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辅导全书 > 正文

第六章 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3)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19:52  金榜考研

 (六)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通过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关系和社会面貌。

  2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终极原因。

  3生产力是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又是人们当前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它从根本上决定着人本身的状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

  三、历史的创造者

  (一)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的关系

  历史规律的形成和社会发展的实现都只存在于人的活动中间,所以社会就是人们自己的活动,人既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

  1人是历史的主体,历史中的一切都是人们活动的结果或产物。

  2历史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外或凌驾于人的活动之上的“绝对”,而是存在于人的活动之中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的客观力量,历史主客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也只有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3人能够认识历史规律,并通过自觉活动驾驭历史规律,成为历史规律的主人。人在历史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

  4尽管历史是人自己的活动,历史规律仍然是客观的。

  (二)历史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1历史的参与者

  人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所有的人都是历史的参与者,都从这样或那样的角度对社会历史发展产生影响。

  2历史的创造者

  在参与社会历史活动的所有的人中间,只有那些与历史存在和发展方向相一致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换言之,历史的创造者特指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以及发展方向和总趋势的体现者。因此,历史创造者肯定是历史参与者,但历史参与者中却有的不是历史的创造者,特别是那些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分子,他们只是从反面影响了历史,而不能称为历史的创造者。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历史的创造者只能是人民群众,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在于他们代表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们不能取代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作为物质资料生产者的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历史。所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因而人民群众以不同的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每一个时代,人民群众都是先进生产力的创造者。在当代,由于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而劳动知识分子的创造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物质生产活动,为人们从事一切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又成为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而知识分子在精神财富的创造中起着重要作用。

  3群众是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由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运动所引起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人心向背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四)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1历史人物在历史中的作用

  历史人物是历史上起过显著作用的个人。历史人物之所以被称为历史人物,一是他们总是同一定的历史重大事件相联系,二是在历史事件中他们的活动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过程。

  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他们是一定历史任务的发起者。历史人物能较及时地掌握时代的脉搏,反映历史发展的趋势,最先发现和提出新的历史任务。

  (2)他们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不是许多个人活动的简单汇集,而是以一定方式有组织的,如果没有适合实现历史任务所需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任务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历史人物就是起到这一作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3)他们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历史人物可以决定个别历史事件发生的迟早,可以使历史事件的结局是这样或那样,可以加速和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

  但是,历史人物的作用再大,也大不过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他们也不能摆脱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2社会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制约作用

  (1)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特定历史人物的产生。任何杰出人物的产生,都是以时代需要的必然性为前提的,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从这一意义上说,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

  (2)历史人物的作用,又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不管杰出人物的本领有多大,他们都只能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条件下起作用,而不能超越这些条件。历史人物都无力强迫社会接受与生产力状况不相适合或暂时不适合的关系,他们只能演出那个时代所可能演出的历史话剧。

  (3)要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来认识个人的历史作用。

  3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原则

  (1)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历史地评价历史人物。离开历史而否定一切或肯定一切,都是反历史主义原则的。

  (2)阶级分析的原则。将历史人物同他所属的阶级放在一起加以评价,置于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中加以具体分析,把握他们的基本政治倾向。

  (五)坚持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这种观点概括地说,就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具体地说包括四个方面:(1)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2)全心全意

为人民服务的观点;(3)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4)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的观点。要把群众观点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去,还需要有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包括相互联结的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也是其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群众路线与群众观点是统一的。

  (一)核心概念

  1社会发展规律

  2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二)基本原理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

  (1)内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适应的——促进作用,不适应的——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

  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根源——社会生产力;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

  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

  (1)内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适应的——促进作用,不适应的——阻碍作用。

  (2)方法论意义

  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规律一起使我们把握了社会历史的基本规律;

  是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依据。

  是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根据。

  3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1.(2005年试题多选题第17题)党的十六大指出,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三大规律”()

  A.是有层次的

  B.都是人的活动的规律

  C.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规律

  D.存在着个别、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2005年试题单选题第4题)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

  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

  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上层建筑一定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的内容和意义。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上层建筑适合自己的经济基础的需要时,就起促进作用,不适合时,就会阻碍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我国在政治文明建设中对人权的高度重视是一大进步,因此选项B正确。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0,3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