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4 21:59 恩波教育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 本章介绍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宏观调控及其手段 考试大纲: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要点讲解: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最重要、最具创新性的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概念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市场经济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二是指我国的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而又会反映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有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体现。 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1992年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0年底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了,2010年要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2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点(一般性) ①经济关系市场化;②企业经营自主化;③政府调控间接化;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独特的特征(特殊性) ①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国有企业通过公平竞争发挥主导作用;②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共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③在宏观调控上,能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而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则是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两者能够在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相结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把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又可以有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宏观调控的优越性,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计划与市场两种调节手段的有机结合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它们具有各自的优势和长处,也有自己的局限和短处。计划调节的优势在宏观方面,具有自觉性、事先性、宏观性等特点。它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它的长处具体体现在:(1)、能在全社会范围内集中人、财、物进行重点建设;(2)、能在宏观上优化资源配置,能有效地对经济总量进行控制;(3)、能调节收入分配,兼顾效率和公平。同时,计划手段也存在不足,如效率低下、缺乏活力、对市场信息反馈较慢。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脱节等问题。 市场调节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来调节经济活动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事后性、微观性等特点。 市场调节的长处在于:(1)、能够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把资源配置到效益好的环节中去;(2)、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和管理的进步;(3)、对市场经济信号反应灵敏,促进生产与需求之间的及时协调。市场调节的不足之处在于:(1)、对宏观经济结构的调整、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等的调节显得无能为力;(2)、容易造成经济失衡,导致资源浪费;(3)、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悬殊出现两极分化等现象。 市场调节是经济规律自发起作用的过程和表现,计划调节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来达到预期目的的过程和表现。这两种手段虽然领域和形式有差别,但目的是一致的,即都是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顺利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可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作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在运用计划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市场规律的要求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运用市场手段调节经济活动时,要遵循计划的要求,使经济运行纳入计划的轨道。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充满活力又协调稳定发展。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首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第三、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经济,以弥补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点; 第四、 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第五、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易考选择题)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1、企业是重要的微观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性质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具有以下几点特征:(1)、以市场为导向、以营利为主要目的;(2)、企业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经济单位;(3)、企业是合法设立、合法经营的经济实体。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最基本的市场主体,企业的经济运行是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微观基础。 企业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就生产力而言,企业是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社会主义企业和资本主义企业本身并无差别,都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企业的一般属性。另一方面,就生产关系来说,企业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企业的性质取决于企业的所有制基础。在我国,按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不同,企业可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等。按资本组织形式不同,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2、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工作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应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加快实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以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出资人制度为切入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现制度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新阶段。 国企改革,当前重点是要抓紧组建省市国资监管机构。要大力推行股份制,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进一步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实做好急需退出市场的困难企业的关闭破产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在中国按组织形式只存在两类公司即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制企业的一大特点是比较彻底地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现代企业制度基本特征:①产权清晰(核心);②权责明确;③政企分开;④管理科学。 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产权问题。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保障。 只有产权归属清晰,才能有效形成一个个明晰的财产所有者的企业法人财产权,从而使企业真正成为享有权利承担责任的法人实体,产权的顺畅流转,既有利于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以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不同性质的资本之间进行收购、兼并、重组,有利于相互参股,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企业产权多元化,构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归属清晰是一切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行为发生的基础,也是经营行为得以自觉约束和经营责任得以有效维护的基础。 权责明确。产权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亦即它通过各种形式如租赁、售卖、转让、合并等运营或流动中,以及通过运营或流动形成的某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下,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例如,在股份制这种企业资本组织形式下,不仅作为投资者的股东会和投资者代表的董事会的权责是明确的,而且作为非投资者经营企业“法人财产权”的经营管理者的权责也是明确的。这是优良经营行为得以产生和不良经营行为得以约束并能对后者进行有效追究的直接条件。 保护严格。产权归属一经准确界定并依法明确认定,就具有了排他性,并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其他任何主体不可随意侵犯。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完备系统,各种经济类型、各种财产形式的产权一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是规范产权主体自身行为、约束非产权主体对产权主体的不良行为,从而推动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法制保障。 流转顺畅。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并最终服从于实现产权收益最大化的目的,各类产权可以依法以各种方式在产权市场上自由流动。这是拓展产权的财产类型、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可以说,没有产权的高流动,就不会有企业的高利润和市场经济的高效益。 加快现代产权制度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实现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有机统一;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规范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它的建立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使它们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共同造福于社会。(易考分析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 1、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是指社会主义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整体。商品市场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与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包括同时属于商品市场的生产资料市场。我国要构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推行价格改革,完善价格体系和价格管理制度。价格体系包括不同商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和同一种商品之间的差价关系。价格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和调节商品价格的各种具体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的总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实行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除了少数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以及重要的公益服务和公用事业的价格,由国家制定指导价或政府定价外,其余商品和服务实行市场调节,由生产经营者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自主定价,使价格既反映价值,又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2、完善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包括市场进入退出秩序、市场竞争秩序、市场交易秩序和市场仲裁秩序等方面的内容。等价交换和公平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基本要求。整顿、规范市场秩序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公平竞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内容包括: (1)、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公平竞争; (2)、反对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反对地方保护主义; (3)、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使政府、企事业单位、公民做到诚实、践诺。信用既属于道德规范,也属于经济范畴,缺乏信用不仅会造成经济关系的扭曲,而且会造成社会交易成本上升,并败坏社会风气。因此,必须尽快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体系,为经济的正常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易考分析题)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未来供求关系的平衡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能自动引导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平衡;不能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这些局限性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不经济。 市场失灵是指在存在公共物品(如环境保护、公共基础设施等)的情况下,以市场为主配置资源的方式不能对相应的资源实现有效的配置。 市场不经济是指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由于受外部影响不能正常运作而产生的一些不经济现象。 针对上述缺陷,国家必须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调控,宏观调控实质上是政府调节,宏观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只有采取有效的宏观管理和调控,才能合理利用和分配资源,才能承担市场机制无法完成的诸如收入分配、环境保护、社会公共产品等职能。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是现代经济的基本要求和特征,两者缺一不可。 (1)、国家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 (2)、国家调控是弥补市场调节缺陷的需要; (3)、国家调控是国家经济职能的具体体现。 2、转变政府职能,改革宏观经济管理方式,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在宏观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以下三个转变:一是由原来的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主;二是由原来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三是由原来的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建立以间接方式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3、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 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率目标是指要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要避免大起大落。就业增长率目标是指依靠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宏观调控来做到尽可能使更多的劳动力要素得到充分利用。物价增长率目标是指合理控制物价,防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收入和支出的平衡,从而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当前,四大目标当中,扩大内需是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促进经济增长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政府需要采用各种政策手段,主要有;计划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政策、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协调配合构成了宏观调控体系。在我国,当前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依靠计划、财政、金融三大综合性部门进行,称之为我国宏观调控的三大支柱。 4、我国目前的宏观调控与1992-1993年的宏观调控的区别 两次宏观调控政策具有较大的区别:(1)针对对象不同。为了控制1992年出现的经济过热,1993年,管理层出台了“十六项调控措施”以稳定面临失控的金融大局及经济失衡,但当时针对的对象主要是房地产、证券等。而目前主要针对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房地产行业;(2)方式不同。1993年的宏观调控力度很大,本届政府虽然也在不断加大调控力度,但采取“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现在的调控手段更多的是采用经济手段;(3)过热程度不同。1993年是整体过热,当时通货膨胀率最高达到20%,而目前基本还是局部过热。(重要,易考分析题) 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 1、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民的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它一般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 社会保障的主要功能是: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提高劳动者素质,调节社会经济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对劳动风险的社会保障。为确保劳动者的生存权,国家和社会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人给予物质的扶助,使其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这被称之为社会保险。其内容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由于涉及面广,覆盖对象多,社会保险处于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救济:又称为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基于各种原因而陷入生存困境的公民给予的财物接济和生活扶助,以保障其最低生活标准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福利:指国家和社会为维持和提高公民的一定生活质量而提供一定物质帮助,以满足公民的共同和特殊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的目标不是为了济贫,也不是为了维持公民的最低生活水平,而是通过提供物质帮助使公民的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所以,社会福利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处于较高的水平。 社会优抚:国家和社会对有特殊贡献者及其家属提供褒扬和优惠性质的物质帮助,以保障其生活不低于一般生活水平的制度。社会优抚的对象是法定的特殊群体,即应当是对国家和社会有着特殊贡献的个人及其家庭,如服兵役、因公牺牲或致残等。 2、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 ①是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需要;②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搞活企业的需要;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④减轻国家负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需要;⑤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广大农民利益的需要。 3、建立和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要求、目标及原则 基本要求:就要保证社会成员在遇到生、老、病、残、死等困难时能够获得物质帮助,又要有利于树立社会成员的参与意识,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促进生产发展。 目标: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律化和现代化,提高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 原则:(1)、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所以要合理确定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各自承担的投入比例,以兼顾公平和效益;(2)、全社会范围内的互助互救原则;(3)、城乡有别、区域有别原则。社会保障的程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相连,保障制度的实行,必须注意农村与城市、较发达地区和尚不发达地区的差别。(4)、以追求社会公益为目标原则。社会保障必须以实现社会效益最优化为目标,而不能如同商业保险那样,以营利为自己的根本目的。 本章常见错误点拨: 计划和市场手段这两个手段哪一个都不是完美的,要避免走向任何一个极端,应当知道,这两个手段都有长处和缺陷,因此在实际运用时,须注意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优化资源配置。 本章命题预测: 2003年以来中国开始出现了局部经济过热的迹象,因此在学习中,要特别关注本次宏观调控的手段和目标,并注意分析本次调控与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时调控目标的不同,2005年考试极容易出现大的分析性试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