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辅导全书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概述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20:02  金榜考研

  政治经济学原理

  一、2006年《马克思主逭尉?lt;/p>

  学原理》部分大纲修订说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2006年考试大纲与2005年相比变动幅度非常小。章节设置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在个别知识点的提法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以及思想认识领域的新进展做了一些局部的调整。详细修改内容可见每一章开头部分。

  二、近几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命题规律及命题趋势分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在过去几年的政治理论考试中,一般约占政治试卷总分值的18%~20%(2002年和2003年均为18%左右,2004年为20%左右,2005年为20%左右)。考题题型涉及到单项选择、多项选择、辨析、分析等几乎所有题型,其中尤以选择题和辨析题最为常见。

  从近年来考到的具体题目来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命题明显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注重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把握。通常这一部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以及辨析题中。比如在2004年考题中,第4题(单项选择题)对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前提条件的考查、第5题(单项选择题)对有限责任公司含义的考查、第18题(多项选择题)对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的考查、第32题(辨析题)对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之间关系的考查等均属于这一类型的问题。

  第二,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分析和比较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这一部分的考查主要体现在辨析题和分析题中。自2000年至2005年连续五年的考题中,每年都有一道出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辨析题,并间或出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其它科目相结合的材料题(2003年之前)或分析题(自2003年起)。如2004年考题中第32题(辨析题)对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关系的考查以及35题对资本主义国家“雇员拥有股票计划”认识的考查、2003年考题中第32题(辨析题)对资产阶级国家掌握运用国有资本目的的考查以及第36题(分析题)对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含义的考查等,均属于这一类型的问题。当然2006年命题中取消了辨析题型,但其注重考查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这一特点不会变。

  第三,命题比较侧重于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关于这一点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在2004年之前各年的考试大纲中都是只有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容。从2004年开始,随着教育部高校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的逐步调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中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也作了相应的改变,加进了两章社会主义部分的内容(其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是重复的)。因此在2004年及其后的试题中,有的考试题目既可以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部分的内容,也可看作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部分的内容。

  第四,命题方式日趋灵活。即便在通过选择题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把握时,也避免直接考问概念的定义,而是通过相应的实例或材料设置问题来进行考查。比如2004年考题中第17题(多项选择题)以一幅广告幽默画上的广告词来考查考生对生产关系的实质以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关系的认知和把握,而不是对考生直接设问进行考查。再比如2001年考题中的第18题(多项选择题)在考查考生对几个资本概念的把握时,问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什么资本。

  第五,试题的综合化趋势非常明显。这里所说的综合化,既包括跨学科的综合(即一道题目中既涉及到政治经济学的内容,也涉及到与之相关的其它科目的内容),也包括理论与现实的综合(即一道题目中既涉及到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再现,也涉及到运用这些原理和理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还包括政治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不同章节内容的综合。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例子是2003年考题中的第36题,此题目先给出了我国从1991年到2001年的GDP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两个指标的具体数据,然后根据上述数据设置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要求考生概括我国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运行两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基本特征(这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含义的理解和把握,属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内容),以及国家采取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措施、国家的调控目标(这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于现实经济政治生活中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和把握);第二个问题则要求考生结合我国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的实际,从理论上分析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这部分内容在当年的考试大纲中则属于《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内容)。

  三、2006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复习建议鉴于近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命题的上述特点或动向,特向参加200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提出以下几方面建议:

  第一,务必要注重对本学科知识点的全面理解和整体把握。单纯靠将知识点分割开来的死记硬背是很难把握好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的,也很难应对好将来的考试。尤其不能将复习的重点仅仅局限在有限的几个知识点上,幻想靠有限的复习范围拿到大多数分数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二,要注意抱着联系和综合的观念来把握问题。既要注意本学科与政治理论课其它各科的联系,还要注意本学科所阐述的理论、原理与现实政治经济问题的联系。关于前一方面,尤其要注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这两个科目之间的联系和综合。《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这两个科目之间由于学科渊源上的联系(《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经济部分原本就是从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独立出来的,在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中知识点的设置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社会主义部分又是交叉、重复的)和研究对象上的共同性(当代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共同的分析对象)决定了它们在命制考题时更容易联系和综合到一起。关于后一方面,要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所阐述的大多数内容虽然形成于一百多年以前,但是它对我们现实政治经济生活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依然是我们分析现实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第三,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把握,并在此前提下去掌握具体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一个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整体性的学科。如果没有对于本学科整体逻辑结构上的大致了解,在掌握具体问题和知识点时会感到比较吃力。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应首先力求搞清楚本学科的整体逻辑结构,首先有一个大致的逻辑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记忆具体的知识点和具体问题。比如在掌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时,首先要明确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核心的剩余价值理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的,这样就首先把考试大纲中的第二章(主要阐述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与第三、四章(阐述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理清了。再比如在把握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时,将其以价值这一概念为核心线索加以贯穿,将全章内容分为价值的质、量、形式、规律四个循序渐进的步骤加以把握。这样在首先明确了关于本学科和其中每一章的逻辑结构的前提下再去记忆具体的知识点和具体问题,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要注重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基本概念比较多且比较抽象,理解和把握起来有一定难度。但是基本概念却又恰恰是历年本学科所考选择题的重要命题点。在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时候,除了记忆概念的定义外,尤其要注意理解和掌握每一具体概念所体现的具体经济关系。比如价值这一概念,除了知道它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外,还要理解和掌握它体现了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对概念的把握只有深化到这一层次,才算得上真正理解了,也才能更好地应对将来的考试。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80,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