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资助选择勤工俭学 吉林贫困生终圆北大梦(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8/31 10:29 京华时报 | |
刘晓强成为北大中的一分子。本报记者吴平摄 今年高考,吉林省松原市考生刘晓强,以634分的成绩考取了北大口腔医学专业,和他一起参加高考的三姐考取了吉林师范大学。但家庭贫困,学费无着落。为此,晓强准备放弃上北大的机会,先让姐姐上学。于是,“弟弟放弃北大欲复读,让姐姐先上大学”的新闻被全国媒体相继报道后引起社会关注。最后,经社会资助和北大的努力,刘晓强决定不再放 “两年前来北大参观,总觉得是个客人。今天来北大报到,终于有做主人的感觉了。”昨天,在北大新生宿舍里,刘晓强腼腆地说。 供姐上学暂弃北大 刘晓强家住在吉林省长岭乡永升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的主要收入靠种玉米。一年收入只有一两千元。家里有姊妹五个,大姐在长春中医学院,二姐初三因家庭贫困辍学,他和三姐今年一起考上大学,小妹现在读中学。 从小学到初中,晓强和同一学校上学的三姐一直在学习上竞争,两人始终名列前茅。为给家里减轻负担,他总是起早帮父母干些农活后再去上课。他从小学到高中从来没有订过教材,只有用借来的科目不全的旧教材,更买不起课外参考书。 中考时,晓强发挥失常没有考取重点高中,一度无颜面对家人和老师,但是挫折反而更坚定了他考取北大的信心。为了每月节省二三十元饭钱,他和三姐到学校附近的住户家吃合伙饭。“饭菜没有高中食堂好吃,都是素菜,很少吃到肉。” 晓强的三姐8月12日到学校报到,各种费用加一起要1万元。他27日报到,各种费用要1万多元。晓强说,他念的是本硕博八年连读,一年学费6000元,8年就是4.8万元,还没算上生活费。三姐虽然是4年制,但读完大学也要近4万元,家里还欠着很多债,现在亲戚朋友也不愿再借钱给他们家了。晓强说,上学时只是想好好学习考上北大,现在考上了,却感到和北大无缘。 众人支援回归校园 晓强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要找一个承诺只要考上清华北大,就给奖金的私立学校重读。他先向学校申请,借1万元钱让姐姐先上学。明年他再重考,再圆北大梦。但是,三姐坚决反对,称考试是没准的,不一定下次发挥成什么样,坚决不让他放弃。 刘晓强的遭遇被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关注。母校发给他2万元奖学金,当地某企业捐助5000元,同学也集体捐了1000元。来自加拿大、北京、广州等地的热心人也表示资助晓强。北京大学医学部得知消息后致电晓强,希望他能准时到校报到。按照国家新出台的助学贷款政策,他将得到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至于生活费、住宿费和其它费用可以通过特困生补助、社会捐资、勤工助学等渠道获得帮助,直至完成学业。北京大学医学部教育处的陶老师称,今年医学部共有38名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已经由学校垫付入学了。对晓强这类勉强交了学费,生活有困难的新生,将优先安排勤工俭学。 慈母送子匆匆作别 在母校做出奖励2万元钱的决定之后,晓强谢绝了更多的捐款。他表示,今年上学的费用基本够了,今后可以选择助学贷款或通过勤工俭学维持生活,希望大家把钱资助给更需要帮助的人。 在寝室里,晓强上身穿一件肥大的不合身的白衬衣,下身配着一条新牛仔裤和崭新的运动鞋,手腕上戴着手表。晓强说,身上的穿戴都是好心人捐助的。在他的行李架上,只有一件洗得泛白的背心是他自己的,其余的衣服、裤子和一套西服都是捐助品。在这些衣物中,没有一件秋冬衣服。晓强说:“旧衣服没带来,新的又太贵没舍得买。牙具和毛巾都是从家里带来的,那边比较便宜。” 晓强是和母亲来北大报到的。母亲舍不得住20元一夜的招待所,只呆了一天就匆匆回去了。“我妈连校园都没逛就回去了。”晓强抹了一下眼睛。晓强说,学习方面没有困难,最大的担心还是费用,不过有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等资助,还是有信心克服困难的。新来乍到,晓强有些不适应,“食堂的饭菜太贵,一顿就要四五元。刚才出了两次校门都没找到超市,不认识路也不敢随便问,怕上当。”(本报记者 肖锋) 相关专题:爱心助飞梦想 圆贫困生一个求学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