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的明珠--浙江平湖(组图) |
---|
http://www.sina.com.cn 2006/11/23 00:25 平湖市委外宣办 |
莫氏庄园 李叔同纪念馆 东湖 杭州湾的明珠——浙江平湖 浙江平湖,这是一个充满江南水韵的名字,作为良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片土地充满了神奇。自古以来,平湖就有“金平湖”的美称,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发达的地区。平湖市在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28位,发展活力指数名列第三。在2006年1月揭晓的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中,平湖脱颖而出,在10个入选县市中名列第六。地处杭嘉湖平原、濒临杭州湾的平湖,依山傍海,河网纵横,定位在上海、杭州、苏州、宁波四大城市组成的菱形对角线交点,距四城市均在100公里左右,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既有发展事业的活跃氛围,又有长期居住的适宜环境。有人把平湖比作杭州湾畔的一颗明珠,可以说恰如其分。 持续发展打造经济强市 改革开放以来,平湖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2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199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2002年被列为浙江省扩大经济管理权限的17个经济强县(市)之一,2003年成为“浙江省文明城市”。 从农耕文明走来的平湖,凭借天时、地利、人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工业体系,后来居上成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经济强县。如今的平湖,已经是“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国家级光机电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工业文明方兴未艾,市民们充分享受着工业后发优势带来的成果。 外向度高是平湖经济的显著特点,平湖的海上贸易由来已久,早在12世纪的南宋,平湖乍浦港就开辟了通往阿拉伯和东南亚的国际远洋航线。13世纪,元朝政府设立乍浦市舶司(海关)。平湖市对外城市交流活跃,近年来与美国桑纳维尔市、法国布希圣乔治市、日本府中市、小浜市等城市一直保持密切的友好往来。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平湖更是实现了跨跃式发展,1999年至2005年,平湖市实际利用外资和外贸出口连续7年双双进入全省县市“十强”。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4.33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3995元,全市财政总收入19.48亿元,到2005年末,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优化调整到6.6:63.3:30.1。 目前平湖市对外贸易伙伴分布在137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其中地方自营出口15亿美元,在浙江省县(市、区)中名列前矛;全市合同利用外资4.9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3亿美元,利用外资综合指标在浙江省各县(市、区)中名列第6位。平湖是浙江省主要的日商投资基地之一,世界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中的日本企业已有十多家落户平湖,常年工作、生活在平湖的日本客商、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达500多人。平湖市扶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欢迎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对落户工业园区的外商投资项目,根据投资规模、产业层次和科技含量,给予项目建设合理的用地出让价格和优惠的标准厂房租赁价格。平湖市招商服务局、行政服务中心和政府各有关部门为外商提供全程代理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平湖经济开发区,作为浙江省最晚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01年以来连续5年名列全省省级开发区“十强”,投资密度名列全省省级经济开发区前茅,区内有国家级光机电特色产业基地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具有承载大规模高新技术项目的雄厚实力。 拥有传统农业优势的平湖,在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中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实现农业灌溉地下管道化的县(市),农田灌溉像用自来水一样方便;作为嘉兴市第一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县(市),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畜禽养殖、花卉苗木、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给市民和农民都带来了诸多实惠,“金平湖”牌大米等多种农产品在浙江省农业博览会荣获金奖、银奖。有800多年栽种西瓜历史的平湖,被农业部授予“中国西瓜之乡”称号,平湖西瓜具有糖度高、汁多、瓤细、皮薄等优点,被誉为“江南第一瓜”,曾在上海、杭州市场独占鳌头。 打造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业基地给了聪明勤劳的平湖人新的用武之地,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乡镇企业起步,经过努力打拼,平湖构建起以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为核心、9个城镇工业区块为支撑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全市“二三五”制造业格局已基本成型——两大龙头产业群:光机电产业、临港型产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服装产业群、造纸产业群、箱包产业群;五个新兴特色制造业——童车、洁具、医药、家具、机械五金,构成了富有平湖特色的工业体系。2005年全市规模以上(年销售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358.46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工业产销率99.02%。 作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的平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产业层次明显提升,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科技经费扶持、产学研紧密衔接等办法,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产品和产业化项目,初步形成了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与信息、生物与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全市现有57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8家。2005年平湖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5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比重14.5%。平湖市积极构建高新产业快速发展亟需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已建立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和研发中心69家,涉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包装材料、电子与通讯、污水处理、化工、医药等行业。由浙江省政府、清华大学和平湖市政府合作建立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平湖院区集成光学研究所已投入运行,平湖院区今后将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基地、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和继续教育基地之一。平湖的“高新技术流”一定会像钱江潮一样澎湃涌动。 平湖服务业发展欣欣向荣,政府部门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土地、资金、人才、市场准入等方面对服务业发展积极给予扶持,在全国县级城市中率先编制了商业网点规划,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为三分之一。平湖正在加快发展以重大物流基地为依托和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的现代物流业,以商业中心、商业特色街区、大型购物商务中心、大型专业市场为主的商贸流通业,以滨海运动休闲度假带、环东湖亲水休闲和文化旅游服务中心、环上海生态观光旅游带为重要组成的“一心两带”休闲旅游业,加快建设以东湖新区、南市新区等重点区域为依托的“人居平湖”城市住宅品牌建设。“十一五”期间,平湖将逐步打造长江三角洲重要物流基地、浙北重要商贸中心城市、浙北亲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文化厚重建设人文平湖 悠久的历史涵养了一方水土,厚重的文化孕育了一方人民。早在5000多年以前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活。春秋时平湖为越国属地,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建县,199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目前全市辖3个街道、7个镇,137个行政村,全市陆域面积5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7万亩,海域面积1086平方公里,海岸线27公里。现有户籍人口50万,外来人口25万。 良渚文化、吴越遗风浸润着人杰地灵的平湖,平湖市委、市政府认为:只有富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才会有自己的特色和长久的生命力。如今平湖人民正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努力打造着新时代的先进文化。走进平湖,你既可以体味江南丝竹的秀美精致,又能够领略海上弄潮的大气奔放,平湖人民借用古今名句,提炼出两句话十个字的新时期“平湖精神”——猛志逸四海,高峡出平湖。 平湖市对外文化交流活跃,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九部十八套由中国商船从平湖乍浦港传至日本长崎,这是《红楼梦》走出国门的最早记录。平湖刮绒画、农民画、剪纸等文艺作品曾赴俄罗斯圣彼德堡展出,受到当地文化界和市民欢迎;电视专题片《平湖西瓜灯》在法国播出;平湖地方剧种——钹子书《唱不尽嘉兴好风光》被编入《中国艺坛之花》音像专辑传播到美国。近年来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播出介绍平湖经济文化等内容的电视片110多部。 平湖市是全国体育先进县(市)、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市)、浙江省“教育强市”,全市十个镇、街道全部成为省教育强镇(街道)。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等指标保持全省先进,在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平湖市在全省率先启动普及十五年教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政府近年来投资新建了图书馆、体育中心、广播电视中心、新华书店大厦、李叔同纪念馆等一批标志性文体设施,近年来承办了国际旅游小姐冠军总决赛、澳大利亚——俄罗斯男子篮球明星争霸赛、中国——美国男子篮球对抗赛、中国——澳大利亚男子篮球对抗赛、全国男子篮球俱乐部联赛、全国男女排球大奖赛、中国乒乓球俱乐部甲A联赛等一系列国家级文化体育活动。 地方节庆文化、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发展红红火火。平湖是浙江省“西瓜灯艺术之乡”,“西瓜灯文化节”是盛大的地方节庆活动。“平湖西瓜灯”艺术有200多年的历史,国内独一无二。平湖“九彩龙”舞龙艺术、钹子书说唱负有盛名,曾多次获得国家和浙江省的文艺比赛大奖,2005年平湖钹子书被列入《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文化之邦培育了一批文化名人,近代以来,一代高僧学者、二十世纪中国十大书法家之一的李叔同,著名书法家、原浙江美院教授陆维钊,国画家吴一峰,战地摄影记者俞创硕等一批文化名人,邹竞等6名“两院”院士,都是平湖人的骄傲。平湖由此也形成了一批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景观,有“南方北戴河”之称的平湖九龙山旅游度假区是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集山、海、岛、森林、沙滩、名胜古迹于一体,区内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号称“小普陀”的铜钿岛。南河头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浙江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有保存完好的清末民初江南水乡老式街区,区内有“稚川学堂”等人文景观。建于19世纪末的莫氏庄园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为“江南六大厅堂”古建筑之一,庄园耗资10万两白银,占地7亩,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房间70余间,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国内重要的影视拍摄基地。李叔同纪念馆在国内同类馆中规模最大、收藏真迹最多,纪念馆内设书法、绘画、篆刻、音乐、戏剧等展室,收藏李叔同先生书法真迹150多件及一批珍贵藏书。陆维钊书画院是“中国书画名家纪念馆联合会”20家成员馆之一,吴一峰艺术馆收藏了平湖籍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诗人吴一峰本人及其收藏的书画名家作品近200件。始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的报本塔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在塔内发现了国家一级文物金粉手书《妙法莲华经》等镇塔之宝。 平湖市近年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了充分展现江南水乡风情的东湖风景区,鹉湖春色、南村书堆、九龙戏珠、含珠凝晖、塔影垂虹、案山晓翠、北原牧唱、西浦鱼罾称为“东湖八景”。 城乡一体促进协调发展 近年来,平湖市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为目标,深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大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城乡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至2005年底,平湖城市化水平达52.2%,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8.4%和39.7%。可以说,平湖推进城乡一体化具备了良好的现实基础。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平湖市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和各项专业规划,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全市上下正着重在“六个一体化”上下功夫: 一是城乡空间布局一体化,把平湖537平方公里整个市域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空间布局,编制和修订了生产力布局、城镇体系、土地利用等各类规划,形成了相互配套和衔接的规划体系。通盘布局全市重大产业发展项目、重大公共事业项目和重大社会发展项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设施共享度。 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把交通一体化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大力实施省际道路对接、市域道路提升、水运航道改造等六大工程,以乍嘉苏高速、杭浦高速、杭州湾跨海大桥及乍嘉湖铁路、乍浦港、乍嘉苏和六平申航道等为骨干,公路、铁路、海港、内河相互转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正在形成,“12360”目标(乡镇10分种上高速、20分钟通市区、市区30分钟到周边县城、60分钟到达沪杭苏甬)逐步成为现实。平湖拥有3个稳定电源:华东电网、嘉兴电厂、上海石化电厂,境内的嘉兴发电厂装机容量300万千瓦,是目前国内特大型火力发电厂之一,部分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城乡水、电、气等基础设施正在向一体化方向发展。 三是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近年来平湖市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强不同功能区块的分工与合作,提高了工业、农业、服务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是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平湖拥有比较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大了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建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建立了被征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和补助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和廉租房制度,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全覆盖,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100%。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首次将城镇居民纳入合作医疗参保范围,农村居民参保率、受益面分别达到93.2%、13%,2005年新增城乡就业岗位1.5万个,新增基本生活保障人员7600人,1.25万人纳入基本生活补助范围。 五是城乡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大了对农村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推进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形成高中段教育向中心城市集聚、农村初中教育向城镇集聚、农村小学和幼儿教育向乡镇和中心村集聚的格局。创新为民服务方式,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并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整合各类资源,逐步在农村偏远村庄成立社区服务中心,使农民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社区服务。 六是城乡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一体化,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开展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建设。实施“新村示范、村庄整治”工程,平湖在浙江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并焚烧发电,彻底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面貌,逐步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开发沼气、有机肥等农村牲畜、家禽粪便的回收利用,减轻农业污染,基本达到无公害处理。 文明引导构建和谐社会 平湖市坚持把系列文明创建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针,在省级文明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基础上,实行 “五城同创”,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生态市、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在创建过程中得到有效提高。 2005年开始,平湖市省、嘉兴市级和部分平湖市级文明单位(行业、社区)与各行政村开展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实施党建、文明、科普、法律、卫生、教育、文化、人才等资源的共享互动,实现城乡文明共享。通过开展“城乡结对共建文明”活动,使行政村达到“五个一”:有一个能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效管理农村社会各项事务,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经济的坚强领导班子;有一套不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经常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的提高农村居民素质长效机制;有一个能满足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文化阵地、文体队伍、文体活动等文化建设机制;有一个建设村级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农村的中长期规划;有一套管理有序、活动经常、经费保障的组织制度。 平湖地方特色产业的集聚,使平湖市成为吸纳中西部地区外来人口的“磁场”,目前全市登记注册的外来人口达25万,与本地户籍人口比例为1:2强。平湖市把广大外来人口视为“新平湖市民”,对他们实行市民化管理、亲情化服务,为他们在第二故乡的工作、生活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平湖市把新市民的精神生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实施“以文‘化’人”工程。全市各镇(街道)都成立了新市民(外来人口)服务中心,提供办证、计生、维权服务的同时,还以服务中心为依托,建立了新市民文化体育活动室(中心)。在平湖经济开发区,数万外来职工免费住上了设施齐全的职工公寓,政府投资40多万元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外来人口文化活动中心。全市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整合社会文化体育设施,提高利用率。在开发区3个外来人口居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设了3个“露天电影院”,通过企业资助、政府补助等形式,为新市民提供免费电影。根据企业规模大小,广泛开展“一个阅览室、一个宣传橱窗、一块黑板报、一张厂报、一首厂歌”等“八个一”、“五个一”、“三个一”企业文化建设,吸引了众多外来工人参与。 全市以镇(街道)为单位,通过企业出钱、政府资助,为外来务工人员办理《文化绿卡》,使外来人口也能够免费享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为满足新市民们求知、求乐、求发展的需求,各镇(街道)普遍成立“新市民学校”,充分借助当地师资力量,针对不同文化基础、不同需求的新市民对象,免费开办文化补习班和各类文体爱好培训班、技能培训班,开设法律、平湖风土人情等讲座,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第二故乡”。由当地政府经常牵头举办露天电影、广场文艺演出、卡拉OK比赛、拔河赛、象棋赛、围棋赛、篮球赛、乒乓赛……,使新市民们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激发了内在的文化潜质,一批又一批新市民在“第二故乡”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十一五”期间,平湖将深入实施城乡统筹、产业提升、开放带动、滨海开发、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加快建设上海南翼开放型经济强市、杭州湾畔现代化港口新市、江南水乡文化旅游名市,基本实现全面小康,为富民强市、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猛志逸四海,高峡出平湖。”新的战略机遇期,平湖是一块发展中的热土,平湖人和“新平湖人”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着财富,平湖人民热切希望和海内外有识之士共谋发展、同创新业! 【平湖名片】 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入选十县市第六位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浙江省文明城市 浙江省首批小康县(市)(1995年) 境内有特大型火力发电厂——嘉兴发电厂 境内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嘉兴(乍浦)港 境内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嘉兴出口加工区 中国西瓜之乡 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示范县(市) 国家级光机电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 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 中国童车生产基地 中国包装纸开发生产基地 外贸出口、外资利用浙江省“十强”县市(1999——2005年)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 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市) 全国体育先进县(市) 浙江省文化先进县(市) 浙江省教育强县(市) 浙江省卫生城市 李叔同故里 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山森林公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莫氏庄园 浙江省级旅游度假区——九龙山旅游度假区 中共平湖市委外宣办 2006年11月1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