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记忆的特点与定义的研究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02/06 17:21 新浪教育 | |||||||||
(2)对记忆的特点的研究 进入二十世纪,各国相关学科的科学家们在近百年里发挥了各自独有的优势,研究了记忆的特点,并取得了趋一的如下认识: ①易变性
每个人对知识、经验、事件、物品……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都是原封不动的。其中的一些常在莫名其妙地变化着——内容或形式或形象在潜移默化地或多或少地改变着;一些原有的经验在新经验的不断记住中不断地丰富完善,有的内容或形式还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对此,有人取得了心理实验学的依据: 实验1: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一次心理学家乌尔夫拿出一张脸微向左偏的人物肖像给一位富有经验的艺术家看。几天之后,他要这位艺术家回忆他所看到的那张肖像,这位有经验的艺术家随即速写了一张——画中人的脸向右转过了一半。过了一个星期,这位有经验的艺术家凭记忆又作了一张画——只画出了人物肖像脸的一个侧面。乌尔夫解释道,随着时光的流逝,一旦显露出特征比如头微偏,便下意识地以更为明确的不容分辨的形式表现出来——把头整个偏向一边。 实验2: 巴特莱特曾将一张画依次给18个人看,要每个人最后画出。结果有8个人画的显然不同。因此,巴特莱特强调说,记忆包括重现与创造性的重新构造两个方面,记忆的表象在某种程度上被想像、形象补充着,同想像、形象结合着。 实验3: 有人在回忆“降落伞慢慢地落下来了”这个句子时,用“掉”字替代了“落”字。在这里,遗忘表现为同义词代换,即在无意中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义相同的词。 ②不可见性 不可见与非直观性,是记忆的一个重要特点。只要你不肯将记在脑中的内容转录——说、写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出来,别人就无法得到它。③不完全可靠性 回忆起来的知识、经验、事件、物品的形象等,不能确保是首次识记时的原型。其中的一些可能随着时间的顺延而莫名其妙地变化着,可能向着更完备的方面变化;可能出现残缺;还可能走形或变样;亦可能整体地或局部地扩大或缩小。 实际上,是记忆的易变性产生了回忆时的不完全可靠性——不完全准确性。 有时,背景知识广博的人在回忆过程中常会不加区别地使用相似的词语、同义的概念,因而就产生了虽无碍大局但不全是原型的记忆。 ④瞬捷性 正常人的大脑可在一眨眼之间记住感兴趣的知识、经验、事件…… 据研究,在50毫秒至半秒钟的时间里,人脑可以记住4个不同的数据。 人们所记住的内容,在日后取用时也具有瞬捷性。 瞬捷性还表现在,能与短瞬间去比照记住的信息,如此事与彼事、近事和远事、过去和现在、中国的事与外国的事、公事与私事…… ⑤潜力大无穷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个正常人的记忆潜力都大无穷。达尼尔·达宁还将“记忆”与“力”化合为记忆力,并形象地描述说:“我们的记忆力活像娃娃抱(一种农妇装束的玩偶,一般以木质制作,最外边的一个个头最大):卸下一个,里头还有一个。” (3)对记忆定义的研究 在古希腊大悲剧诗人阿斯基洛斯的“记忆是智慧之母”的定义之后,二十世纪的各国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们都发挥了各自独有的优势,对记忆的定义进行了不同风格的研究。 总的来说,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大脑中的反映,亦可视作是经验的保持,有时在保持中还经历了一个积极的创造性过程。 分开来讲: ①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大脑的一种复杂而又积极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认知(再认)或回忆这三个依序发展又密不可分的环节,还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基本条件”。 识记——识别和记住事物的特征与联系,是大脑皮层形成相应的暂时神经联系; 保持——暂时联系的痕迹在脑中保留,表现为巩固已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 再认——事物重新呈现时能够再认识; 回忆——事物不在当前时能够回想起来; 再认或回忆——在不同条件下暂时联系的再活跃。 由于记忆,人们才能保存过去的反映,使当前反映在以前反映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使人能积累和扩大、完善或修正原有的经验,使其对行动更具指导价值;有了记忆,先后经验才能联系起来,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成为一个发展的统一的过程。 ②信息控制论专家说,记忆是贮存知识经验的有效方式,是信息的接收——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 ③哲学家讲,记忆是对经验过的事情能够记住,并在以后回忆或认知时能再认识的过程,还是从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亦是人借以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的有目的性的过程。 ④生物学家提出,记忆是大脑的一种机能——整个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特殊的机能,其本质是一种生物化学的过程,即脑生理活动的过程。记忆是生物(人)脑接纳——贮存——提取事物讯息的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和生理协同合作的综合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