬意,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意义。 找准工作的方向 “我仔细思考了自己的能力以及适合从事的工作,还考虑了自己喜欢的工作氛围, 复旦管理学院博三的研究生小张,刚刚升职为一家信托公司的部门经理。“我被录取为复旦的研究生,也是我在这家公司工作的开始。”小张说,他当初犹豫了很久,是选择委托培养还是全脱产,最终选择委托培养就是希望能增加工作的机会。尽管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拿的是兼职的钱,因上课不能上班还被扣钱,但凭着敬业的精神和能力,他很快就成了业务骨干,如今升职了的他,毕业后也准备留在这家公司。 他的很多同学也都在公司兼职(对于研究生的实习,他们更喜欢用兼职来称呼,兼职也意味着有收入),“都读研究生了,实习和工作的界限已经很模糊,不仅为了‘养家糊口’,还为了毕业后的工作选择,所以找实习单位就很慎重,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选择的行业发展前景如何,单位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平台这些都要考虑。”小张一谈到实习就满是感慨。 得到自力更生的资本 高分子专业毕业的小顾是理科生,他很多时间都花在实验室,协助导师做课题,尽管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经历,但他在研二下学期的时候还是到一家外企实习。他说:“做实验和实习完全是两回事。学校里只做研究,说句不太好听的话,就是书呆子,对外面的了解太少。谁让自己多读三年书,理论上去了,可没社会实践经验也不行,什么都没做过,拿什么和本科生去比呢。”尽管他很想留在实习的公司,但最终没能如愿。他自嘲,“我觉得还是做研究比较适合我,书卷气太浓了。”后来他选择去香港一所大学做访问学者。 本科毕业了,似乎也代表了一种成熟和独立。在高校之中,研究生出去实习的越来越多,不仅仅是为了体验——本科的时候已经有实习的经验了,还为了生存。 “都20好几了,不好意思再向父母要钱,只能做做兼职,不求有很高的收入,但求能养活自己。”文学硕士小冯说。不过在研一的时候,因为没有收入,她还是向父母借了一些钱,之后她通过导师介绍到一家杂志做实习生。自己又通过暑期的人才交流会给一家报社做兼职撰稿,虽然稿费只有千字50元,但每次都要写一个版的内容,总数还是很大。“能养自己了,还有什么不开心的。”现在回忆起来,小冯还觉得那段别人都睡觉,她还挑灯写稿的经历很难忘。 “其实我这点辛苦,不算什么。”小冯介绍说,她的一个同学,同时做几份工,不仅支付了自己生活的所有开销,还每月给父母寄钱,这一点是让他们最感动的。年龄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责任的增加,研究生们把实习看作一份经历,看作一个成长的机会,看作自力更生的资本,更把自己看作一个准生产者。(蔡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