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一流大学有多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09/24 12:06 南方网-南方周末 | |
上大学不难,上一流大学才是当今中国学生的最大理想。 编者按:最新一期的英文《亚洲新闻》以《变革时代》为题发表了亚洲地区大学排行榜。文章认为,在国家削减经费、政策改变、自主学术研究以及国际化、网络化的趋势中,亚洲的大学正处于变革的关键时期,排行榜体现了这种变革和竞争的态势。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内地除同济大学(第42位)、天津大学(第47位)、西安交大等参加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中国内地名校都没有参加本次排名评估。即使这样,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中国内地大学与亚洲和世界的差距。本着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宗旨,我们采访了教育界的专家与学者,就中国内地的教育现状和未来发表看法。 被访者:丁学良(学者,哈佛大学博士) 采访者:杨非(本报记者) 记:关于这次英文《亚洲新闻》的排名,很多人感到困惑,觉得中国内地只有同济大学和天津大学等参加了,清华北大却没有参与,似乎有点说不通。 丁:这次的排名确实碰到很多问题,比如日本东京大学,中国清华、北大等最好的大学,包括泰国最好的大学等没有参加,这可能是因为不认同这个排名,不买他们的账;也有可能是有点心虚,怕丢面子;还有一点就是中国大学的体制和人家不一样,很难用一个国际尺度衡量。所以杂志另外单列了中国大学的排名,这个表里面是清华第一,北大第二。所以这次的排名一共是三个表,一个是亚洲综合性大学的排名,一个是亚洲理工科大学的排名,另外一个是中国单独的排名。 记: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主要在哪些方面有差距? 丁:国内大学和国际一流大学不仅有差距,而且是质的差距。首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发达国家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是什么样的结构和制度,国内了解得太少了。如果你对目标并不清楚,何以谈到追赶呢?中国大学从1949年以后一直采取了苏联的模式,中国经济走出自己的道路已有二十几年了,但是大学体制现在才刚刚在改。 第二点,我们没有在法律意义上给予大学明确的地位。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里,大学应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这就像开办公司和企业,法人地位让你确认哪些是自己的权益,哪些是你的责任。没有法律地位,怎么处理和地方政府或者商业机构发生的纠纷,怎么管理大学事务?你的权限在哪里?就不清楚,事情就很难做。 第三点就是教育资金还比较欠缺,当然现在比以前好一些,但和国际水平比起来还是有很大距离。 记:现在有一些提法,打算在几年内把一些重点院校建成国际一流大学,这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 丁:中国应该树立一个目标,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建立一流大学,但是如果说在两三年内想达到这个目标,是根本不可能的,这说明国内对一流大学的认识不太清楚。办大学和造房子不一样,我们可以在四五年内造亚洲第一高楼、最高的电视塔,这是比较容易办到的,但大学是一个活的机制,是一种制度,大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世界一流的大学很多有着几百年积累下来的无形资产。几百年,这些国家的政治制度、领导人、经济制度甚至疆界都发生了变化,但大学还是那样,所以大学是一种具有特殊生存能力的制度,而这些在国内还有待探索和讨论。 记:您认为评鉴一个一流的大学应该有哪些标准呢? 丁:总的说来,评鉴的标准在技术上可以归为9类:1、教师的素质,2、学生的素质,3、常规课程的广度和深度,4、通过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5、师生比例,6、大学各项硬件设备的量和质,7、大学财源,8、历届毕业生的声望和成就,9、学校的学术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