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考研政治经典 > 正文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习题部分

http://www.sina.com.cn 2004/08/30 18:26  双博士丛书

  本章新增知识点对应试题

  1.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出现过以下哪几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

  A. 原始公社制度和奴隶制度

  B. 封建制度

  C. 资本主义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答案]ABCD

  [解析]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故选ABCD。

  一、基础训练

  (一)单选题

  1.商品的本质因素是(或者说,商品区别产品的本质属性是)

  A.使用价值

  B.价值

  C.交换价值

  D.价格

  2.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A.创造新价值

  B.创造剩余价值

  C.创造必要价值

  D.创造使用价值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4.商品经济是通过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等价交换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竞争规律

  D.货币流通规律

  5.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消费者而言的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关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

  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C.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和主要特点,规定着它的发展方向

  D.在同一种经济制度中可以有不同的经济体制,反之,同一种经济体制可以存在于不同经济制度中

  2.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它是

  A.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交换价值的基础

  D.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3.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A.个别劳动

  B.社会劳动

  C.具体劳动

  D.抽象劳动

  4.货币的本质通过它的职能体现出来,货币有多种职能,其中最基本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5.一定时期内流通所需的货币量取决于

  A.社会生产的产品总量

  B.流通中待售商品总量

  C.商品的价格水平

  D.同一单位的货币流通速度

  6.以下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C.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D.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7.简单商品经济中所包括的各种矛盾主要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8.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D.使用价值和价值互为基础和前提

  二、强化训练

  (一)单选题

  1.如果部门劳动生产率下降,同一劳动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

  A.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B.使用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C.价值量增加,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增加

  D.价值量减少,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减少

  2.对“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句话的正确解释是

  A.劳动和土地都是价值的源泉

  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

  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是价值的真正源泉

  D.劳动必须和自然物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

  3.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

  4.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作用是通过

  A.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C.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D.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竞争机制实现的

  5.在商品经济中,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的支出必须借助于

  A.具体劳动   B.剩余劳动

  C.商品的生产形式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6.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

  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7.正确认识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的关系,关键是运用

  A.劳动二重性学说B.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C.剩余价值学说D.平均利润学说

  8.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9.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有

  A.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顾客用10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5斤苹果

  10.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供求机制B.价格机制

  C.竞争机制D.风险机制

  11.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指

  A.价格标准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D.货币价值

  12.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二)不定项选择题

  1.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句话包含的意思是

  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

  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因而不是商品

  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因而不是商品

  2.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A.商品价值的变化B.货币价值的变化

  C.供求关系的变化D.平均利润率的变化

  3.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

  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

  D.价格与价值经常不一致,价格往往要背离价值

  4.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

  A.具体劳动是劳动的具体形式,抽象劳动是一般人类劳动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社会生产关系

  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5.在下列几种价值形式中,没有本质区别的两种形式是

  A.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6.在简单价值形式中,处于等价形式的商品具有以下特征

  A.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存在形式

  D.商品成为货币的表现形式

  7.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是

  A.货币流通决定商品流通

  B.商品流通决定货币流通

  C.货币经过一次交换退出流通,商品仍然在流通中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D.商品经过买卖退出流通,货币仍在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

  8.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B.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价格变化不会无限脱离价值,说明价格归根到底受价值制约

  9.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供求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受价值影响,随供求关系变化而变动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又制约供求关系

  10.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主要有

  A.劳动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增加了

  B.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C.农业劳动已成为物质生产劳动的基本形式

  D.第三产业中为生产服务部门的劳动在劳动总量中的比重增加了

  11.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

  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13.下列选项中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联系和区别的论断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相对应

  B.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对应

  C.市场经济可以脱离商品经济而存在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14.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态,具有与自然经济不同的特征是

  A.交换经济

  B.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劳动以自然分工为基础

  C.开放型、开拓进取型经济

  D.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

  15.下列关于货币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但不一定非要足值的货币

  B.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C.充当支付手段的货币被运用于缴纳租金、税金和发放工资等

  D.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加大了经济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16.下列关于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价值创造是以财富生产为前提的

  B.财富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它除了包含人类的劳动以外,还包含着自然物质

  C.价值不包含自然物质,只包含了人类劳动

  D.财富的增长同生产力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成正比

  1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可以

  A.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B.代表金属货币执行支付F手段职能

  C.执行价值尺度职能D.充当储蓄手段

  (三)辨析题

  1.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有两个源泉,即自然物质和人的劳动,因此,商品的价值也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创造价值。

  3.在信息经济社会中,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

  4.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5.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

  6.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

  (四)分析题

  1.试分析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及其原因。

  2.试分析货币流通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之间的内在联系,并用以说明我国当前出现的相关经济现象及治理措施。

  3.阐述马克思主义关于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评析下面材料观点是否正确并阐明理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自动化水平达到了空前规模。20世纪60年代工业机器人的出现,使得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除了“蓝领”和“白领”以外又增添了“纲领”即机器人。由此,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声称劳动价值论过时了,现代化的机器和劳动一样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比如丹尼尔•贝尔说:“在电子计算机时代,技术起着决定作用,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要改变,过去是劳动创造价值,现在是知识与技术创造价值。”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指出:“在信息经济社会,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来实现的。”

  5.下面是关于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一段话:

   含有等量劳动或能在同样劳动时间内生产出来的商品,具有同样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既然生产力属于劳动的具体形式,它自然不再同抽去了具体有用形式的劳动有关。因此,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

  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请结合上文,分析论述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6.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流通形式,是和前面阐明的所有关于商品、价值、货币和流通本身的性质的规律相矛盾的。……无论怎样颠来倒去,结果都是一样的。如果是等价交换,不产生剩余价值;如果是非等价物交换,也不产生剩余价值,流通或商品交换不创造价值。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188-189页。

  材料2

  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及根据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律来加以说明,因此等价物的交换应该是起点。我们那位还是资本家幼虫的货币占有者,必须按商品的价值购买商品,按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但他在过程终了时必须取出比他投入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他变为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就是问题的条件。

  摘自《资本论》第1卷第188-189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回答马克思说的资本流通形式的矛盾指什么?为什么?

  (2)根据材料2回答解决上述矛盾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结合所学过的原理说明如何解决矛盾?

  7、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和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

  “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

  “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3卷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揭示的是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各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

  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材料3

  法国的让•萨伊用使用价值或财富的生产过程代替价值的创造过程,得出价值是劳动、资本、土地三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的,因而劳动创造的收入是工资,资本创造的收入是利润,土地创造的收入是地租。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2,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分配制度的依据。

  (3)结合材料1、2、3批判让•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



评论

推荐】 【 】 【打印】 【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服饰 首饰 手机
电器 MP3 数码相机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文化教育意见反馈留言板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