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工子女的教育成长:城市中心的边缘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03 12:04 南方周末 | |
作者: 师欣 沈颖
民工第二代 周浩/摄 目前我国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差不多有1亿,保守估计,第二代子女占其中的5%-7%之间,这已经是相当大数量的人群。 这群以农民身份出现在城市的孩子,他们在怎样成长,他们又会长成怎样的人? 新市民 “他们从小在城市生活读书,却不能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是制度把他们排挤到城市的边缘。应该称呼他们为‘城市新市民’。” 4年前,北京社科院学者韩嘉玲针对北京市流动人口子女做了一项调查。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答案有两个,一是老家人,二是北京人。 “我后悔当时没有设定第三个选择,即:不知道。” 在最后收上来的问卷中,就有不少孩子在问题旁边画了一杠,另写道:中国人。 这个结果令韩嘉玲心酸。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她甚至不愿意用“民工第二代”这个词语来称呼这群孩子,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阳光的词语:“城市新市民”。 按照韩嘉玲的划分,这部分“城市新市民”分成四类:1.从小跟父辈来到城市打工,有的甚至就出生在城市;2.守在农村的“留守儿”,长大以后跑到城市,投靠父辈;3.处于来来回回的状态。小时候在农村呆了很短的时间,然后到城市里读小学,因受到户籍制度的牵制,初、高中又必须返回农村;4.跟父辈打工进入城市,后来又从农村考回城市,读大学———这是一部分非常少的人群。 但是迄今为止,人们还很难把这些孩子的生活状态和“市民”两字联系起来。城市新市民,听起来更像个美好的希望。 矛盾体 “自卑,自尊,差别,迷惘,根植在民工第二代心里,农民工子女正生活在一系列尖锐又集中的差距中,他们经历着其他同龄人不曾经历的压力和挣扎。” “2003年9月北京有了第一所合法的打工子弟学校——北京明圆学校。北京市教委表示承认一批正规的打工子弟学校将是一种趋势,北京市努力使农民工子女正常上学。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使我们迫不及待地来到明圆学校支教……” 一个月后,中国农村研究网发表了这位支教者刘治敏的文章,得出了如上那个结论。 面对着繁华的城市,他们只能在简陋的打工子弟学校读书,不能在北京考学,不能有足够的零用钱,甚至不能像北京孩子一样进一些娱乐场所。一个初二学生告诉调查者,他每天3点钟起床帮妈妈进货。 他们承受着父母的高期望,却很难从父母那里得到关心和指导。事实上,这所学校弥漫着厌学的情绪,有2/5的孩子在调查题目中选择了“学习是最烦心的事”,一个孩子说:“不好好学习对不起辛苦的爸妈,但真的学不进去。” 他们庆幸来到北京读书,这使得自己比家乡的同龄人有了更多的见识和生活经历,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城市又敌视而隔膜。这是如此隔膜的两个群体,有些孩子甚至觉得北京人就是靠着租房子赚钱。 他们不愿意重复父母的生活,也不认可周围城市人的状态,一方面羡慕崇拜城市人,另一方面又觉得那些都不属于我。 “城市接纳农民工子女不只是个户口问题,文化心理上的因素更为复杂。”刘治敏写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