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移民海外 > 出国系列之风情篇 > 正文

溯源真实的古代奥林匹克

http://www.sina.com.cn 2004/08/28 00:45  21世纪经济报道

  古希腊一个笑话甚至说,如果下人不听话,老爷就会威胁说要送他去参加奥运会。



  众所周知,奥运金牌早已不再只意味着金牌了。或许有人抱怨政治和商业左右着这项源自远古的神圣赛事,历史专家却有另一番说法。

  按照英国电视纪录片《真正的奥运会》编导安东尼·托马斯(Antony Thomas)的说法,现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可以叫做“顾拜旦运动会”。当初,就是这个喜欢体育运动的法国贵族首先提出复兴古代奥运会的设想,并最终促成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的召开。

  或许是时候澄清一下关于古代奥运会的种种误解了。还原古代奥运会的真实面貌,这也是托马斯希望通过采访调查而展现古代奥运会真相的原因。

  “精英说”

  关于古代奥运会,最让顾拜旦“醉心”的一点是,它对运动员有非常严格的身份限制,确保参赛者具有纯正的希腊血统,男性,都是富有且品行良好的贵族绅士,他们为争夺体育比赛的荣耀而参加奥运会,从未想过以此作为谋求金钱收益的手段。用顾拜旦自己的话说,古代奥运会是一种“精英运动会,参赛者都是精英,人数虽然很少,却集合了全球顶尖运动员;观众也是精英,阅历丰富,包括外交官、大学教授、将军和这项赛事的成员”,而女性运动员参赛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应该排除在外。

  正是基于顾拜旦的这一“精英说”,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业余性”的原则,禁止职业运动员参赛。1896年,首届现代奥运会在雅典举行,有11个国家参加,而且各国选手都是业余运动员,男性,完全符合顾拜旦的要求。比如美国选手就全都来自私立学校如哈佛或普林斯顿,而英国则在最后一刻取消了两名自行车选手的参赛资格,因为刚刚发现他们是英国大使馆的受薪职员。

  “精英说”是否能成立呢?许多人提出了质疑。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唐纳德·基尔(Donald Kyle)认为,古代奥运会的参赛选手确实有可能是品行良好的绅士,因为当时只有男性才能参赛,女性连旁观的机会也没有。但这些运动员一定不是业余选手,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业余和职业之分。在古希腊人看来,运动员就是运动员,意味着你擅长运动,而且已经花了大量时间进行训练。“所谓古代奥运会只有绅士才能参加且他们都不带任何私心企图的说法固然美妙,我们也很愿意相信,却只是子虚乌有的传言。”这是唐纳德·基尔的观点。

  顾拜旦的“精英说”之所以能够流行,基尔教授进一步指出,原因在于它恰好符合了19世纪英美上流社会的想法。当时,这些上流社会的老爷们最担心的,就是不得不跟下层老百姓同场比赛,并且分享一个运动员更衣室坦诚相见。此外,他们还担心凭自己玩票性质的水平无法跟下层老百姓较量。基尔教授这样分析:“比如你打算参加划船比赛,你当然想把船夫排除在外,把一切以此为生的人排除在外,因为很显然他们的水平会比你高……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赛事,它遵守的其实是阶级观念。当然了,不管怎样,这套规矩的目的就是要将本身没钱参加体育活动而不得不通过参赛赚钱的人排除在外。”

  英国体育科学教授彼得·拉福德(Peter Radford)表示同意,他认为,从“精英说”变成现代奥运会对运动员身份进行限制,将职业选手排除在外,这简直是一种讽刺。因为进行专业训练正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运动员的共通之处,他说,“他们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为参赛做准备,而且是专业性质的准备,然后全力以赴上场进行较量,跟现代奥运会运动员一样。”

  历史资料显示,古代奥运会对运动员的出身其实没有限制,最早涌现的一批冠军就包括一个厨师、一个牧羊人、一个鱼贩子和一个负责牵牛耕田的男孩。而在引进了著名的而且最具生命危险的战车比赛之后,富有的贵族通常都让自己的奴隶代为参赛。古希腊一个笑话甚至说,如果下人不听话,老爷就会威胁说要送他去参加奥运会。

  笑话归笑话,《古代竞技体育》一书的作者迈克尔·波利亚科夫(Michael Poliakoff)更愿意这样总结:古希腊在人类体育史上的最大贡献,是促成体育运动向全民全面开放,真正实现民主化,这跟19世纪英国人或美国人相信、或愿意相信的所谓“精英说”完全相反。

  “暴力狂欢说”

  1936年柏林奥运会,这是顾拜旦去世前举行的最后一届奥运会。当时,他因为健康原因不能亲临现场,于是通过录音寄托期望。这段录音在开幕式播放,其中提到,“奥运会最重要的不是取胜,而是参与”,很快,这句话成为现代奥运会的格言。

  从那时起,现代奥运会最难忘的场景就包括类似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跑在最后一位的坦桑尼亚选手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回到运动场而赢得全场欢呼的时刻。事实上,这位选手得到的出镜时间甚至超过了该届奥运会所有金牌得主或刷新纪录者。

  对于古代奥运会,美国加州大学教授托马斯·斯坎伦(Thomas Scanlon)有一番形象的描述:作为向希腊神话众神之王的宙斯表示崇拜的重要仪式,开幕前一天晚上,首先要在现场宰杀100头公牛,这难免导致血流成河的后果;然后将宙斯喜欢的牛尾、牛腿和内脏放在他的神殿前焚烧,余下部分则由在场民众分享,可以想见,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闹哄哄的烧烤晚宴———并且,正是在希腊夏天最热的时候。令人惊奇的是,尽管场面如此混乱甚至恶劣,热情的人们还是愿意利用当时非常简陋的交通工具,从各地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当时,入场观看比赛的观众最多可达4万人!

  支撑这一热情的力量来自宗教信仰,斯坎伦教授说,体育本身也是一种崇拜方式,在古代奥运会取得冠军,就意味着你已经超越凡人,达到人的一生最接近神明的时刻。

  波利亚科夫博士则说,古希腊人培养运动员的方式本身就是专业性质的。在古希腊,运动员可能从很小的年纪就开始接受训练,而且都是专业训练,用今天的话来说,他们就是职业运动员。

  不错,古代奥运会给予冠军的物质奖品只是象征性的,主要是一个橄榄枝桂冠,另一个奖励就是以你的名字命名奥运会。据记载,公元前776年,首届奥运会召开,当时只有一个项目:短跑。比赛结束之后,人们就用冠军的名字命名这届奥运会。换句话说,那时没有悉尼奥运会或亚特兰大奥运会这样的称呼,只要你得了冠军,那就是“你的”奥运会。而作为冠军,他们也同时获得备受尊重的社会地位,这辈子的生活就有了保障。

  事实上,古希腊就是一个荣辱分明的社会,德国科隆大学体育史教授曼弗雷·拉莫(Manfred Lammer)说,不存在中间地带,这就是说,冠军得到赞美,输家遭到唾弃,就连你的母亲也会以你为耻。

  基于这样一种文化,运动员一旦宣布参赛就等于切断了自己的退路,只有拼死向前。英国剑桥大学专家保罗·卡特里奇(Paul Cartledge)指出,你在比赛当中跑得多快、投得多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取胜;大家是为夺取荣耀而竞赛,所以荣耀是最重要的,无论你用什么手段都没关系。

  也因此,古代奥运会充满暴力成分,战车比赛的选手可能以残酷的方式死在路上,而其他搏斗项目的规则也少得可怜。拳击比赛中,惟一限制的就是禁止挖眼睛,此外什么都可以做。摔交比赛也不例外。波利亚科夫提到一位多次取胜的选手,他的制胜之道在于迅速折断对手的手指,使其无法继续比赛。

  基尔教授说,古代奥运会是一种零和博弈,没有亚军或季军,也没有团体赛,取胜才是关键。最后,“几乎可以说,它变成一种暴力狂欢,看谁能承受更多暴力,谁能屹立不倒,谁就可以证明他最接近神明”。而“关键在于超越自我”的说法,其实是现代人发明的一个更“符合我们理想的”说法。

  “神圣休战说”

  1936年的柏林奥运有着特殊的意味,因为它记载了另一个重要的现代发明。

  基尔教授说,每当提起这个发明,人们难免有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它取得了巨大成功,早已变成现代奥运会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它的诞生又跟世界近代史上一个黑暗的章节有关,那就是纳粹和希特勒。

  这个发明是一套完整的仪式,包括我们熟悉的取得圣火火种、火炬跨国传递,以及最后到达主会场,将开幕式推向高潮。这一整套让人们万分激动的程序,是一个富有学识的德国人的杰作,他叫卡尔·迪姆(Carl Diem)。作为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具体组织者,他希望借助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结合从古希腊各地收集回来的仪式重新编排,赋予新的内涵,在全新兴建的运动场创造一个灿烂辉煌的大场面。

  希特勒马上意识到这在意识形态上的价值,斯坎伦教授说,因为德国人一直认为自己属于亚利安人,而这个人种本来就包括希腊人和罗马人。希腊和罗马都是历史上称霸一时的古老帝国,当时的纳粹德国当然希望藉此把它的“第三帝国”跟那些老牌帝国联系起来。深谙大场面宣传价值的希特勒希望把柏林奥运当作展示德国实力的舞台,为此他向迪姆提供了大量支持。当采自希腊奥林匹亚的火种一路穿越东欧各国,最后进入主会场的时候,柏林奥运会确实引起了万众沸腾和举世震动。

  现代奥运会大型开幕式从此揭开了序幕,也因此留下了纳粹的痕迹,然而,在历史前进的巨浪中,他们所梦想建立的千秋帝国早已灰飞烟灭。

  基尔教授并且提到古代奥运会“神圣休战”的传说。史料显示,“神圣休战”的目的,是确保参赛者可以安全通过希腊境内的不同城邦,最后到达奥林匹亚,哪怕正在打仗的地方也要让路。这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虽然它不是一个全面停火与和平的信号。然而我们非常愿意相信这个说法,我们希望只要奥运会召开,一切战争都会停止,大家都会接受体育精神。哪怕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哪怕这只是我们寄托在那些已经逝去的古希腊人身上的良好愿望。

  文/沙利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新浪留学出国 新浪招聘

  出国论坛:留学考试环球异事同乡会】【异域采风】【移民签证

  职场论坛:职场经历同事之间离职跳槽】【大学生就业】【薪酬专区




评论】 【出国论坛】 【推荐】 【 】 【打印】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千张即时奥运图片报道
窦文涛侃奥运(视频)
奥运场馆瘦身风波
高校招生现丑闻
机动车负全责遭质疑
北京地铁美食全攻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新浪连载:70派私人史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