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2005-2006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论坛 > 正文

中国大学生,你在什么样的高度

http://www.sina.com.cn 2005/09/29 17:38  新浪教育

  --世界500强企业高管全球范围内点评中国大学毕业生

  很多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世界500强的企业情有独钟。可以说,在“500”强里汇聚了相当多的国内最优秀人才。但你是否想过,从世界的范围来看,他们还优秀吗?关于进入顶级企业的毕业生的优点、欠缺的能力,对他们的考评,企业里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最有发言权的。

  熊丙奇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先后与20余家世界500强近30位高级管理人员,展开对话,在提问和回答之间,可见这种差距。

  文/熊丙奇

  中国学生的优缺点

  优点:总体水平高于整体平均水平,绝对聪明

  缺点:自信心不足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埃森哲合伙人兼中国区总裁李纲:我曾经在美洲、拉丁美洲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地工作过,18年接触了不少于20个国家的埃森哲员工。从横向比较,中国员工总体水平高于整体平均水平,他们最大的特点或者说优势有三点:一是绝对聪明;二是很想学东西,而且学得很快;三是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比较清晰的定位。

  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自信心不足和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而国内员工很多时候是闷声不响,谨小慎微,不愿意公开发表意见。这与我们的教育有很大关系,长期的单向灌输使学生缺少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国内课堂踊跃发言的情况一般很少见。这种状态对员工在跨国公司中的成长很不利。在一个项目中,如果一个与你级别差不多的同事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表现的比较有见识,那么他就会得到更多的关注。

  另外,很多年轻同事独立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比较弱,一帆风顺时表现得很好,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往往会弄得一团糟。我想,这与父母、老师把好学生保护得很好,给他们创造了非常优越的读书环境有很大关系。

  优点:工作卖力又好学

  缺点:难以在15分钟之内给出一份全新报告

  三菱商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室副室长三村俊:我在东京、香港、上海三地工作过。给我的印象是,日本人工作很踏实,认认真真,勤勤恳恳,把自己的发展与公司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上海人工作很卖力,也很好学。出乎我意料的是,上海员工的外语水平很高。在香港,英语和广东话是规定的通行语言,因此香港员工会说英语,一点不让人奇观,而上海并没有这样的规定。我认为,上海的教育水准总的来说比香港还高。不过,香港员工有较高的商业素养,技术也很扎实,这比上海员工有优势。

  日本员工对于领导交办的工作,一般不会马上反映“不”字。比如,你在莫斯科工作得好好的,总经理把你叫进办公室,告诉你想派你到非洲去工作。日本员工不会计较个人得失就答应;香港员工有很多首先想到的是个人的发展,怎样尽快地升官发财。我到上海还不到半年,还没有看到上海的全部,但我感到上海人与香港人有一些不同。领导布置工作之际,对香港员工的要求需要清楚地说到位,而对上海员工说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在当前这个时代,强调的是综合素质与能力。举个例子,一个没有业务来往的陌生企业突然要来访问,公司总经理要接见他们,时间还有15分钟,事先公司总经理对这个国家、这家企业几乎毫不了解,如果这样就去交谈,也许就会是去一个潜在的合作机会。作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会在短短的十分钟内,利用因特网,发挥自己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将一份较为完整的背景资料交到总经理手中。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主动完成这一紧急任务,就充分展示出员工良好的综合素质,从而为公司带来好的利益。上海员工在这方面的素质还有所欠缺。但我相信,他们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素质和能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提高。

  优点:比较灵活,知道如何进行变通

  缺点:表达方式过于间接委婉

  贝塔斯曼集团亚洲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总监席蓓蒂:我在中国工作将近两年时间。对中国同事的感受是:他们非常有活力,十分愿意学习,已经习惯西方的工作方式。我认为不能用不足或者弱点来比较中国同事与德国同事,他们两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这是一种“结果”,是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工作当中,德国员工与中国员工的思维方式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德国员工一般会给一个问题提出好几个解决方案,而且每个方案实施的流程十分清晰;而中国员工可能只有一个解决方案。但是中国员工比较灵活,知道如何进行变通。另一方面,德国人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比较直率,即使是好朋友,但在工作中仍然可以争执得面红耳赤,下班后两人到酒吧里和一杯酒就没事了;可中国人不同,喜欢用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