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高校涨学费并不能劫富济贫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7日 10:18   广州日报大洋网

  作者: 李龙

  经济学家茅于轼5日在广州演讲称,他赞成提高高校学费,也赞成电费提价。他认为,中国高校里,穷人孩子的比例只占到10%~20%,通过提高的学费来增加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才是解决穷人上学问题的最好办法。如果高校学费降低,是让富人搭了这个便车。

  提高高校学费的观点在经济学家口中已不是第一次听到了,北大张维迎教授也曾表达过同样的主张,认为中国目前穷人上不起大学的原因就是收费太低,因而可以提高收费,并将其中的80%作为奖学金,这样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

  从经济学原理上来说,经济学家们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那就是提高的学费能投入到奖学金和助学金中,并能为穷人所享用,这样的一个逻辑假设确实能够对穷人有所帮助。让大学学费发挥类似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倒也不失为一个经济学的大胆设想。

  不过,这样的逻辑预设在现实执行中恐怕难以兑现。其一,没有具体的制度能保证提高的学费一定会被作为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时下高校欠贷严重,有报道说我国的高校贷款总额超过2000亿元,前不久还传出了高校卖地还债的消息, 因而万一高校学费涨价了,高校自不会放过这块“肥肉”;其二,学费本质上不同于税收,没理由让富人多交学费来办高等教育。而且奖学金是对品学兼优者的奖励,富人家的孩子也有享受的权利,不应该被排除在奖学金之外。事实上,奖学金只奖穷不奖富,与茅老以前所说的“富人的权利必须受到尊重”这一观点也自相矛盾。

  倘若以上所说的还只是囿于经济学的视野,那么站在民生的角度,高校涨学费的结果,只能是让越来越多的穷人上不起大学。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高校学费标准大约占人均GDP的20%左右,然而我们的高校学费已经接近于人均GDP的60%~70%;中国社会科学院《教育蓝皮书》的调查也表明,近20年里,大学学费涨了约25倍,10倍于同期居民收入的增长。很明显,我们的高校学费已经很高了,如果再上涨,穷人连进高校的机会都没有了,还何谈享用富人所“捐赠”出来的奖学金。这么简单的道理普通人都明白,经济学家不会搞不清楚。

  我们的高校学费为何偏高?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部日前公布的2006年教育经费统计情况,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统计表明,有1/3的省份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的增长要求。虽然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幅加大,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占GDP的3.01%,没达到4%的要求。政府投入不到位,靠提高学费来解决穷人上学难题,这种方法不仅在情理上难行得通,事实上也解决不了穷人的现实问题。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社会公平。温家宝总理曾经从穷人的经济学,讲到过穷人的教育学。“让所有贫困家庭的子女都能上学,真正享有受教育的平等权利”,靠的是一个非常稳定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即教育理念向穷人倾斜,而不是涨学费。寄望于高校学费的“劫富济贫”,理论上既防止不了富人搭便车,同时又是对穷人权利的损害,并不是个好主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教育考试的精彩内容~~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