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教育规律 关注特殊群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6/23 12:11 上海教育 | ||||||||
上海教育改革实验奖述评 文/苏 忱 在上海市第八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评选中,本市特殊教育工作者承担的一批研究成果连连获奖,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体现了以下一些特点。
“教育零拒绝”,研究覆盖广 显示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就是教育的全民性,即社会群体中每一个需要接受教育的对象都能接受到相适应的教育。前几年,当上海某些地区率先提出“教育零拒绝”的时候,人们也许还会带有怀疑,然而今天上海的特殊教育却在全国充分显现出领先地位,每一个特殊群体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关注。更可贵的本市特殊战线的教育工作者,结合着本职工作,努力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在聋童教育、盲童教育、智力残障儿童、多重残疾儿童和品德缺陷学生等广阔的研究领域进行着科学研究和探索,力图用科研引领教育改革走向深入。 卢湾区辅读学校校长何金娣同志继《中度弱智儿童生存教育的课程与教学》这项研究顺利完成并获得广泛赞誉后,又率领本校科研团队进行纵深研究,本次提出成果《残障儿童心理,生理教育干预的案例研究》是从本校教师200多篇案例中精选了25篇结集而成。这些案例包括弱智、自闭症、脑瘫三类对象在教师心理与生理的教育干预下成长变化的过程,每个案例都包括着对训练对象的评估;制定个别化计划;教育训练计划的实施与调整;训练结果的反思等四部分。由于研究方法科学,研究成效明显。为面上工作提出了范例,得到了特教专家和儿童医学专家的好评。 第四聋校的获奖成果《对聋童进行“补偿——发展”教育研究与实践》,整个研究过程历时4年,在对聋童教育教学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辨,然后形成实验构想,制定出学科类、活动类、技艺类三类课程的目标与实施计划,编制了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与教材体系。四年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效。上海盲校的获奖成果《盲高中课程设计》则是根据全纳教育的要求及上海一流教育的功能定位,制定出一套比较科学的《盲高中学科课程标准》及实施方案,通过4年的实践与探索,该校先后有10位盲人学生被大学录取,进入普通大学随班就读,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崭新的领域。 关注热点问题,积极推进工作 大龄智障学生在接受基本的教育以后,如何回归主流社会,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一命题不仅仅是学生和家庭极为关注的问题,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长宁初职技术学校校长夏锋针对辅读学校毕业生进行两年制职业教育的需求,进行了《大龄智障学生初职教育支持式课程的研究》通过长达几年的努力,学校开发了专业技术课程,岗位体验课程和人与社会课程等特色课程与训练方法,共编写了整套的适合大龄智障学生职业技术教育的教材与相关材料70册,积累了600余名学生的成长档案,出版了4本书。更重要的还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该校学生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通过率为97%,轻度智障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引起社会极大反响,该项成果被专家一致评为教育改革实验一等奖。 弱智儿童也会有不良行为和情绪障碍,《辅读学校心理辅导实践与研究》运用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科学方法,针对6-16岁的弱智儿童的自身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的系统研究,并提出了富有针对性辅导策略。《工读学校学生非智力因素缺陷弥补的研究》则是针对工读学生的特点,力图通过探索缺陷归因,帮助学生跨越学习障碍,改善非智力因素缺陷的实践探索。这些研究实践成效明显,也为本市及全国的同类研究提出了发展平台。 实践指向明确,理论收获颇丰 闵行区启智学校校长张爱芬同志提供的《中重度弱智学生主题教育训练的绩效研究》的科研成果及课题组成员努力求索的精神,震撼了全体与会的领导和专家。该项研究针对中重度弱智学生和包括脑瘫、语言障碍、自闭症情绪和行为障碍等多重残疾儿童进行了长达三年多的专题研究。建构了适应该类学生的课程体系、系列教材和训练方式。创建了教医结合的康复训练模式。使中重度弱智和多重残疾学生在运动、语言、社会交往、道德意识和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等六个方面产生明显变化,使4名弱智学生成功回归主流社会,实验对象的80幅美工作品获奖,其中3幅获全国一等奖,被首都博物馆收藏,文艺舞蹈队在人民大会堂演出。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实践成效,得到了市委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同时,该课题组在三年多时间内围绕课题目标共发表了80多篇专题论文,在瑞典世界作业师联盟大会、法国智力残疾科学研究世界大会等国际会议上宣读报告和论文,交流论文被收进世界专业核心期刊,理论成果也被国内外专业人士看好。该项成果也被评审专家全票通过为教育改革实验一等奖。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教委科技处副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