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熊丙奇:清华博士退学 他不是第一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9/27 17:22 新浪教育 | |||||||||
9月22日,清华博士生王垠在网上公开他题为《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的退学申请书,引发网友激烈讨论。新浪网教育频道连线《大学有问题》一书的作者、上海交大教师熊丙奇,以下为关于此事的对话: 新浪教育:清华博士王垠退学事件这几天影响很大,网上评价褒贬不一,你对这个退学事件怎么看?
熊丙奇:现在的博士生面临的压力很大,他们首先面临论文的压力。目前国内的高校绝大多数都要求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论文才能毕业,有的是5篇,有的甚至是7篇,基本没有听说哪个学校博士生培养没有论文的要求。 其次,他们面临盲审的压力。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完成后要送到校外盲审,外边的专家一票不通过,论文就不能答辩。如果盲审时遇到的专家对论文研究领域不是特别了解,很可能不予通过。 他们还有生活的压力,博士生每个月只有几百元补助,而博士生很多已经成家,有养家糊口的压力,没有成家的多半也不好意思向家里要钱,经济上普遍都比较拮据。 最后面临就业的压力。目前就业形势不太乐观,博士生对于未来能否找到一个理想工作都没有把握。 新浪教育:能否详细谈谈博士生的论文压力? 熊丙奇:论文的压力,目前不光博士、硕士有,甚至MBA都有。曾经看到有统计,全国的学术核心期刊全部用来发表研究生的论文都不够,发表论文的要求已经到泛化的地步。而且由于面临生活和就业的压力,他们都希望尽快完成论文。但是博士生只有短短3年的在校时间,其中一年还有专业必修课,要读课程,剩下的时间要完成几篇论文谈何容易。 同时论文以篇来要求是否合理,这存在数量和质量如何同时保证的难题。很多博士生疲于应付论文的数量要求,通过交版面费或者通过导师的关系来发表,这都是很公开的问题了。 而且论文能不能发表与导师也有很大关系。如果导师没有好的课题,学生也就面临更大压力。在国外,博士生大都有全额的奖学金,没有生活压力,所以他们7年读下博士学位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导师也有比较好的课题,鼓励学生往更深入的学术方向去研究,有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因为博士研究生阶段的论文而获奖,而我国的博士生教育却变得越来越畸形。 新浪教育:很多网友认为王垠的这种行为太理想主义,也有很多网友认为他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替他感到惋惜,您怎么看? 熊丙奇:对于王垠的行为,我认为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博士生在面临种种压力时可以有很多选择,比如调整研究方向,出国换一个研究环境或者选择放弃,这是很正常的行为。 作为教育者,如果评价体系给研究生造成了很大压力,或者阻碍了他们的学术理想,就应该反省、进行反思。 对于公众来说,不应该把学位看得过重,他没有拿到博士学位不一定是失败者,不一定读到底才算成功。清华博士生退学,他不是第一个。应该尊重他人生的选择。(文/彭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