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办民校”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已然成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名校办民校”为何五花八门、究竟是国有资产流失还是增值、“高价初中”到底合不合理,对这些问题,省教育厅副厅长刘育民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独家专访时作出了详尽的解析。
“名校办民校”,是一个全国性的普遍存在。前几天,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就报道了教育比较发达的江苏省南通市,许多名牌公办学校参与民办学校的情况。从刘副厅长的解析中我们知道,国家首先是允许公办学校包括公办名校参与举办民办学校的,“但作为特殊主体同时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公办学校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应当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等等。但在现实中,具体的实行者往往都要突破这些限制条件,变成了挂名校的“羊头”——招牌,卖民校的“狗肉”——高收费。国家鼓励民办教育的初衷是吸引民间资金来发展教育,而南通市那些“名校”办的“民校”,都是自己投资的,“一点社会投资都没有”,但这“牌子”一翻,可不得了,国家的优质教育资源倏忽间就来了个“转轨换制”,变成了“市场化运作”,每个“民校”学生就要缴纳18000元的费用。显然,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义务教育法——把处于义务阶段的小学和初中变相改成了高收费,而且也严重影响了优质公共教育资源的公平享用。
谁都可以一眼看出,“名校办民校”的问题说来说去,实质上是受到利益的驱动,盯住的就是一个“钱”字。因此,在有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也不知何时健全的情况下,避免“名校办民校”在歧路上越滑越远,“名校”自己首先应当做到自爱,珍惜荣誉。
既曰名校,那就是有一定文化积淀的学校,甚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作为学校中的名牌,其形成是多少代人共同努力的成果。比如南通中学就有“百年名校”之称,在那所学校里蕴育过17个国家院士。正因为名校有其“金字招牌”的一面,它就会像其它领域的“金字招牌”一样,可以通过奋斗赢得声誉,也可能因为不良行为失去声誉。前几年,因“陈馅月饼”事件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的南京冠生园,遭到社会各界齐声痛斥,百年品牌就此一蹶不振。名校办民校,一旦变成为了利益而盲目扩张,不仅师资质量难以保障,而且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等等,都将导致其品牌含金量的急剧稀释。而品牌声誉一旦失去,重新赢得社会的信任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5月17日的《南京晨报》说,沉寂了4年之久的南京冠生园从下周开始将重出“江湖”,到7月份正式营业以后,将会有50家冠生园门店遍布南京大街小巷。但是胜算几何,现在没有人可以预料。
名校是教育质量的信誉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尤其是可观利益的诱惑,更能考验名校的“定力”。名校招牌的垮掉,固然不像“冠生园”那样因为一次不慎而毁于旦夕之间,但从时下不少“名校办民校”的性质上看,它们在杀鸡取卵是无疑的。这种危害要经过一段时间才看得出来,惟其如此,可能还没有列入名校执掌者们的议事日程。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如果执掌者有“在我身后,哪管洪水滔天”那样的心态,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