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南开之父张伯苓 > 正文

私立南开大学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5/08/01 15:08  南开大学网站

  初创时期(1919年~1927年)

  南开大学孕育于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于五四运动时期。在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下,教育得不到重视。作为私立大学的南开大学在其成立的最初几年,是最艰难的一个时期。

  1919年开学的时候,南开大学只有一所二层楼校舍,楼上办公,楼下吃饭。这一时期
,学校经费缺乏,张伯苓校长多次南下募款。 

  在建立初期,南开大学就开时代先声,实行男女同校,这在北方私立大学中为第一家。1920年秋季,许桂英考入南开大学文科,从此开了南开大学男女学生同校的先河。

  随着学校的发展,校址不广、屋舍狭隘成了突出矛盾,1922年3月学校租定八里台村北村南公地两段共400余亩,兴建教学楼、男女生宿舍、教员住宅。1923年6月,教学楼及男生宿舍首先交工。教学楼提名“秀山堂”,并立秀山铜像以资纪念。

  1923年学校有新的发展,秀山堂、第一、第二男生宿舍、女生及教员住宅共9所全部竣工后,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Rockefeller Foundation)捐助建筑及设备费12万5千元,河南袁述之捐款7万元,开始兴建科学馆。

  8月,南开大学正式迁入八里台新校址。学校设文、理、商、矿四科外,增设预科,南开大学初具规模。

  短暂的发展(1927年~1937年)

  1927年至1937年,南开大学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教学设备更加完善;办学方向开始有了变化,从照搬外国教育逐步走向适合国情的办学轨道;基本形成了南开大学的学风和校风。

  在校园建设上,1927年卢木斋捐资10万元,开始兴建“木斋图书馆”。1931年陈芝琴捐资建成“芝琴楼”。三十年代初,南开大学已经成为天津有名的风景游览区。

  这个时期,办学规模有了较大发展,设备更加完善。1927年,学校成立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为经济研究所)。1930年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原文理、商三科改为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同时在理学院增设电机工程系,其后两年相继成立化学工程学系、应用化学研究所。到抗日战争前夕,南开大学已经成为拥有3个学院、12个系和2个研究所的高等学府,学生429人,教职员110余人。

  南开的学制和教学,开始时照办美国,这存在很大的弊端,引发了“轮回教育”事件的发生。1928年春,学校指定《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明确地提出以“土货化”为本校今后发展的根本方针。“土货化”方针的提出,是南开大学教育思想上的重大进步,也是南开大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南开大学的校务管理,教学设施以及教学效益,在当时的全国私立大学中都是比较好的学校之一。当时,天津流转一种说法,“天津卫有三桩宝:永利(化工厂,华北的重要工业基地)、南开和《大公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227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