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考试中心 > 中考 > 正文

中考落榜不再代表失败 高中教育进入多元化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5 10:18  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今年中考后有一个值得回味的新现象。

  依据惯例,距公办普通高中最低录取线差20分的学生,在职业学校和普通中专二次招生中选取一所学校,或许是这些学生的唯一选择。但是,今年的情形大不相同了。民办学校,尤其是注入了名校因子的学校备受青睐,报名情势喜人。与此同时,

  郊市区的普通高中,甚至周边地市诸城等地的普通高中都积极地为岛城学子提供宽松的准入政策,甚至将宣传攻势做到了家门口。

  可以说,岛城公办高中拥有绝对的强势:最好的生源、最优的设施、最好的师资,但是另类力量的茁壮成长自然证明其有生长的沃土。公办与民办的壁垒、城市与农村的壁垒正在消融,诸多元素开始叫板公办高中,高中教育驶入多元时代。

  民办学校异军突起

  来自市教育局的最新统计,我市目前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22所,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117所,其中尤以独立建校的民办中小学成长最快,比去年增加了30%。在我市现有的78所民办中小学中,独立建校的学校为38所,而去年我市69所民办中小学中只有24所是独立建校的。目前全市民办中小学占地共4861亩,建筑面积211万平方米。快速膨胀的民办学校,加之办学条件的改善令民办学校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全市民办中小学在校生已达4.07万人,民办中小学教职工已达4981人,民办学校共有资产8.09亿元。

  今年,名校办民校也成为岛城教育界热议的话题。启明星中学的成功让人领略到名校的力量。这所袖珍学校是岛城名校办民校的第一例。成立于2002年的启明星中学在建校之初就吸纳了300名学生,两年内在校生规模就突破了700人。今年,青岛58中、9中、15中也采用不同方式办起了分校,在招生方面也照例是盆满钵溢。

  名校办的民校明年输送第一届毕业生,未经高考“检验”即迎来的火爆场面引人沉思。名校办民校会不会稀释优质教育资源呢?青岛19中校长王文生的答案是否定的,并且他认为19中与启明星中学是双赢的。19中借鉴了民办学校灵活的用人机制、后勤化管理体制等,还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改善办学条件,启明星中学得益于19中的教育教学管理。据悉,两校学生在上学期期末共考一份试卷后发现,启明星中学相当数量的学生成绩已超过了19中本部的学生。

  城乡壁垒开始松动

  多年来,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在各自户口所在地的学校中上学早已形成定式。如今,这种定式被打破了。

  今年青岛2中首次面向五市三区提前招收100名优秀学生,报名资格圈定在五市三区初中学校注册并就读的初三应届毕业生,而且要品学兼优,学业成绩在级部名列前茅。青岛17中自1995年创办致明班,每年面向农村招收40名优秀特困生。虽然入城读书的农村学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毕竟有了开端。

  与此同时,有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在逆势而动,那就是城里的学生去农村高中读书。据粗略估计,每年到农村普通高中借读的城市学生在四位数以上,人数且有逐年攀升之势。有两个原因注定这一增势将持续下去。一方面,农村普通高中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据胶州市教体局局长杨进春介绍,农村高中多为寄宿制,管理严,条件艰苦,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并且,农村突出的高考成绩也颇具影响力。今年胶州1中有450人达本科线,其中有17名同学进入青岛市文理科前100名,列青岛市66所普通高中之首。另一方面,同一地市的城乡考生在高考面前已经实现了平等,2000年以前那种城乡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差异已经取消,减少了家长、学生去农村读书的顾虑。

  与普通高中的双向流动相比,中等职业教育迈出的步伐更大。据市教育局职成处处长王洪立介绍,我市从2000年起就采取举行山东省中等职业学校东西部联合办学洽谈会的形式,4年来中、西部地区5万余名学生来青就读,有的学校外地生源已与本地生源平分秋色。日前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发文,向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跨区招生倾斜,如安排适当的专项补助经费,有条件的地方要拨出专项经费,补贴学校因联合招生出现的学费差额;实行灵活的教学与学籍管理,学制可为二年制也可是三年制,招生学校可根据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采取工读结合等形式,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允许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等。

  意味深长的选择

  一句话,岛城教育发展到今天,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给更多人更多的选择。就像自然界里纷繁的生物,人的个性亦是千差万别,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无疑是最大的进步。选择还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选择引入了更多竞争。不同于以往教育的“画地为牢”,选择增加了教育的不确定性。尤其在全市中小学生源逐年下降的趋势下,这种竞争显得更为激烈。几年前,全市小学生源已经开始锐减。市教育局统计的数字显示,随后几年我市小学在校生总数每年都将以超过8%的比例递减。如今,这种减势已蔓至初中。并且,去年岛城高中进入入学高峰第一年,持续3年后高中入学也将进入减势。面对日益减少的生源,富余的教室和教师,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争取更多的生源是生存的重要手段。

  另一方面,由于高中教育属非义务教育阶段,政府拨款是有限度的。尤其是近两年郊市区条件较好的高中纷纷改制,并斥巨资建新校,将目标锁定全国示范性高中。如平度1中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原先占地不过百亩,可是新校占地达300余亩,可容纳在校生3000人,多媒体电子教室、艺术楼、电视节目制作中心一应俱全,多达十几个楼体;投资亿元的胶南1中也占地405亩,设计规模72个班;开发区1中下决心投资5700万元,规划80个教学班,可容纳4000名学生,单是计算机教室就有8个,相当数量的郊市区高中因此留下巨大的资金缺口。而城里来的借读生可以说是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若以每名学生每年借读费8000元计算,3年就是2.4万元,100个借读生三年就会带来两百多万元的收入。由此,也不难理解郊市区高中乐得招收借读生的初衷。

  其次,从某种角度讲,选择也是一个双赢。由于有了选择,各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心情更为迫切。于是,郊市区高中在接收城里借读生时,也有个录取底线。而城里接收农村孩子入学时也是优中选优,青岛2中今年首次接收100名农村学生时开列的条件就很优秀,优秀学生,航模、海模、车模、无线电测向、信息技术比赛、电脑机器人竞赛、科技创新大赛以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获青岛市一等奖及以上等,最终也是抱着宁缺毋滥的决心只招收了30名学生。

  选择不仅激活了高中学校所有细胞,而且为他们积蓄更多腾飞的力量。以岛城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不仅为岛城本土输送优秀“蓝领”,而且也能使青岛的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为中西部地区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一份来自市就业服务中心的报告显示———2003年我市拥有高级技工3.1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0.35万人,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仅占技术工人总数的7.5%,而在2002年市有关部门对我市用工需求量的预计是高级技工12万人,技师2.6万人,高级技师1.8万人。担负培养高级一线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教育的跨区招生可以有效地填补这个缺口。由此,走出去,把招生的目光投向外地,无疑是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本报记者 刘淼)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中考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