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收费与贫困大学生家庭收入调查(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7 10:45 课堂内外-高考金刊 | ||
现实:痛并追求着 喻湘蓉父母双亡,独自承担生活压力求学虽然是个特例,但通过我们对医学院校、综合大学、农业院校、师范院校四种大学的新生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像喻湘蓉一样贫困的家庭为数不少。这些家庭的情况普遍表现为: 一、收入少,负担重 根据调查回收的500份问卷,我们发现,在新生的家庭收入构成中,月收入500元以下的家庭也就是年收入6 000元以下的家庭比例占到了46.3%,这其中多是农村家庭或城镇的下岗职工家庭。对于这些家庭来说,学费是压在头上沉重的大山。有34.5%的家长都认为收费太高,不能够接受。有45.6%的家长虽然能够勉强承受每年5 000的学费标准,但表示四年要独立承受所有的花费很不容易。
来自湖北赤壁农村的重庆大学新生龙则新跟记者保守地算了一笔学费帐,她家四口人,如果把父母种地、搞副业和哥哥外出打工的钱加起来,一个人的平均年收入约为2 300元,而每年10 000元的大学花费平摊下来,每一个人要承受2 500元的教育经费,这教育经费占了人均收入108.6%,也就是说他们家一年不吃不喝都不够大学的花费。因为哥哥在外打工,龙则新家的收入在村里还算比较高的,但接到通知书那天,他们家便在村里沦为“贫困家庭”,几年的家底掏光不说,连哥哥的婚事也必须推后两年。 事实上,从世界范围来看,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大致是有谱的。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如果过多超出这个比值,就意味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在其他方面难以为济。 很多家庭为了孩子读书都不得不收紧裤腰带过日子,导致在医疗、健康、营养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隐患,精神焦虑也增加,家庭的抗风险能力急剧下降。西南农业大学的新生龙映雪同学哭着告诉记者,自从家里忙着给自己筹备学费,妈妈生病都忍着不去看,直到实在疼得不行才去检查,发现自己患的是子宫瘤,还好是良性的,如果再拖一下就可能无法挽回了。由一斑可窥全豹,可见中国的家庭为了孩子的大学梦付出了多么沉重的代价! 二、学历低,期望高 虽然上大学对不少家庭是沉重的负担,但对家长来说,孩子只要能上大学,他们是相当自豪的,这种快乐甚至要超过学生本人。每次开学,看到校园里跑前跑后的家长便可知道。虽然这几年大量扩招,高等教育仍然是“僧多粥少”,每年仍然只有50%多的考生能够进入大学的殿堂。大学在家长的心中仍然是光环不减。 一位来自河南的家长对记者信誓旦旦地说:“咱家三代农民,出个大学生不容易,砸锅卖铁都认了,不能让孩子有后顾之忧。”其实这样想的家长何止他一人。 经过编辑部整理,100份抽样调查的大学新生家长学历构成和收入对比图如下:
大学新生家长学历构成和收入对比图 从以上的图表可以看出,家长的学历普遍偏底,高中和初中以下的学历占到了82%。他们的月收入也相应在500元以下到1 200元之间,属于较低的范围。这一批父母的年龄段都在40~50岁左右,他们经历过文革和上山下乡,历史的原因使他们受高等教育的几率少之又少。 少到什么程度呢?一位浙江大学毕业的叫王元的家长告诉记者,他是77年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的,当年考大学可以说用千里挑一来形容。他们60多个人的复习班能够有3个学生升入了大学就得到金华地区的通报表扬。 历史的原因使得一大批50、60年代生人饱受了知识缺乏的痛苦,而中国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时代浪潮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知识缺乏对他们人生发展的重大限制。中国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着,有力量的跟着时代走,没力量的被时代拖着走。他们这种惟恐被时代抛弃的焦虑感或许还远胜于对基本生活的需求。所以,他们对孩子上大学寄托了更大的期望,而绝不仅仅是为了找个工作好养家糊口而已。
家长对孩子读大学的期望 在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家长在对孩子读大学的期望选择中,希望孩子考研竟然占了37.6%的比例。而且不少家境贫寒、学历较低的家长表示,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希望孩子能够考研读博,自己宁愿忍受更长时间的艰苦生活,让孩子通过知识的提升来改变命运。 对于父母们来说,学费的痛是其次的,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他们都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孩子的求学路走得更远更长,避免自己当初因缺乏知识技能而失去机遇的遭遇在孩子身上再次重演。这些朴实的父母们是值得敬佩的。 让我们,向天下的父母致敬! 让我们,向梦里的天堂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