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生的孩子郑小鹏是省重点中学青岛二中高三文科生,学业成绩过去稳定在年级三四名水平,去年10月的月考还考了年级第一。从去年11月开始,郑小鹏相继报名参加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均告失利,郑先生对高校自主招生产生了疑问。近日,记者采访了在省城工作的郑先生和三所高校招办。
考生家长述说报考经历
我认为自主招生是一个不错的门路,也算是为孩子高考上“双保险”。去年11月,北大公布自主招生简章,报名采取中学推荐和个人自荐。简章对报名条件无硬性规定,要求“重点中学成绩名列前茅者”、“具超常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等。
看到简章后,我感觉小鹏基本符合要求。就立刻通过自己认识的一个北大教授打听情况,并准备报名,备好了获奖证书复印件、公开发表作品复印件、中学推荐信、学习成绩证明等。
孩子从青岛把材料用特快专递寄到了北大招办,我同时从济南把报名材料寄给了北大的教授朋友,让他帮助推荐。12月底,北大公布复试名单,没有小鹏。
北大公布自主招生简章前后,人大也公布了自主招生简章。录取类别包括学习优秀生、理科特长生、文科特长生、省级三好(优干)生等,也均为软指标。
我认为这次可能性比较大,报了名。12月底,人大公布复试名单,小鹏专门跑到亲戚家电脑上看结果,还是没有他。他很难过,我在济南不停地给孩子打电话。
小鹏第二次失利后,正赶上中国政法大学公布自主招生简章。简章要求相对比较具体:“具保送条件的学生”,在“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等四项比赛的任一项中进入决赛并获奖等。小鹏不感兴趣,经过大家一再劝说才勉强同意。
我这次想多尽点力。材料寄出后,我便请假专程赴京到中国政法大学,直奔招办。提起郑小鹏,招办的老师说:“有些印象,感觉还不错,他硬件怎样?”
我提到孩子在高中是天文台台长,写的论文《关于流星雨狮子座分布及成因》,曾获全国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招办表示:“最好尽快传来,因为这两天就要公布名单了。”我就给在青岛的妻子打电话,妻子请假回家翻出了有关证书,复印,传真给我交到招办。
1月20日,名单公布,还是没有小鹏。当时,还有几天就期末考试了。从11月到1月,这期间牵涉了孩子较多精力。期末考试,小鹏从年级三四名降到了第十六名。今年3月的月考,小鹏好歹上升到年级第八名。现在离高考还不到两个月,能考上重点就万幸!
高校认为自主招生还不成熟
北大招办:今年是我校第三年自主录取部分本科生,积累了一些经验,仍有不成熟之处。美国多数高校是参照中学成绩和统考成绩,完全自主招生,国内高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5%以内。今年对报名条件要求较松,主要考虑不至于将一些有潜质的学生挡在门外,同时进一步把推荐和审核权交给中学,高校很难有那么多的工夫来把关。但中学认识上往往与高校有偏差,或推荐多多益善,或推良不推优、特,加上学生自荐,这造成了报名人数众多,使大多数学生无功而返。问题的解决,还须高校与中学更好地沟通。
人大招办:自主招生优点是多元标准、有灵活性,利于选拔不同特长的优秀学生。但需要良好的社会诚信和法治作保障,比如,有些考生被自主招生的高校录取后,最终可能仍另选“高枝”,这对被放弃的高校不公平。同时,需要一条完整的约束“链条”。好事办好不容易,我校在严肃招生纪律,强化社会力量的参与和监督,保证学生及家长的知情权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但自主招生的录取率毕竟较低,考生报考要有平常心。
政法大学招办:今年全国自主招生的高校增加了17所,达到42所,不容否认,有些高校是把这作为一种荣誉来争取的。尽管如此,部分较早获得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却因自主招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有点得不偿失”,打算退出,这说明自主招生过程中的各方面问题不容忽视。比如,高校自主招生往往要求是重点中学的考生,不少高校分配名额,也很有倾向性,这是否有违教育公平?选拔优秀学生到底是哪一种标准?学生有项专业特长,或是在某次大赛比如奥赛中获个奖,是不是就算高素质?再如备受关注的阳光招生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