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背诵精华 > 正文

资本运行

http://www.sina.com.cn 2004/12/27 15:52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产业资本运动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见下表)

  三个阶段       购买                    生产             销售

  三种职能形式   货币资本                生产资本         商品资本

  三种职能       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  生产剩余价值     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循环的含义:产业资本顺序经过三个阶段,相应采用三种职能形式,发挥三种资本的职能,实现剩余价值的增殖,又回到出发点的运动过程,即资本循环。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有机统一:购买和销售阶段是流通过程,生产阶段是生产过程。资本循环又是三种循环形式的有机统一:在连续不断的资本循环中,每种资本职能形式都要完成自己的循环即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

  三种循环形式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资本运动的不同特征:货币资本循环表明资本的目的就是价值增殖;生产资本循环表明资本的运动是一个不断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商品资本循环表明资本运动是商品不断被消费和不断再生产的过程。

  (二)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重要考点)

  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部分。第二,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的继起,即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连续不断地运转。这就是说,由于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只有各生产部门之间、生产和消费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社会总产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社会再生产才能正常进行。

  这是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对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企业来说,企业在资金运用上都必须满足空间上的并存和时间上的继起两个条件,才能使生产顺利进行;在一切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加速资金周转,加速商品流通,节省流动资金,必然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这一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一样适用。

  (三)资本周转

  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就是资本周转。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产业资本的运动形式,只是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考察资本周转,主要是分析资本运动的时间和速度,并进一步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四)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常考点)

  (1)固定资本:以厂房、机器、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部分。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以实物形式全部发挥作用,能供多次生产过程使用,其价值按每次生产使用过程中损耗的程度,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产品出售后又一部分一部分地收回,经过多次转移才实现价值的全部周转。

  (2)流动资本:投放在原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及劳动力上的生产资本部分。流动资本在价值周转方式上是一次性投入生产过程,随着商品的出售一次性全部收回。其中劳动对象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的价值并不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新价值,进行补偿。因而,劳动对象和劳动力虽然同属流动资本,但在价值形成和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3)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

  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向新产品中的转移是逐渐的,流动资本则是一次性的。

  价值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时间短。

  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分批逐次回收,流动资本是一次性全部回收。

  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一直发挥作用,使用期内不需更新,流动资本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进行实物更新。

  (五)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1.固定资本的磨损(损耗)

  有形(物质)磨损:固定资本的物质要素由于使用或自然力作用所受的磨损。

  无形(精神)磨损:由于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固定资本价值上的损失。或者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更便宜的机器设备,使已经在使用的机器贬值;或者由于技术进步,生产出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使原有机器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降低而引起的贬值。资本家通常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提高对机器设备的利用率等办法弥补固定资本精神磨损的损失。

  2.固定资本折旧

  含义:折旧是固定资本在使用过程中因损耗而转移到商品中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方式。它是按固定资本的磨损程度,逐渐将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从销售商品的收入中提取,以货币形式积累起来,以备将来用于固定资本的更新。

  折旧费:逐年按损耗程度提取的那部分补偿金额,叫做折旧基金或折旧费。折旧费=固定资本原始价值/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六)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常考点)

  (1)周转时间:是指资本从一定形式的预付开始,到全部资本带着剩余价值又回到原来形式所经历的时间。它由资本的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两部分构成,生产时间又可分为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两部分,流通时间又可分为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两部分。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生产时间+资本流通时间。

  资本周转的速度快,可以节省预付资本,特别是节省流动资本。

  (2)周转次数:一定时期内(通常以年为单位)资本所经历的循环次数。公式为:n(周转次数)=U(年)/u(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而与资本的周转次数成正比。

  (3)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主要有两个:第一,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也就越慢。反之,则越快。第二,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例。资本周转是包括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在内的平均周转。而固定资本周转速度比流动资本慢。因此,固定资本在生产资本中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便越慢;流动资本占的比重越大,资本周转速度便越快。

  (七)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1)对生产的影响:影响年生产总量,与年商品总量正相关。

  (2)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量(M=m′vn);提高年剩余价值率(M′=m′n);节省预付资本量,减少固定资产无形磨损。

  (八)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研究的出发点

  1.基本概念

  (1)社会总资本运动:相互交错、互为条件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即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2)社会总产品:一定时期内(一年)社会各物质生产部门所生产的全部产品,即全社会商品的总和。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也就是社会总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的问题。

  其核心问题在于:如果消耗掉的预付的资本价值不能收回,或者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能买到新的实物得到补偿和替换,社会再生产就无法正常进行。价值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前提;实物补偿是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正常进行的关键。

  (九)研究社会总资本生产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为了便于研究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就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第一,按最终用途把社会总产品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地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资料的生产,是第一部类,用I表示;消费资料的生产,是第二部类,用Ⅱ表示。

  第二,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的构成分成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三个部分。商品的价值=c+v+m。

  把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成三个部分,从实物上分成两大类,并相应把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两个基本原理。

  (十)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实现过程

  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其交换过程包括:

  通过第一部类内部各部门和企业的交换,使第一部类的Ic得到实现。

  通过第二部类内部各部门和各企业的交换,Ⅱ(v+m)得到实现。

  通过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第一部类的Ⅰ(v+m)部分和Ⅱc得到实现。

  通过上述交换,使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都能得到实现。

  2.实现条件

  (1)基本实现条件:Ⅰ(v+m)=Ⅱc,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这表明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派生实现条件:Ⅰ(c+v+m)=Ic+Ⅱc,即第一部类生产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所消耗的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它表明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Ⅱ(c+v+m)=Ⅰ(v+m)+Ⅱ(v+m), 即第二部类的全部产品在价值上必须等于两大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总和,它表明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生产与两大部类的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十一)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

  (1)外延扩大再生产:在生产技术、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条件下,依靠增加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数量、扩大生产场所等手段来扩大原有生产规模。

  (2)内涵扩大再生产:依靠生产技术进步、生产要素质量改善以及提高劳动效率来扩大生产规模。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条件一:第一部类生产的生产资料除维持简单再生产的需要外还有剩余,以满足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

  条件二:第二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除满足两大部类原有资本家和工人的需要外,还有剩余,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重要考点)

  (1)基本实现条件:Ⅰ(v+Δv+m/x) =Ⅱ(c+Δc),即第一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Ⅰv),追加可变资本价值(ⅠΔv),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Ⅰm/x),三者之和应等于第二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Ⅱc)和追加的不变资本价值(ⅡΔc)的总和。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2)派生实现条件:Ⅰ(c+v+m)=Ⅰ(c+Δc)+Ⅱ(c+Δc),它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Ⅱ(c+v+m)=Ⅰ(v+Δv+m/x)+Ⅱ(v+Δv+m/x),它表明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的供给与整个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4.资本运动和再生产包含着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资本运动和再生产包含着适用于一切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反映的平衡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这也就是说,社会化大生产要顺利进行并不断发展,必须保持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以及两大部类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的协调平衡,同时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这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

  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运动和再生产的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生产同样是适用的。

  (十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实质和根源、周期性

  1.经济危机的表现

  经济危机的特征是生产过剩,表现为商品积压,生产资料闲置,企业破产,工人失业,信用关系破坏,危机状况延续一段时间才能缓解,且不断周期性爆发。

  2.经济危机的实质

  生产的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过剩。

  3.经济危机的根源

  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危机的周期性

  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危机的周期性与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的周期紧密联系。危机周期性爆发的物质基础是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MP3 手机 相机
 
服饰 首饰 护肤

旅游 电脑 礼品

精品折扣一拍网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 分类信息 立の本环保电池出租店今年哪些项目最赚钱? 05年投资热点最新商机
·高血压人要“解放”! ·科学战胜痛风顽疾! ·开麦当劳式美式快餐店 ·中国企业 全球生存
·三联疗法治疗皮肤癣! ·火爆时尚充气千斤顶 ·迎春节快开花坊专卖店 ·最新的医药健康资讯
·非淋菌尿道炎前列腺炎 ·粥全粥道,发财之道! ·哇!电池出租年利百万 ·高血压——全新突破!
·根治胃肠病、失眠抑郁! ·投资壹万年利十五万! ·开唐林香烧鸡烤鸭店 ·基因透析法"治疗肝病!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