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Ⅰ答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15:50 金榜考研 | |
一、选择题Ⅰ 1D【解析】这是1964年2月毛泽东在中央音乐学院一封来信的批示中提出的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成果的方针。 2A【解析】这是周恩来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 3B4A 5B【解析】这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针对当时党内某种程度的轻视工农兵、脱离群众的倾向而提出的。 6C【解析】这是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论述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中提出的。他指出,处理两者的关系,“可靠的办法,就是把军政费用降到一个适当的比例,增加经济建设费用”。 7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文章中的一些重要论断的掌握。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 8C【解析】这是毛泽东在1957年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 9A【解析】这是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的。 10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考生对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一些重要思想的掌握。陈云在1957年1月一次专门会议上提出的经济观点是经济建设规模必须同国力相适应。 11D 12C【解析】1962年,毛泽东在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以工业为主导,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并把它确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13B【解析】此题要求考生掌握的是我们党对科学重要性的认识。这是周恩来在1956年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作的报告中提出的。他指出,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充分的提高技术,发展科学;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决定性的因素。 14C15A 16B【解析】本题要求考生掌握的是建国后党的一些重大方针政策提出的时间、背景及领导人。这一方针是1956年5月的中央会议上,最初由周恩来、李富春等人提出,同年9月,中共八大上正式确立为今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 17C【解析】这是一个死记性的知识点。建设规模必须与国力相适应,这是陈云在1957年1月一次专门会议提出的经济观点。 18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知识分子问题和党的科学文化政策。1956年1月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了知识分子问题会议,这是周恩来在会上所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提出的任务。 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一些基本概念。 20C【解析】这个问题是刘少奇在1964年提出的。 21B【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同一切国家关系的基本准则。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CD两项都是我国在外交政策中坚持的原则,但不是基本准则。 22A 23A【解析】“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是陈云的经济思想。 24A25D26D 27B【解析】人民当家作主反映的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本质,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是中国政治的一个特点,民主集中制是人民代表大会所遵循的原则,所以,都不能选。 28C 29D【解析】A、B、C三项都是统一战线能够发挥的积极作用,但统一战线的根本任务还是D。 30C31C 32A【解析】人民民主专政是国体,人民代表大会是政体,人民参与国家管理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故只能选A。 33C 34C【解析】中共八大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出现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同人民群众关系紧张的状况,决定在全党进行反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的“三反”运动。邓小平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35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