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教育 > 政治理论辅导全书 > 正文

第五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3)

http://www.sina.com.cn 2005/10/23 21:19  金榜考研

 3如何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国有资产和集体所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公有资产的这种优势地位不能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加以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
”的优势上。

  (2)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其对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发展的控制力上。为了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有必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

  (3)支持和帮助集体经济的发展。符合现阶段我国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乡镇企业为重点,支持和帮助城乡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1非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的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个体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形式。个体经营的性质是主要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的劳动,一般不剥削他人劳动;劳动者同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直接结合,劳动产品归其私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小私有制经济,我国城乡的个体经济包括:分散在城乡的个体手工业者和小商、小贩所经营的小型手工业、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和运输业等。

  个体经济具有规模小、工具简单、操作方便、经营灵活和方便群众等特点,适宜劳务为主和分散经营的经济活动。个体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发展生产、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生活、扩大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私营经济

  私营经济是指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为基础,以雇佣劳动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经济。私营企业主占有和支配相当数量的生产资料和依靠雇佣劳动先进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是在私营企业的意志支配下通过雇佣关系形成的。私营企业主凭借生产资料占有一定的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取得非劳动收入。

  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既是我国现实生产力发展的必需,也是个体经济广泛存在和自发发展的必然。生产经营得好的个体经济,逐渐积累一定量的生产资金,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从业人员大大增加,就发展演变成为以雇工经济为主的私营企业。

  私营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对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3)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包括通常所说的“三资”企业,即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合营者同外商依照中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设立的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力合作经营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经营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看,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外资部分及外商独资企业属于外资经济,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外资经济,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和培养人才,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

  2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绝不是权益之计。非公有制经济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还促进了一批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水平和

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是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二是要在政策上清楚各类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其与其他所有制形式平等的待遇;三是要在政治上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一视同仁;四是要进一步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三、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一)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个人收入的基本分配原则

  按劳分配的内容是: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

  (2)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在分配个人收入时,必须承认劳动的差别,并体现这种差别。

  (3)社会主义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可见,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是对剥削制度的否定,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

  2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

  (1)生产资料公有制在所有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分配结构中的主体地位。

  (2)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多种经营方式,决定了必然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各经济主体获取收入的渠道必然是不同的,由此也决定了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

  (4)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原则的分配方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各种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资产收益、经营收入、按资本取得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等。其中,绝大部分分配方式可以归纳为按生产要素分配。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是分配主体,有根据国家政策自主决定分配的权利。

  2企业可用于分配的收入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挂钩,职工个人收入与其劳动贡献即效率挂钩。这决定了在不同公有制企业之间,等量劳动不一定取得等量报酬。

  3按劳分配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因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

  4按劳分配不是全社会也不是公有制企业惟一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而是有其他分配方式与之共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43,000篇。

评论】【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教育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33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