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绝对挑战 > 正文

《绝对挑战》的开播带给了我们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5/07/15 12:02  中央电视台

  一、《绝对挑战》可以概括为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

  记 者:《绝对挑战》播出后受到受众重视和首肯。但是有一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主创人员和电视观众:这个节目到底是一档什么类型的节目?

  靳智伟:从既有的传统电视节目分类的角度考察,这个节目确实难以归类。但这正是《绝对挑战》的魅力和价值所在。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界主要是以电视内容和形式的外延式增长为主要手段,突出表现是对海外电视节目的直接克隆。随着电视频道的急剧增加,中国的电视市场竞争正在全方位走向份额竞争阶段,那些同质同构、相互模仿的频道和节目越来越受到受众和业界的冷落。另一方面,电视节目形态分类学在中国没有真正形成。电视学本来就是一门经验学科,电视分类学作为电视学的分支更依存于电视实践的能力、水平和过程。目前,中国的部分电视节目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挣脱传统的中国教科书分类和具有强烈欧美等海外色彩的译介分类束缚,通过调配电视艺术要素手段比例构成而创建新的节目类型。我认为,《绝对挑战》正是具有这种创新价值的新型电视节目。

  对于这种通过调配电视艺术要素手段而创新的电视节目,我们最好不要简单地粘贴一个类型标签,而是用描述性定义的方式加以确定。我认为《绝对挑战》可以概括为以白领人士向管理者转化事件为依托全面展示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主题的主持人版块式大型演播室真人秀话题节目。拆开来讲,这个节目是一个大型演播室话题节目,或非典型性话题节目。话题的主题是白领阶层如何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话题的方式是吸纳了部分真人秀节目的要素,属于演播室真人秀的范畴,而具体的社会组织(企业)代表、人力资源专家、主持人、观众和应招参加考核的选手一道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新闻表演秀,同时构成了话题的基础和依托。

  记 者:这主要是明确了节目所具有的强烈的新闻话题属性和现场真人秀的特质。这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靳智伟:《绝对挑战》的表现是直接为企业或组织招聘中高级管理人员,但本质上却是一档不折不扣的新闻性话题节目,而不是一档单纯为企业招聘人才服务的节目。招聘过程是表象,由此展开的新闻性人力资源话题才是实质。这同CCTV-2的频道定位是相吻合的。CCTV-2003年10月的改版,其突出特点是将频道开播以来的“经济*生活*服务”定位改为经济定位。去掉频道的“服务”属性是为了能够向受众提供更高层次、更本质的服务。因为,电视节目对于受众的直接服务是地方性、区域性电视台的优势而不是中央电视台节目的优势。中央台频道的权威地位决定了其对于高端信息的掌握与传播,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的节目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绝对挑战》如果单纯为一家企业招聘人才服务,就失去了中央台经济频道节目的本体意义。

  有趣的是,由于该节目的重心是新闻性话题的展示,并不是为了某个企业或社会组织招聘人才服务,但话题的展开又离不开企业代表与现场选手、嘉宾、观众和主持人的互动,所以,对于具有现代管理意识的大型企业来说,此栏目客观上又是进行媒介公关、树立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宣传企业文化的重要平台。

  二、《绝对挑战》的时段收视率提升31%,它对频道的优化或改版成功起到了突出作用,广告前景十分乐观。

  记 者:我这里有一组CSM提供的本节目收视率数据,我们正在找不同的媒介专家进行解读,您的看法是怎样的?

  靳智伟:从数据来看,CCTV-2周六该时段原来的收视率是0.3859%,改为播出《绝对挑战》后,收视率提升为0.5041%,提升幅度达到31%。而且是在此节目开播2个月,只播出了9期的时候。

  该节目收视率的其它指标也很突出。观众忠实度达到33.4,而改版前该时段节目的忠实是25.8,提升了29%。《绝对挑战》比改版前同时段节目的市场竞争力有所增强,从原来的0.75%提升至0.99%,提升幅度达到32%。根据以往的收视数据分析经验,一个节目的市场份额如果达到1%,将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节目,而《绝对挑战》的市场份额达到了这个水平。

  节目的使用效率是节目的收视时长份额与节目的播出时长份额之差除以节目的播出时长份额的百分比数值。该指标借以反映节目在占据了一定量的频道播出资源的同时,是否为频道赢得了相当甚至更多的收视回报。

  我们可以从上图中清楚地发现,《绝对挑战》播出后,不仅扭转了原有节目负使用效率的局面,还将使用效率提升至212.94%的高水平。

  三、《绝对挑战》的受众构成与节目内容对位清晰,成为社会中间层特别关注的节目。其三大独有魅力成为节目的综合卖点。

  记 者:从该栏目的观众构成来看,有几个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大学学历的人群成为节目的主力收视群,集中度达到166.53%;二是高收入人群的收视比例偏高,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受众集中度达到了228. 59%;职业构成方面:干部和管理人员集中度达到139.07%,初级公务员或雇员集中度达到156.67%。我们怎样认识节目内容与主力受众的对位关系?

  靳智伟: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观众构成的数据是一组分解后的调查数据,把它们组装在一起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绝对挑战》的目标受众群是我们社会的中间层主力人群。这部分人群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缔造者,是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广泛存在于社会的各行各业和消费的各个角落,经常考虑的不是简单就业问题,而是通过创业的过程提升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他们富于幻想、社交广泛、个人消费占个人收入的比例最大,感觉灵敏并引领着社会时尚,渴求社会的承认与人生价值的实现。而他们具备上述特征的基础是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经验储备,迫切需要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全面提升自己,把自己身上蕴涵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组织、企业或社会的人力资本。

  《绝对挑战》的出现恰恰迎合了这部分人的内在需求。《绝对挑战》区别于其他节目的独有之处有三:一是节目的环节、话题全部依托于某个企业的真实招聘事件,具备现场真人秀的所有特征。这使得枯燥的人力资源话题在展开过程中具有了鲜明的角色对位和表演的性质。这也是电视艺术所特有的传播优势。话题的角色化展开和传播形成的“谈话织体”成为《绝对挑战》独有的节目资源——这是任何试图克隆这一节目形态的人都无法复制的。第二个独特的地方是该节目传达的人力资源的测量方法借鉴了社会调查中常用的心理测试的手段和方法,摈弃了目前大部分单位招聘人才单纯采用文化或知识考试的弊端。节目的《压力面试》环节重点考核选手的基本素质与个性特征;《实力作证》版块重点考核选手在特定环境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自己特有的行为特征;《人在职场》测试的重点是应聘者在职业生涯中每时每刻都会碰到的人际关系问题。利用假设的“典型的伪问题”(这些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可能是不存在的)测量不同的选手,选手通过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答案展示的不是标准答案,而是自身的特点。这里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属于选手自己的回答。考核的重点不是选手答案之间的效度差异,而是选手与招聘职务之间的匹配度——一种职务的测量信度。第三,在上述两点的基础上,节目盯住的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资源——人本身。具体地说是围绕应聘者、招聘者、专家、观众和主持人角色化视角展开当代商业文化中的人际关系,其核心是社会中间阶层的价值观!

  由此可见,《绝对挑战》呈现给观众的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从节目初创阶段的表现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是一档具有电视个性的新型节目,如果在现有节目形态下对某些话题更充分地展开,节目会更加精彩。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