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面试心理与应对策略
心理素质会对一个人的行为产生重要的反作用。心理素质好的应试者能在面试中超水平发挥。反之,心理素质不好的应试者往往连自己的正常水平都无法发挥。从另一方面说,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正常发挥面试水平的保证,也是一个公务员应具备的必要素质。因此,有志于做公务员的应试者,必须注重培养自身的心理素质,这样既有助于顺利通过面试,在日后的工作中,也能应付自如。
第一节面试心理
一、公务员素质测评的心理分析
所谓人员素质测评心理,是指参与测评的人员在
测评行为中的心理反应。
在公务员面试中,考官和应试者由于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因此各自的心理也不同。这种心理反应,将对测评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实践表明测评主体的心理反应,将对测评活动的成败产生决定性作用;同时,测评客体的心理反应,也将对测评过程产生一定的反作用。一些应试者多方面条件都较好,但在面试时由于缺乏经验,心理素质不过关,不能正常发挥,甚至在面试中说话结结巴巴,不善于展开话题,让考官无从对其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测评主体的心理会受以下一些心理效应的影响:
(一)顺序效应
面试考官在对多名应试者依次进行评定时,往往会受面试顺序的影响,而不能客观评定应试者的情况。例如,一个考官在面试了三个很不理想的应试者之后,第四位应试者即使很一般,考官也会对他有比前三位好得多的印象。反之,如果一位考官连续面试了三位很理想的应试者,即使第四位应试者水平很高,考官也会认为他的实际水平一般。
(二)近因效应
指测评者根据技术指导记忆中近期印象来作出判断、评价。
在日常生活中,领导者可能会根据某人的近期表现而改变对他的一贯看法,也有正反两个相反方向。正方向效应表现为领导者偶然发现某人近期的优点或好的表现,对他产生好的看法,于是迅速改变以前对他的坏的看法,给予提拔和重用。如果某人一贯表现平平,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或工作上有好的表现,领导就会对他刮目相看。反方向效应表现为领导者发现某人近期的缺点或工作中的失误,会改变以往对他的好的看法。这种情况出现在面试中,考官忽视测评的特定场景,导致测评误差。
(三)相似效应
考官对于应试者表现出的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思想和行为,往往有更多的兴趣,对这样的应试者也易产生好感。例如,应试者看过的某部影片正好考官也看过,对主人公的评价、对故事情节的感受都相同,或双方都有相同的兴趣、爱好等。
(四)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即光环作用,是指当应试者表露出某一方面特长时,考官就由此联想到在其他方面也无所不能。例如,看到应试者曾在报纸上发表过一些文章,因此便认为他公文写作、综合调研方面也必定造诣非浅。反之,看到应试者某一缺点,就认定他在别的方面也必然水平一般,这种效应容易使考官在评定应试者时产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偏概全的错误。
二、面试心理与面试心理偏差
(一)主考官的心理与心理偏差
在面试过程中,主考官因处于主动、支配地位,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有利于主考官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但把握不好也容易形成极端化倾向。面试实践表明,主考官易出现以下心理特征及心理偏差:
1择优心理
面试时,主考官想从应试者中优中择优。主考官面试应试者,虽不能等同于人们在商场中选商品,然而其心理特征有相似之处。买东西时,谁都想挑个价廉物美的。面对主考官的谨慎考核和细致询问,应试者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实事求是,耐心诚实,以赢得主考官的信任。
2注重第一印象
同陌生人第一次见面,对方的仪表、言谈、举止、气质、反应力等,往往给人留下一种最初的感觉印象。从心理学角度讲,第一印象在主考官心目中非常重要。由于是“最初的”,所以新鲜、深刻、引人注目,容易记住。又由于是以观察的感觉形象为主,所以很容易引起人们情绪上的反应——喜欢或不喜欢。在喜欢或不喜欢的第一印象支配下,对应试者的进一步认识,也常常不自觉的受第一印象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时虽然是错误的,但要克服和剔除却绝非易事。惟有以真诚的态度与主考官沟通信息,交流感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主考官面前,应试者应建立什么样的第一印象呢?自卑怯懦、狂妄自大、自我封闭、计较多疑、虚伪势利都是不可取的,应试者的形象应该是诚实而不虚伪,自信而不自负,热情而不孤僻,根据自身条件,不卑不亢、实事求是地和主考官交谈。
3愿当“伯乐”
主考官是带着任务来参加面试的,他们大都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公正的考官,希望自己就是慧眼识千里马的伯乐,能够从众多应试者中挑选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如果任务完成不好,挑选的人到单位正式工作后不合乎要求,他们的脸面不免难堪。因而,主考官对面试工作大多尽职尽责,认真对待。
4专业化倾向
专业化倾向指主考官过多使用专业术语、职业行话或方言俚语的倾向。
5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指考官以自己的思维惯性来判断、评价应试者的倾向,往往让主考官的判断带上个人色彩,降低评价的客观性。思维惯性指人在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和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习惯行为。
6自炫心理
自炫心理因考官个性差异而有不同表现。指主考官的优势心理所产生的自我表现倾向。此外,应试者的自我炫耀也容易激起表现型考官的发难心理,以难倒应试者而后快。
7疲劳心理
疲劳心理指面试过程的重复性操作所引起的主考官懒散、困倦倾向。面试工作是一种复杂而繁重的劳动。它要求考官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重复性操作活动,并始终保持注意力集中。因此,主考官不仅要求具有较高的心理能力,也要具备较强的体力、精力和意志力。否则,就容易出现打哈欠、吐长气、坐姿不端等疲劳现象,从而影响面试气氛。
8“喧宾夺主”倾向
主要表现为主考官角色混淆,以自我为中心,言语过多,由“导演”变成“演员”,占去面试大部分时间。高明的主考官总是用最少的话引出应试者最多的话。因为一个人讲得越多,他的优缺点暴露得越充分。
9优势心理
优势心理指主考官因处于主导地位而产生的居高临下的心理倾向。表现为面试谈话中的随意性、分析判断上的主观性和对面试结果评定上的个性倾向性。
(二)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
在面试过程中,应试者处于一种接受提问与考查,同时又要自我表现的角色。这种角色往往让应试者出现两种极端倾向,或者因过于拘谨而表现不足,或者因表现过分而卖弄做作。这两种倾向都会影响面试成绩。应试者的心理与心理偏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期望过高
在面试过程中,这类应试者表现出居功自傲、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势。有些应试者看社会过于理想化,不能正确估价自己与周围条件,常常对自己期望过高。他们一般个性鲜明,或某方面有专长,或过去多受奖励。但期望值过高、过于自负的应试者往往事与愿违。克服期望过高的办法是,有意识地参与社会生活,拉近自己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自己的自我评价能力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2趋同心理
趋同心理指应试者一味顺从、迎合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对主考官言听计从,甚至言行举止都愿与主考官保持一致。趋同心理的根源在于缺乏应有的个性品质。如缺乏自信、盲从模仿、无主见等。
3表现心理
表现心理指应试者主动展示自我的倾向。表现心理强的应试者可能主动与考官握手,回答问题时可能抢答,自我表白,言语过多等。应试者的适度表现是正常的,但过分表现就可能给主考官留下相反的印象。此类应试者多属外向型性格。
4求全心理
一方面,应试者希望自己选择的工作单位待遇高、福利好、工作舒适;另一方面,又希望能专业对口、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能得到领导的重用。这种求全心理在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身上体现得较为明显。
5恐惧心理
恐惧心理指应试者因处于被评价位置而产生的害怕主考官的倾向。具体表现为紧张、不安、惊慌、怯场等现象。应试者的畏惧心理随年龄和经历的增长而减弱。
6戒备心理
戒备心理指应试者与主考官之间因彼此陌生而出现的心理上的距离感,具体表现为应试者过于拘谨、防范、疏远、不愿说心里话等。
7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是个人对自己评价偏低的一种心理倾向。自卑感严重的人,往往处世消极,工作不思进取。这种心理对于参加面试的应试者来说,危害非常巨大。战胜自卑,是近至面试成功、远至人生积极进取的重要一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个人只要全力以赴,成功的机会就会很大。但是,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克服自卑心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如果说有什么妙方的话,那么自信心是至关重要的。除了努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己必须认为自己“必然可以做到”,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8负重心理
负重心理指应试者因对面试期望过高而产生的心理负担过重的倾向。具体表现为心理压力大、急躁、焦虑、思想不集中,甚至出现晕场现象。
9掩饰心理
掩饰心理指应试者企图掩盖自身缺陷的倾向。表现在回答问题上,支吾搪塞、答非所问;表现在言行举止上,神色不安、抓耳挠腮、避开主考官视线等。此类应试者或者虚荣心较强,或者有自己不喜欢或他人不喜欢的缺陷和弱点。
10怀疑心理
怀疑心理指应试者对面试过于敏感和多虑倾向。表现为对考官的警惕性,对面试过分的敷衍态度以及对面试的过分关注。其原因主要是对面试本身的公正性持怀疑态度,或是个性原因,如对自身能力缺乏信心、性格内向、顾虑多疑等。
11完美心理
一个跨国大公司的老板说,他之所以拒绝考虑一个在各方面都合格的应试者,是因为此人在仪表方面太注重修饰细节。
“我承认,良好的修饰是必要的”,这位老板解释说,“但是,这个人的仪表完美得另人望而生畏。他的衣着是完美的,他的头发是完美的,他的指甲是完美的,连他的牙齿也完美无缺。他简直是塑造的。我可不希望如此。没有人是完美的。”
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即意味着永远的自我否定者,因为他永远达不到他为自己所定的任何一个目标;绝对的完美主义者亦意味着不知轻重、不分主次,他会强迫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做着过分的不必要的停留。
一般的完美主义者只是希望别人把他看成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人。他认为,如果在日常工作中给老板发现了不完美之处,自己就会坐失良机。于是,他平时不轻易讲话,开会时坐在后排,尽可能地不引人注意,惟恐给他人发现自己的缺点。
面试前,完美主义者最愿意做的,是自己给自己制造数不清的想象中的心理压力;面试中,完美主义者会尽量地掩饰、遮盖自己的不足之处,然而,却忽略了面试的根本目的——全面而准确地展现自己的优点。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缺点必然是越抹越黑,一个人的优点则是越擦越亮。
完美主义者就像一拉就断的弓。所以,面试前,不必为自己的所谓的不可逆转的缺点平添不必要的苦恼,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面试中,也不必在面试考官老练的目光下,怕暴露自己的缺点而动摇信心,成了一个蹩脚的完美主义者。
三、公务员面试的心理准备
(一)具备充足的信心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每一个应试者都要先问问自己,是否充分相信自己,有没有信心应聘成功,信心会给应试者带来洒脱和豪情。对任何人来说,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的水平,相信自己能够干出一番事业,才会热情地、努力地去投身到这个事业中去。所以说,自信是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估计和坚定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讲的就是自信问题。一个应试者,只有坚信自己有实力能胜任某项工作,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才能赢得组织人事部门的赏识和信任。而缺乏自信或自信心不足的人则常表现为过分自责,常常因为一点小的挫折而过分自卑,或盲目羡慕别人,忽略自己的长处,而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自暴自弃;或自尊心太强,置身陌生人之中不知所措等。这些都不利于自我推荐。
当然,信心不是万能的。绝不会因为相信自己,困难就会少几分。但是,信心将会帮助我们藐视困难,以最旺盛、最活跃的精神状态去克服困难,以足够的耐力面对挫折,以足够的勇气迎接挑战,而这正是应试者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而“自我推荐恐惧症”则使许多应试者纷纷落马。
(二)具有顽强意志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这种坚忍不拔之志就是为实现人生追求目标的顽强意志。所谓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意识的能动表现。一个意志明确而又坚强的人,一般都具有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几种意志品质。
决定事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则是人的意志品质。这就是“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一项对诺贝尔奖获奖者的研究也表明,他们所取得的成就虽各具特色,但无一例外地拥有两大共同特征:一是学识渊博,二是目标明确、兴趣持久、坚韧顽强,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三)具有竞争意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法则。对于应试者来说,必须强化自己的竞争意识,崇尚竞争,敢于竞争。在社会生活中,“优胜劣汰”已逐渐成为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公务员录用制度的改革,为各路人才提供了公开、平等参与竞争的环境和机会。
“百舸争流奋楫者当先,万木竞秀傲寒者夺魁”。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生就是一场竞争,应试者,应该正视现实,抓住机遇,扬起理想的风帆,在竞争的激流中奋力拼搏,驶向成功的彼岸。市场经济就是竞争性经济,竞争已成为社会生活的普通法则。职业竞争是最重要的竞争之一。随着人才劳动力市场全面放开,优胜劣汰作为职业竞争的法则,必然给强者带来机遇,使弱者面临危机。所以,应试者就必须克服焦虑、自卑、怯懦、优柔寡断等心理障碍,敢于参加竞争,大胆地与竞争对手一比高低。
1要扬长避短
从实际出发,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对自身的能力结构、专业特长、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进行具体分析和评价,扬长避短,先声夺人。
2有足够的自信
在了解用人单位的要求后,只要自己符合条件,就要充满自信,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工作,大胆地接受挑战。
3有明确的人生信念和追求目标
为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目标奋斗不息,不为一时的困难和失败所吓倒,不为压力和风险所动摇。
4有经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
竞争往往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在应聘竞争中失败在所难免,但只要正确对待,调节抱负水平和期望值,就会成为竞争中的强者。
第二节公务员面试消极心理的分析和应对策略
一、面试消极心理的分析
在公务员面试中主观和客观的种种因素都会给应试者带来诸多心理压力,引起应试者的紧张,使他们进入临场消极状态。下面分析几种主要的临场心理消极状态。
(一)恐惧心理
1面试恐惧心理的表现形式
(1)陌生恐惧。一见陌生人便脸红、紧张,说不出话,感到浑身不自在,这便是陌生恐惧。其实,别人在你的眼里是陌生的,你在别人眼里也是陌生的,所以大可不必恐惧。
(2)群体恐惧。当你去某单位人事部门应聘,而办公室里有许多人时,你发觉众人的目光都在投向你,便会感到一阵紧张,很不自在。因为对方是一群人,而你是单独一人,自然而然就产生一种群体恐惧。这时,你应该这样想:我是来应聘的,而我各方面的能力水平都不错,正是他们理想的人选。
(3)高位恐惧。当你去某单位应聘时,面试的主持人如果是高级领导干部,你往往会被他们的赫赫名声吓倒,一见面就会莫名其妙地紧张和不安,这就是高位恐惧。其实,你当这样想:对方地位高,名声大,但他们不是神,地位和头衔不过是一个人的衣帽罢了。从人格上说,人人都是平等的。这样便会增加自己的勇气,建立与对方平等的新关系,使面试顺利进行。
2消除恐惧心理的方法
(1)应聘面试时的服装,已不是件普通的衣服,同时也是一件保护心灵的外套。穿上相应档次的服装,会提高你的自信心。适当提高服装档次,穿得整洁大方,与对方建立起平等关系,就不会胆怯了。要是穿得太随便,看着对方西装革履,自感相形见绌,就会信心不足,站在别人面前,心理上就已比别人低了一等。
(2)公开说出自己的紧张,让对方帮你放松。当面对众人或陌生人感到紧张时,不妨干脆说出自己的感受,自嘲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自己轻松起来。
(3)亲切有神地与对方进行目光交流,消除紧张情绪。你在与招聘者会见时,要尽量建立平等的关系,当觉得心里害怕、很可能会被对方压倒时,最好鼓起勇气,抬起头来注视对方,用亲切有神的目光与对方交流,这样会消除你的紧张情绪。
(4)发现对方的弱点,减轻心理压力。如果感到心理上有压力,面试时不妨仔细观察对方的仪容、服装以及谈吐等,借以发现对方的缺点,这时就会产生一种宽松感,自觉不自觉地增强了自己的勇气,建立起与对方平等的新关系,这样就自如得多了。
(5)深呼吸能使你增添勇气。如果在步入面试大门之前,认真做几次深呼吸,心情肯定会平静得多,使勇气倍增。与陌生人第一次会面,特别是在关系应聘成败的面试时,心理胆怯、情绪紧张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把拳头握紧、放松,如此反复几次,也有助于情绪的安定。
(二)怯场心理
怯场心理是指在面试临场条件下心情过分紧张和焦虑、导致感觉的敏锐性下降、知识技能的回忆受阻、注意力集中不起来、影响自己原有能力发挥的心理现象。每个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羞怯心理,只是那些性格较内向、平时不太喜欢社交的人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较强的羞怯心理往往会对一个人的事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羞怯心理的支配之下,由于心情紧张的缘故,个人呈现出极不自然的面部表情或姿态,说话不能平稳地进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自身真实水平的发挥。
对于需要参加面试的人来说,事先有意识地加强社交方面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在面试中,羞怯心理较强的应试者往往比较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量使之符合以前所学的各种规范和要求,目的是为了给主考人员留下一个较好的印象。羞怯心理产生的实质原因在于信心不足。其中包括对于自身的外部形象、内在的素质及能力缺乏自信,而这又导致优柔寡断的个性。但由于过分专注于自身举止与言语的选择与表现,无法集中精力解答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自身能力的正常发挥。一旦意识到自己的表现没有达到预期要求,应试者便会产生一种自责心理,与之相伴随的是心情更趋紧张,由此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后应试者只能带着诸多遗憾而离开考场。
怯场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从现象上看,怯场往往是不适应、担心、害怕的结果。在不同的场合下,怯场的原因很不一致。下面就应试者的面试怯场,探究产生怯场心理的个人身心原因,以便帮助应试者对症下药。
(1)与评价能力有关。面试焦虑与个人的认识能力息息相关。如果应试者把面试视为关系自己终身前途的奋力一搏,一旦失败,什么前途、理想、荣誉、幸福都将付诸东流,抱有这样认识的,其面试焦虑水平必然很高。其实,这种认识评价是不全面的。
(2)与成熟程度有关。伴随着年龄增长,焦虑水平显著上升。特别是应试者,由于已踏入人生“十字路口”,能充分意识到面试成绩对求职的影响,因此,焦虑水平显著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应试者,在面试时焦虑水平高低有别,它体现着生理成熟对个体考试焦虑水平的影响。
(3)与应试技能有关。训练有素的应试者,对题型、解题思路、答题要点、答题要求等问题心中有数,加之知识储备较多,这样,在考场上就会得心应手、处之泰然,分清轻重缓急,井然有序地回答问题。而平时缺乏训练、没有很好掌握基本应试技能的人,在面试临场时极易产生慌乱现象,以致白白浪费宝贵时间,而时间不够用时,则更为紧张。这说明应试技能也是影响应试者焦虑水平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对考试怯场的治疗十分重视,治疗方法也不断改进,较为流行的治疗方法包括:系统脱敏疗法、认知治疗、观察学习治疗、学习技能治疗等。在我国,考试怯场的治疗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这里,我们提出一些克服怯场心理的有效易行的建议。
第一,面试时略提早到场,在场外安静地休息,放松自己。
第二,努力形成考前的良好竞技状态,保证必要的运动、休息、文化娱乐时间。
第三,掌握正确的应试方法,熟悉不同题型的要求和回答技巧。
第四,倘若在面试过程中怯场,最好是转移注意力。可以数数,可以背英语字母表,也可以深呼吸,凡此种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都可以缓解已出现的怯场现象。
(三)紧张心理
紧张心理往往表现为应试者在面试前出现的一些局促不安的状态,或对面试的可信度发生猜疑,或冥思苦想对策,或焦急不安地到处打听,严重者会导致失眠。
几乎95%以上的毕业生在接受调查时都承认自己在面试时精神紧张,这是毕业生面试时需要战胜的最大的敌人。陌生的环境,被陌生的人提问,事关自己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前途,毕业生不可能不紧张,适当的紧张可以促使毕业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投入面试。但若紧张过了头,则对面试有害,使应试人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可能将事先准备的内容忘得干干净净,头脑一片空白。这里,提供几种克服紧张的方法:
(1)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预计到自己临场可能很紧张,应事先请有关教师或同学充当主考官,举办模拟面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增强自己克服紧张的自信心。
(2)应反复告诫自己,不要将一次面试的得失看得太重要,应该明白,自己紧张,你的竞争对手也不轻松,也有可能出差错,甚至可能不如你。同等条件下,克服了紧张,大方、镇定、从容地回答每个提问,很有可能会取得胜利。
(3)不要急着回答问题。主考官问完问题后,应试人可以考虑五至十秒钟后再作回答。在回答时,要注意不可语速太快,太快容易使思维与表达脱节,快了也易表达不清。而你一旦意识到这些情况,会更紧张,结果导致面试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所以切记,面试从头到尾,讲话应不急不慢,逻辑严密,条理清楚,让人信服。
(四)迎合心理
迎合心理,也称逢迎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把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视为高于一切。在和别人打交道时,一味乞求得到别人的好感,甚至不惜放弃自己的原则,轻易改变自身的观点,惟恐招致对方的不满。这种人由于对自己没有一个比较稳定而客观的评价,因而易于使自己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具有较强逢迎心理的人往往极力在各种场合为自己塑造一个人见人爱的形象。但是,他们的资本不是自身的真才实学及良好的仪表风度,而是逢迎的表情和语言。这种人在面试中常常会不失时机地向主考人员恭维几句,在回答问题时也往往顺着主考人员的弦外之音而进行。希望以此来博得考官的好评。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做法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它非但不能得到主考人员的“恩宠”,而且还会减损他们对于应试者真实素质的评价,因而是不可取的。
(五)侥幸心理
心存侥幸的应试者在面试前一般不做太充分的应考准备,却常常是只作一些猜题押宝工作。这显然是很难获得好成绩的。有些应试者总是寄希望于侥幸取胜,或希望能抽到好题,或寄希望于考官的网开一面等等。面试特别是面谈法面试的题目带有较大的偶然性,面试也不像笔试那样有统编教材以做应考准备。
(六)自卑心理
自卑感往往产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要克服自卑感还必须学会恰如其分地表露自己的才能。专家们建议,自卑感强的人,不妨多做些把握较大的事情,因为任何成功都会增加人的自信。循序渐进地锻炼自己的自我表现能力,是克服自卑的根本途径。比如学会如何平静地与人交谈,如何接近陌生人,如何同别人握手寒暄,如何进行开场白,如何使谈话继续和终止等。
参加面试的人都有或强或弱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他们会较多地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未来的发展,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发现自己的某些缺点,特别是在求职面试过程中受到挫折后,为了维护自尊心,就会在面试中采取退避三舍的态度,表现出一种自卑的倾向。
如果你在求职面试过程中感到信心不足,在日常交往活动中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自己的自信心,为成功的面试做好准备。
第一,在陌生人面前,你不了解对方,但对方也不了解你,要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不可妄自菲薄。
第二,保持与对方谈话中的沉默间隔,不要迫不及待。这样会使你有更多的思考时间,也使对方感到你是一位充满自信的人。
第三,如果对方声音超过你,你可以突然把声音变轻,这种音量差会给对方造成心理压力,使对方更想细心地听你说。
第四,盯住对方的眼睛讲话,如果对方回避你的目光,说明你比他坚强。
第五,经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人各有长短,都存在着有求于人和被人所求的可能,不能因为有求于别人就感到自己低人一头,也不能因为被人所求而趾高气扬。
一般说来,缺乏自信的人,多是性格内向、勤于反思而又敏感多疑的人。他们的自尊心很强,但不懂得如何积极地获取自尊,而是采取消极退避的方式以保护自尊。正是为了追求一种不使自尊心受到伤害的安全感,为了不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于是他们不敢坦率地介绍自己,不敢大胆地推销自己。他们惟恐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别人对他们的轻视态度,常常是由于他们自己的自卑和退避所造成的。在面试过程中,有的应试者也希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可又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仿佛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公众面前演出,所以只要置身于陌生人面前,便会产生不知所措的惊慌。如有的人会出现脸红、低头、干笑、出冷汗等笨拙的动作,有的人会出现喉头颤抖、发音吐字不清,甚至嗓子突然失音、全身发软等现象。这些缺乏自信的表现,往往给对方缺乏生气、能力低下、适应性差的感觉,从而导致面试失败。
心理学家让两个互不相识的女大学生共同讨论问题,预先对其中一个人说,她的交谈对象是个研究生;对另一个却说,你的交谈对象是个高考落榜的中学毕业生。结果,自以为地位高的女大学生,在交谈过程中非常自信,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而自以为地位低的女大学生,则缺乏自信,说话变得支支吾吾,甚至很少注意对方。这说明,一个人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可以按照自己和他人的设计而发展形成的。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对自己的信心,如果我们想改变自己,就应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正确评价自己、表现自己、补偿自己。
一个人的眼睛失明了,耳朵却变得特别灵,这是生理上的补偿功能。人的心理上也具有这种补偿能力,当然这种补偿有积极和消极之分,有的人自叹能力不如别人,却又巴不得看到别人失败、受挫,这是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补偿。我们提倡的是积极的心理补偿,具体说来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勤补拙。知道自己在某方面有缺陷,就下工夫去弥补。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应该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去换取你所希望的一切。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穆斯芬幼年时口才平平,而且有些口吃,第一次登台演说就被喝了倒彩。面对挫折,他毫不气馁,而且立志成为雄辩家。他面对大海,口含石子,反复练习,经过以后的多次实践,他终于成为古希腊闻名遐迩的演说雄才。
二是扬长避短。人的缺陷是可以改变的,关键在于愿不愿意改变。只要下决心,讲究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奋斗目标,自卑的人会逐渐变成自信的人。在成才的道路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我们阅读许多伟人的传记,可以发现,许多人的优秀品格和一生的辉煌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其个人缺陷促成的。像亚历山大大帝和拿破仑是因为生来身材矮小、而立志在军事上获得成就的;苏格拉底和伏尔泰是因为自惭形秽,而在思想上痛下工夫,结果在哲学领域大放光芒;张海迪的成功也是她思想上的坚强弥补了她身体的缺陷。
自卑感的产生多是由于崇拜别人和害怕别人,而或多或少地否定自己造成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里的“自知”,不仅表现为知道自己的短处,也表现为了解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某方面的能力有缺陷而怀疑自己的全部能力。例如,在招聘者面前或在众多的竞争对手面前,你可能认为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远远超过自己,在他们面前介绍自己的特点总有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不能清楚充分地表现自己的能力和特长,结果导致求职失败。
自卑感较强的人往往多愁善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各方面都不如别人。为了不使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往往实行自我封闭,不愿同别人进行较多的接触和交往。马克思十分赞赏一句格言,“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为自己跪着”。应试者不妨站起来试试,一定能发现,自己并不是一定比别人矮一截。许多事情,别人能做到的,自己经过努力一样能做到。
二、消极心理的测试及对策
国家公务员面试对应试者至关重要,而绝大多数的应试者在这个重大关头出现应激性的焦虑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应试者要学会以平常心接纳自己的焦虑状态,一旦能做到这一点,应试者就会发现,面试焦虑远非那么可怕。
焦虑主要是生理层面的内容,它要来便来,绝不会因人欲摆脱它的心理愿望而消失。通常是焦虑给我们带来不快,所以,我们希望能摆脱它。但是,你愈想摆脱它,你也就在它身上加诸了愈多的注意力。生理层面的内容的典型特点便是:个体给它的注意力越多,它在个体的身上便越膨胀。一句话,你越想摆脱焦虑,你也就会越焦虑,而越焦虑,你便越想摆脱它,结果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斩断这个恶性循环的惟一办法便是自己心里暗示自己“由它去吧”。一旦你不再注意你身上的焦虑,焦虑状态便会自然而然地“要去便去”了。
面试前,包括面试中,应试者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正常的焦虑状态,要带着正常的焦虑状态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以上讲的是如何面对正常焦虑状态,但是,部分应试者由于脆弱的心理平衡能力,难以承受即将逼近的面试所造成的心理压力,而陷入过度的焦虑状态之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应试者就需要进行一些心理训练。
过度的焦虑状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诊断:不良的情绪反应,如紧张恐惧、心烦意乱、喜怒无常、无精打采等;不良的生理反应,如肠胃不适、原因不明的腹泻、多汗、尿频、头痛、失眠等;不良的智力反应,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能集中、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下降等。
(一)测试
下面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应试者对自己面试前的焦虑状态有个确切的判断。请认真阅读每一题,如题中所述与自己情况“很符合”则计3分,“较符合”则计2分,“较不符合”计1分,“很不符合”计0分。
1面试还有好几天,我就已经坐立不安了。
2临近面试时,我会拉肚子。
3一想到面试即将来临,我的身体就会发僵。
4面试前,我总感到苦恼。
5面试前,我感到烦躁,脾气也变坏。
6面试准备期间,我常会想到:“面试如果通不过,我该怎么办?”
7面试一天天逼近,我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
8一想到马上就要面试了,参加任何文娱活动我都觉得没劲。
9面试前,我常常预感到“这次要糟”。
10面试前,我常做关于面试的梦。
11面试前,我上厕所的次数增多。
12面试前,我常常感到头痛。
13我担心,如果我通不过面试,有些人会瞧不起我。
14面试是一种让我厌烦的人才考查方式。
15如果面试不关系到我的未来,我会喜欢它的。
16面试不应当搞得过于紧张。
现在统计得分。如果你得分在0~6分,则说明你很镇定,你能以较放松的态度来面对公务员的面试,如果得分近乎是零,则说明你对面试简直是毫不在乎;如果得分在12~24分,则说明你有着轻度的焦虑,面对公务员的面试,你可能有点惶恐不安,但这是正常的,请记住,轻度焦虑会有助于你在面试中发挥水平;如果得分在25~37分,那么,你的焦虑感就过高了,对于即将到来的面试,你过于激动,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在面试中,你将难以发挥出正常的水平;如果得分在37分以上,就说明你已经患上“面试焦虑症”,对于面试有着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面试中,你往往会严重怯场,你必须要扭转这种局面。
(二)预防措施
预防和降低面试前的过度焦虑状态的有效措施可有:
1积极的自我暗示
在面试前,应试者习惯于叙述一些自身的事情。这些叙述通常是讲给别人听的,然而。却无意中在暗示着自我。面试焦虑者的叙述常常是消极的,他习惯性地对别人讲“我可能通不过面试”、“我缺乏应变能力,恐怕难以对付面试中的应变题”、“我表达能力不够好”等。这些消极的暗示会破坏良好的心境,分散注意力,降低应试者自己的信心,将会把应试者引入胡思乱想之中,以至使应试者无法在面试中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其面试结果不幸被应试者的消极暗示所言中。相反,假如能对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应试者就会充满自信,心境悠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以至在面试中积极地表现自我,而其面试结果也会常常被自己的积极暗示所言中。
一句话说多了,自己也会相信。如果你常常说“我不行”、“我口齿不清”、“我形象不佳”,渐渐地,你自己便会真的相信自己果真不行,果真口齿不清,果真形象不佳了。因此,应试者必须习惯于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必须学会积极暗示。当然,积极的自我暗示并不是盲目乐观,脱离自我现实,以空幻美妙的想象来替代现实,而是客观、理性地看待自己,并对自己有积极的期待。
人天生就有自我接纳的倾向,如果应试者学会通过适度的积极的暗示接纳自我,那么,面试前的焦虑必然会减轻。
2利用系统脱敏法,消除过度焦虑
所谓的“系统脱敏法”即通过一系列的步骤,逐渐训练个体的心理平衡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从而消除敏感反应,从而保持住身心的平衡状态。
面试焦虑的系统脱敏可以这样进行:第一步,认真反思自己的情况,依程度轻重将引起面试焦虑的情境排序。比如:面试准备期间、面试前一天、面试等待时间、进入面试室、和主考官打招呼、面试中的尴尬局面等。第二步,运用想象进行“脱敏”训练。首先从能引起你最轻度焦虑的情境开始想象。尽量逼真地想象当时的各种情境、面试考官的表情和自己的内心体验,一旦有身体的紧张反应或内心的焦虑状态出现,便用言语暗示“沉着”、“冷静”、“停止紧张”,同时进行有规律的深呼吸,尽量放松肌肉,以减弱身体的紧张状态,直至镇定自若。然后依排好的顺序想象第二个情境,依次进行训练,最后则达到想象最紧张的面试情境时也能够轻松自如。
需要指出,系统脱敏的最后完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3暴露冲击法消除过度焦虑
从自己不看重的面试机会入手,多锻炼几次、成功几次或“碰壁”几次后,再面对国家公务员的面试,你就坦然得多了。
4充分的自我认识和对面试过程的详尽了解
应试者能充分地熟悉国家公务员面试的要求、题型、时间、地点、类型等具体操作过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又正确地评价自己,既相信自己的能力,又实事求是,不作自高自大或自轻自贱的错误评价,面试前的焦虑自然会减轻。
我们在此列举了几个应对过度焦虑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点,我们还是希望应试者能以平常心去面对自己正常的焦虑状态,能带着自己的焦虑去坦然面试——这才是对待焦虑的最有效的方法。
三、克服不良面试心理的方法
一是自我评价。应试者既应看到自己的不足和毛病,更应实事求是地评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既不要盲目自卑,也不要妄自尊大。
二是端正认识。应试者应该正确认识包括面试在内的整个考试的意义,不要把它当成自己的惟一出路,须知“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是情境表演。设计一些面试题目和答案,模拟面试考场,找一个人与你进行情境表演。注意分析、总结模拟经验。
放松的度,要以面试时能将自己的心态收拢起来,能重新以谨慎、积极、认真的态度面对主考官为好。面试的前夜,不要过分放纵自己。可能,你轻松地赢得了这次面试机会;可能,这次机会的获得已使你信心百倍;可能,自己平时的表现令你对自己的言谈举止等面试技能无比的信赖。但不到最后一刻,千万不要松懈。主考官不喜欢面对着一个过分自信、不稳重的人,你能力再强,自我发挥再出色,但主考官见的人多了,他已习惯将过分自信的人看成是缺少自知之明的人。而你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可怕的、强有力的对手。所以,不管是什么情形,都不要产生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松懈感觉。面试前夜,适当地放松自我是必要的,但切不要放纵自己,比如,参加酒会、狂欢、棋局等。
对于多数应试者而言,面试前的紧张、焦虑、莫名的兴奋才是主要的问题。这时候,不必非得刻意去消除它们,因为正常的人难免要有正常的适度焦虑,况且,适度焦虑往往是发挥自己水平的必要前提。如果你感觉到紧张、焦虑已稍稍令你难以承受,除了可以采取前面提到的专门训练来缓和一下之外,也可采取下述的即时性调适方法让自己归入平静。
1放松身体
身心相通,当你的身体放松时,你的紧张心理也就得到了缓解。
(1)开怀大笑
开怀大笑可令你紧绷绷的躯体迅速放松,在开心地笑过之后,由于手臂、脚部的肌肉不再紧张,血压、心跳有所缓和,你会感觉全身如同卸掉了千斤重压,心里会相当轻松。
(2)散步解忧
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要求被试者分别用三种不同的步子步行:正常步伐、摆动双臂昂首阔步、低头懒散行走,结果发现,前两种姿势能使人心情更加愉快。对此,心理学家分析说,摆动双臂时,可产生一种机械运动,使因焦虑而紧张的肩膀、颈部和背部肌肉得以放松。
(3)洗澡化忧
专家指出,理想的洗澡水温度为38℃~40℃,比人体温略高,它能增加血液循环,使人得到镇静。它会按抚你紧张的肌肉,令你睡上一个好觉。
为了提高洗澡的镇静作用,可以和主动的放松动作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让自己完全松弛,轻轻地浮在水面上,体会这时的感觉;接着想象这种松弛感上升到肘部、上臂、肩膀、背部、头上,逐渐扩散到感到紧张的部位;最后,让松弛感回笼到脑部,再向下扩展。
2充足睡眠
面试前,很多人睡不稳觉。固然,这与紧张有关,但多数时候还是因为他们太重视睡觉的意义了,他们往往喜欢推论:太紧张——睡不好觉——明天精神肯定不好——面试要糟,以至于搞得自己越来越紧张,只能在极度瞌睡时才能入睡。以轻松的态度对待睡眠的意义,你便能如平时一样自然入睡。另外,如下一些窍门可助你入睡:
(1)尽量松弛。平躺在床上,双臂、双胸的姿势保持相同,深呼吸一次,把注意力先集中在一个具体部位,如脚趾,然后从此端开始放松直到全身。
(2)适当活动。对于整日伏案工作静坐不动的人来说,入睡前散散步或做做操有助于睡一个好觉。
(3)喝杯热奶。奶粉的一些成分有助于睡眠。
(4)进行冥想。躺在床上,想象一些枯燥无味的事情对很快进入睡眠有帮助。在英国,人们常常以羊一只只跳过栅栏这种想象来催眠。
3做深呼吸
我们不高兴时,常“长吁短叹”。其实,长吁短叹就是一种无意的深呼吸,它无意中部分排解了焦虑和紧张。面试前,你不妨主动做做深呼吸来缓和自己。
(1)首先吸气,尽可能地让自己的肺的下半部分充满空气,姿势随意。
(2)双手轻轻置于肋骨架的下部,缓缓抬头,同时暗示自己“我很放松”。
(3)吸气要做到缓慢而自然,要用腹部的力量吸气,胸膛不要剧烈起伏。
(4)屏住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再将空气均匀平缓地呼出。很多时候,只要一个深呼吸便可让自己感觉到镇定与平静。
4调整饮食
德国生理学家沃尔可·帕顿教授经长期研究后得出结论:香蕉等水果中含有一种可让人脑产生血清基的物质,而血清基则有安神和让人愉悦的作用,帕顿教授进一步指出,某些人之所以患狂躁抑郁症,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血清基的缺乏。所以,面试前的一餐,注意给自己加点水果。
饮食专家也指出,在你的菜谱上除常见的肉、鱼和蛋等高蛋白之外,再加上几片粗面粉做成的面包、马铃薯、丰富的蔬菜和水果等,有助于乐观情绪的产生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