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陈先奎考研政治考前串讲 > 正文

对立统一规律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0 19:21  考试虫丛书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二、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一般作分析题)

  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分别起重要作用。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矛盾着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事物的发展既离不开矛盾的同一性,也离不开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任何事物都必须在对立双方的统一体中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在统
对立统一规律
一体中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依赖、相互利用中发展。第二,同一性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矛盾转化的方向,即一事物只能转化为与它有内在联系的另一事物。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它促使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为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创造条件。当矛盾双方的力量发展达到极限时,只有通过矛盾斗争才能突破这个事物的极限,从而使旧的统一体分解,新的统一体产生,完成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推动事物发展的既有事物的内部矛盾,又有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事物的外部矛盾即外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的外部条件,对事物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有时会影响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状态。事物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存在和发展。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一般作辨析题、分析题)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一般必须通过个性而存在。个性比共性丰富,共性只是概括了个性中共同的、本质的东西,而没有包括个别事物的全部内容和特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会相互转化。

  掌握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原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理解矛盾及其规律诸问题的钥匙。它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规律,即认识是由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论。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遵循“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五、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般作分析题) 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坚持“两点论”,就是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不仅要看到任何事物都包含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关系或方面,又要全面地认识和把握矛盾双方的各种关系和复杂情况。要反对“一点论”的片面观点。同时,矛盾发展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重点论”。在矛盾的发展过程中,矛盾及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衡的。从一定的矛盾体系来看,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每一对矛盾的双方来看,又分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分是相对的、可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双方会发生相互转化、易位。坚持“重点论”,就是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工作中的重点和中心环节,分清主次先后、轻重缓急;要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坚持“两点论”,就是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不能忽视非主要矛盾和矛盾非主要方面对事物发展的影响。“重点论”和“两点论”是统一的。“两点论”内在地包含了“重点论”。“重点论”是以“两点论”为前提的。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MP3 手机 相机
 
服饰 首饰 护肤

旅游 电脑 礼品

精品折扣一拍网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 分类信息 立の本环保电池出租店今年哪些项目最赚钱? 05年投资热点最新商机
·高血压人要“解放”! ·科学战胜痛风顽疾! ·开麦当劳式美式快餐店 ·疤痕疙瘩、痤疮一扫
·新法巧治肝病、皮肤癣! ·让湿疣疱疹不再复发! ·迎春节快开花坊专卖店 ·最新的医药健康资讯
·非淋菌尿道炎前列腺炎 ·小本创业的黄金项目! ·哇!电池出租年利百万 ·高血压——全新突破!
·根治胃肠病、失眠抑郁! ·投资壹万年利十五万! ·开唐林香烧鸡烤鸭店 ·让病毒疣疱疹不再复发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