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
一、辨析题
1、有价值一定有交换价值,有交换价值一定有价值。
(1)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含义
(2)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交换价值。价值与交换价值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3)有价值一定有交换价值,有交换价值不一定有价值。
(4)结论:错误
2、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是商品间价值能够进行比较的原因
(1)货币价值尺度职能的含义
(2)商品价值的含义,商品间价值能够进行比较的原因。
(3)价值比较与价值尺度的区别,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条件和实质
(4)结论:错误
3、货币与劳动力商品都是特殊商品,其属性构成是相同的。
(1)货币和劳动力的含义
(2)二者既有相同处也有差异点。相同处是:二者的属性都由一般性加 特殊性构成,并且一般性的内容一致。差异点是特性的具体内容不同。
(3)结论:错误
4、商品价值的增加必定导致其价格的上扬。
(1)价值价格的定义
(2)价值是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但不是唯一的因素
(3)价值的增加不一定就能够推动价格的上扬,还要看其他三个因素的状况。
(4)结论:错误
5、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1)资本主义工资的定义;
(2)劳动力可以成为商品而劳动不能。理由是购买时不存在;存在时不需要购买;价值规律的理论逻辑。
(3)错误的原因在于劳动与劳动力的密切关系和工资的支付方式;其后果的掩盖剥削。
6、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分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1)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概念
(2)剩余价值的概念,揭示剩余价值真正来源的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固定资本、流动资本与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别与联系
(4)结论:错误
不变资本属于固定资本
(1)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含义
(2)二者是按照不同标准对生产资本进行的不同划分。
(3)不变资本的实物内容包括了全部生产资料,而固定资本只包括 生产资料中的一部分,所以不变资本的实物内容包含了固定资本的实物内容。
(4)结论:错误
7、剩余价值率的提高必定推动利润率的上扬。
(1)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定义
(2)影响利润率的因素
(3)剩余价值率的增加不一定就能够推动利润率的上扬,还要看其他几个因素的状况
(4)结论:错误
8、土地价格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
(1)土地不是劳动产品,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不适用价值规律。
(2)土地价格是地租收入的资本化,是放弃地租收入的权利还原成原来投入的资本,等于地租除以利息率
(3)结论:错误
9、在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在数量上是不相等(相等)的。
(1)剩余价值和平均利润的含义;
(2)二者在质与量方面都既有相同处,也有差异点;
(3)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二者都 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所以简单地论定它们是相同或不同都是不正确的。
10、随着平均利润的出现,超额利润将消失
(1)平均利润和超额利润的概念
(2)二者关系:二者是不同范围比较的结果,平均利润是部门间的比较,超额利润是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间的比较,完全两个范围的概念
(3)结论:错误
11、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利于我国坚持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含义
(2)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范畴
(3)非公有制经济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相容的,符合“三个有利于”
(4)结论:错误
(5)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容和措施
12、社会主义国有企业与资本主义国有企业的属性是相同的或不同的。
(1)社会主义国有企业是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资本主义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的主要形式。
(2)二者即有相同处也有差异点。
(3)简单地论定其相同或不同,都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13、作为经济调节手段,计划优于市场。
(1)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含义
(2)计划和市场各有特点,各有短长。。
(3)市场调节的优势和劣势。
(4)结论:错误。要根据具体情况去具体运用不同的手段,将二者结合起来。
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属性是不同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
(2)二者既有相同 处也有差异点。相同在于,都是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差异在于,二者与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反映了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
15、按生产要素分配违背劳动价值论
(1)劳动价值论是研究价值创造的理论,不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按要素分配是属于分配的范畴
(2)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虽然不创造价值,但却是价值形成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应该参与分配
(3)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不能混淆,按要素分配没有否定劳动价值论。
(4)结论:错误
1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将导致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3)结论:错误
(4)如何在实践中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二、分析题
1、运用政治经济学有关原理分析目前我国经济过热的原因
原理:政经的“两大部类生产原理”
答题要点:
(1)两大部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必须按比例协调发展
(2)两大部类生产原理包含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经济活动的共同规律
(3)当前经济过热现象就是忽视了两大部类生产原理,煤电油运高度紧张,两大部类结构性失衡
(4)应按照两大部类生产原理,调整经济结构,使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2、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1)新一轮中央宏观调控的任务、实质、重点、措施及其效果。
(2)进一步健全各种调控手段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切实把政府的经济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重点把握)。
(3)结合所学原理和知识点来说明宏观调控问题。
用社会总资本运行(再生产)原理说明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必要性。
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说明正确处理速度、结构、效益、质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并结合说明当前低水平重复建设屡禁不止的现象。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及其对我们的重要启示。
3、目前宏观调控与1997-2001年的宏观调控的对比分析
答题要点:
(1)宏观调控的概念
(2)上次宏观调控与此次宏观调控的原因之别
(3)上次宏观调控与此次宏观调控的措施之别
(4)此次通货膨胀与上次通货紧缩的治理之别
(5)我国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完善
4、怎样看待此次利率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4年10月2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
上调基准利率有三方面好处。本轮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 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继续向预期的调控方向发展。
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有利于进一步发挥经济手段在资源配置 和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有利于防止企业过多占压资金,缓解部分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状况,减 少资金体外循环: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 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本次利率调整,对于居民生活也有着正面的影响。它有利于增加居民利息收入。
在上调利率的同时,央行还放宽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也有着正面效应。
5、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现代产权制度的内容、特征、意义。为什么说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为什么说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着重把握以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2)如何理解"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3)结合"修宪"说明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如何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扩大再生产的两种方式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1)原理的主要内容: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
(2)该理论是适用于社会化大生产的普遍规律,也可以用来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我国目前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3)我国经济建设必须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就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增长方式。
7、分析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发展创新原理说明"确立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2)如何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的现实依据。
(4)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5)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应如何正确处理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6)结合现实正确认识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