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出台新政策 小学科老师拍手叫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0/09 15:18 南京晨报 | |
南京市中考政策将在未来三年内进行重大改革的消息昨天一经晨报披露,便在各中学引起强烈反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新政策,学校和老师普遍持认可态度,一些长期处于弱势状态的小学科的老师更是拍手称好。但是对于真正操作起来的效果,他们仍持怀疑态度。 小学科老师拍手叫好 中考新政策将史地生等以往中考不考的科目列为B类考试,令中学里不少小学科的老师感到十分欣慰。金陵中学的初中历史老师张铭告诉记者,因为以往历史没有纳入中考考查科目,所以不少学校和学生对这门学科不够重视。按规定,历史课从初一 到初三都要开课,但是有的学校加快进度,三下两下用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课全上完了,挪出来的时间就让给了数理化等必考科目。有的学校则干脆不上第三部分的世界史,这一块的知识便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中的盲区。 南京一中的初中生物老师王鹏则告诉记者,因为以往对生物不重视,有的学校一周三节课就压缩到两节课,课时安排严重不足。还有的学校则存在师资配备不专业的问题,实验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也不符合要求。 据老师们称,其实外地一些省市已经实行了将史地生纳入中考考核体系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均衡发展和知识的全面。王鹏老师说,新课标实行后,生物学科从初一到高三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习体系不能将初高中断裂开来,因此对初中的要求增加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学生在初中打的基础过于薄弱,对今后的全面发展没有益处。 担心一 会否“穿了新鞋走了老路”? 中考新政策赢得了中学小学科老师的称赞,但是他们对于实际操作后的效果则不约而同地存有顾虑。 张铭老师认为,史地生列入B类考试,并实行等级制,与A类考试中的六门学科还是有差别的。中考录取时,两类考试一个是计分制,一个是等级制,如果加起来一起录取,不太可能。如果录取时仍只看A类考试六门学科,那么B类考试就可能流于形式。至于B类考试可能作为高中录取的参照,他认为,一般只在踩线的情况下才对学校取舍产生影响,但这对整个中考录取却是微乎其微的。 王鹏老师则指出,其实早几年南京市在中考前也实行过会考,对史地生等学科进行过考查,并规定不合格不能参加中考。但是因为中考不考查这些小学科,慢慢地这样的会考就被淡化,直至最后不提了。他担心,如果B类考试成绩对中考录取不起实际作用,那么这样的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太大意义。也许刚开始实施的时候紧一点,过几年下来效果仍和现在一样。“评价体系不配套,最后也只会是穿了新鞋走了老路。” 老师们还担心,B类考试在实际操作中还会出现不规范、不公正的现象。据他们反映,因为实行等级制,不是按精确的分数算成绩,如何客观规范地评定史地生各科的等级便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他们还担心,因为组织考试和阅卷的权利下放到各区,而各区和学校的关系更为密切,中间的环节如何做到公平公正、没有疏漏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担心二学生负担会否加重? 不少学生和家长表示,他们虽然对新政策持理解和认可态度,但是担心今后的负担会加重。 在南京四中几名初一学生对新方案“没感觉”。但学生小高听说中考要考12门功课,有些着急,他说:“如果12门课都集中在一起考试,我肯定忙不过来,要是错开时间考,我觉得还能真正地提高一些能力。” 南大附中的初二学生家长许女士说,现在特别为她请了物理和英语家教。她担心,六门课就够孩子折腾的,再弄个史、地、生,恐怕孩子吃不消。人民中学的家长陈先生则指出,如果史地生也要考试,担心会影响孩子主科的学习。 南京四中的包校长认为,会否加重学生负担,关键在于实施考核的时间。他说,如果所有科目的考核都集中在初三第二学期进行,学生既要复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功课,又要准备其他学科的考试,负担自然会加重;如果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实验等的考核能在初三第二学期开学前结束,这样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业负担,还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作者:刘科 王晶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