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教育时评 > 正文

天价家教: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http://www.sina.com.cn 2005/10/03 12:36  新华网

  据一份资料统计,目前美国至少有110万名儿童在家上学,而在10年前仅有36万名。国家家庭教育研究所的瑞博士最近估计,在家上学儿童的数量远比官方公布的还要多,在2003年可能就已达到了170万到210万,在家上学的儿童总数已占学龄儿童的2%。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公立学校教育质量连年下降,导致一些家长对学校不信任。这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在学校所获无几,浪费时间精力,还不如亲自对孩子进行教育。

  我们并不提倡孩子们要在家里上学,但上述例子充分表明美国人对家庭教育的极端重视。

  中国人常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真可谓是金玉良言!

  我们不妨再举南昌富商的例子。在这个家庭中,孩子们特别崇拜父亲,可是这个"榜样"却给他们带来不利因素。三个孩子认为,自己的父亲没有多少文化,照样可以当大老板,自己学习成绩不好,以后也一样赚大钱。尤其让这对夫妇头痛的是,李某在外面应酬、喝酒、打牌,也成了孩子效仿的内容。相反,李某的爱人在一段时间花了心血教导孩子们,她花大量的时间辅导三个孩子的学习,每天布置作业,并督促他们完成。另外,从日常小事入手,教他们做家务,懂礼貌,生活节约,学会算账。如此坚持了一年多,效果很好。

  看来,家教是不能代替父母的爱心和责任的,把孩子和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家教的家长是极端不负责任的。教育专家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父母还可以做很多事,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合适的物质环境(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照料好孩子的生活起居、保证孩子的营养、提醒孩子劳逸结合),营造愉快的精神环境(信任孩子的学习能力、多鼓励少批评孩子等),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多帮孩子分析学习成败的原因,探索学习方法。与家教相比,

家庭教育更加重要,一个和谐的家庭能使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一个整天吵吵闹闹的家庭,必然使孩子的性格产生不同程度的扭曲,留下童年不可磨灭的阴影,这是日后无论花多少钱也弥补不了的缺憾,在我们身边因为家庭问题而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例子难道还少吗?

   从事教育研究的哈尔滨理工大学张坤副教授认为,首先“天价家教”不等于“优秀成绩”。因为教育的主体是孩子,他们的成长有自身的独特过程和规律,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如果家长强行花高价聘来一个家教强迫其学习,不仅给孩子造成思想压力,而且极容易使其产生逆反心理,姑且不“天价家教”是否必要、是否切合孩子的现状,就光是这种突如其来社会舆论,对孩子而言也未必是福音,培养人不比流水线作业,要知道一旦孩子接受了“天价家教”的教育,而成绩又上升不大,在老师同学面前的压力可想而知。

  其次,教育子女要尊重规律。家长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这只是成年人的想法,对于孩子来说,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如果家长只是在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而不从根源上了解和认识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第三,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花高价聘老师极容易给孩子造成"金钱至上"的错觉,使他们从小就沉浸在物质得以滥用,权利遭受漠视的环境之中,他们又如何学会去尊重财富、尊重他人?要知道重金或许可以请来名师,甚至可以换来名校,但是绝对买不来子女健康完善的人格。如果想让自己的子女在未来能够为社会所接受,首先就应该教育他们懂得去尊重每一个人的权利,而这第一步就是家长应该率先懂得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他人的权益。

  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说,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是一个人早期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社会功能发挥是否正常以及父母行为导向是否得法。作为家长的父母,在孩子早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能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不能因为工作或其他原因而将孩子交给他人代为抚育和管教,因为早期社会化的成效如何,对个人一生的社会化历程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一些成年人即使在成家立业、功成名就之后,仍然有一些郁结在心底深处无法治愈的创伤或无法弥补的遗憾,很多就是来源于幼年或儿童时期家家庭的某些问题。

  关于如何才能教育好孩子,我们在这里不想再作赘述,其中有太多大道理可谈,三天三夜也探讨不完。只是老舍先生教育后代的几点体会让笔者感触良深,精心玩味,意味隽永,愿意推荐给读者,以作结尾。内容如下:

  做木匠、瓦匠同样有意义。老舍先生写过一篇叫做《艺术与木匠》的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我有三个小孩,除非他们自己愿意,而且极肯努力,做文艺写家,我绝不鼓励他们,因为我看他们做木匠、瓦匠或做写家,是同样有意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不必非入大学不可。老舍先生在给妻子的一封信里谈到对孩子们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不必非入大学不可。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

  儿童宜多玩耍。老舍先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他主张儿童“宜多玩耍”,最害怕看见“小大人”、“小老头”和“少年老成”。

  不以儿童为玩物老舍先生说:“摩登夫妇,教三四岁小孩识字,客来则表演一番,是以儿童为玩物,而忘了儿童的身心教育甚慢,不可助长也。”

  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对待孩子。老舍先生提倡待儿童必须有平等的态度,主张尊重儿童,像对待好朋友一样。在这方面,他是身体力行的。他爱给儿童写信,在信中常用

幽默的话开玩笑,甚至悄悄地向儿童宣布自己的写作计划。

[上一页] [1] [2] [3]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